李小建,1986年生于安徽桐城。畢業(yè)于廣西師范大學(xué)。曾獲未名詩歌獎。著有詩集《養(yǎng)蜂手記》。現(xiàn)居桂林。
柳州日記
我窺見城外疏懶的工業(yè)表情,煙囪的圍巾落
拓如流云
綠色灌木奔向城中的親戚,江水腫脹而幽深
扭著身子繞城低頭疾走。白色的橋和紅色的
橋,數(shù)不清,
拽住兩岸。走過橋頭,我聽見樓群骨骼相互擠 壓的脆響
被江水吞咽,像揉進樹蔭細縫中的斑點閃躲。
火車站旁的蘇式紅磚房里,有人在陽臺上腌曬
嫩黃瓜、豇豆、酸筍以及渾圓可握的日子,
滿街的寶駿小汽車,走走停停,一只白色游艇
削開平滑的江面。兩個初中生,在江邊的霧靄 中接吻。
在柳侯公園,我穿過那些吹拉彈唱,跳廣場舞
的老人
看野鴨戲水,看風(fēng)景擬古,看刻在大理石地面
上的唐詩
如何掙脫現(xiàn)代的僵硬升騰煙云氣象。我無法
不懷想,
那個叫柳宗元的柳州刺史,他曾在此地做官,
將自己想象成
帝國苦悶的流放者,郁郁北望,將困愁封存于
元和十四年。
想起去年冬天,陽光普照的城市,江水溫涼, 陽光和煦,
你光腳趟過江邊淺灘,和那些曬太陽的青年
男女,堆沙子的孩子們一起,
體驗著來自于自然的真實和溫度。你和他們
一樣,熱愛這座城市的
江景房、菜市場、酸辣味螺螄粉,用飲食、歡
愛、夢境,
去贊美,并珍惜,這陽光、清風(fēng)、白云,在人世
虛度光陰。
游象鼻山,寄徐霞客
“又半里,抵石山南行麓,則三教庵在。
庵后為右軍崖,即方信孺結(jié)軒處。方詩刻庵
后石崖上,
猶完好可拓,其山亦為漓山,今人呼為象鼻山,
與雉山之漓,或彼或此,未知擔(dān)當(dāng)誰左。
山東南偶亦有洞,南向,即在庵旁而置柵鎖,
因土人藏蔞其中也。”
出濱江路,過文昌橋,繞開黃牛黨和推銷
旅游紀(jì)念品的小商販。檢票,入園,滿目觀光客蠕附在山水和人造景點之上,水月洞中
探水中月,方言里伸出自拍桿。
方信孺的云雅軒長廢久,我亦患山水癖。
碑文石刻麋集,古人雅癖成文物,而今我卻
忌憚《旅游法》。聽說你當(dāng)年拓碑甚是辛苦,不 如我現(xiàn)在
掏出手機按快門。然而對這些石刻詩文
我并無耐心辨讀完,秒發(fā)朋友圈求點贊
雉山埋首于電力公司內(nèi),茂林綠樹圍起象鼻山
山東南有三花洞,洞藏三花酒,酒糟香里
不見當(dāng)壚賣酒人。“先生,買點桂林三花酒回去送給親朋好友吧。桂林山水帶不走,要帶就帶 三花酒?!?/p>
“洞不甚寬廣,昔直透東北偶,今其后竅已疊
石掩塞。
循石崖東北,遂抵漓江。乃盤山溯行,
從石崖危嵌中又得一洞,北向,名南極洞。
其中不甚深,出其中前,直盤至西北偶,是為
象鼻巖,
而水月洞現(xiàn)焉。蓋一山而皆以形象異名也。”
南極洞中甚是涼爽,洞壁濡濕陰暗,向前數(shù)十步
洞口敞亮,草木掩映,“這就是大象的眼睛了?!?/p>
從象眼望出去,人間城郭與群山互不相讓。
導(dǎo)游口中的神話傳說自然是一種致幻劑,“這
是神石,
摩挲三遍可保家人平安。這是放生池,買魚放生,多積善德?!蹦愦┻^煙火繚繞的云峰寺,繞山
而行
見雨后漓江渾濁,游船竹排穿梭其上,猶如街市。
后退,見象鼻汲水,水月洞圓,再后退,風(fēng)景如
明信片般
投遞進過往的回憶里,它曾出現(xiàn)在小學(xué)課本里
以一種奇異的形象攫取過你兒時的好奇心。
那時
世界就像一只萬花筒,在你的想象中盛開出
千萬種模樣
而今,你從兩個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姑娘面
前走過,
再也沒有合影留念的愿望。
“飛崖自山頂飛垮,北插中流,東西俱高剮成門,
陽江從城南來,流貫而合于漓。
上既空明如月,下復(fù)內(nèi)外漝波,‘水月之稱從此。
而插江之涯,下垮于水,上屬于山,中垂外掀,
有卷鼻之勢,‘象鼻之稱又以此?!?/p>
拾階而上,過一步避讓兩位游客。山頂觀景平臺變身圓形小劇場,天地的帷幕,山水的背景
每個人都好無厭倦地表演自拍的獨角戲,每
個人都是
自己的主角,卻又期待他人成為自己的觀眾。
陽江已丟失它的名字,本地人給了它一個更
為艷俗的命名:
桃花江。既無桃花夾岸,也無江水奔流,
堤壩筑起湖泊,水位抬升游船,陽江在此止步,
望著漓江悻悻拍岸。再也不能在沉默中靜觀
自得了,
每個人都在要求你讓一讓,“不要擋住我的鏡
頭?!?/p>
再也不能眼觀山水,耳聽萬籟,心納萬川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你,“吾獨行于天地
之間?!?/p>
不禁黯然神傷,側(cè)身涌入洶涌的人潮。
喀斯特星球游樂場
陽光下,島像冰激凌在融化,它甜膩的綠里
有鳥獸的小巧克力塊,追逐著,
滑入午后兩點一刻的困盹
從飛機上往下俯視,那么多肥厚的舌頭
露出湖面,爭食著日光、游云與起降的飛機,
它們的倒影在水中
變得像魚一樣,柔軟,不可捉摸。
游樂場隔著千島湖,彈奏著
飛機場的柔波,那長長的跑道上,
銀亮色的吉他撥片,滑弦的顫音
點燃空氣中巨大的聲浪,沖刷著
繁世間的兩塊孤島:飛機場與游樂場
更像是迷失在太空中的,某個未知星球的
人類遺落據(jù)點,那從歡樂中剝離的人,
且將此地命名為喀斯特星球
他們迷惑于巨獸碗不能像飛碟一樣漂浮,
云霄飛車不能沖上云霄,摩天輪上的太空艙里
全是眩暈在熱戀中的宇航員
這個喀斯特星球,繁忙的候機大廳內(nèi),
擁擠著孤獨的旅客,他們在夜晚遙望著月亮,
等待返程的航班,等待著有一天
重復(fù)制造的歡樂能源注滿燃料艙,
沖上云霄,重返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