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馬一璇
股市與電視劇
文_馬一璇
我很少看國產(chǎn)電視劇。一方面,大部分國產(chǎn)電視劇中的故事都更符合我媽那輩人的審美;另一方面,每天蹲守在電視旁,等待八點檔,只能看兩三集,還要順帶看一大堆廣告,這太鍛煉人了—畢竟我還年輕,容易著急。
但今年,我十分認真地看完了好幾部國產(chǎn)電視劇,之所以如此,與中國股市有很大關(guān)系。
我爸是個資深股民,有多資深呢?大概從我記事起,就知道綠色代表跌了,紅色代表漲了這個最淺顯的中國股市道理。上小學(xué)時,我看到報紙上有篇文章叫“股民”,還專門剪下來貼在我爸的筆記本上,后來我才知道,那篇文章里都是股民哭慘的。所以,作為一個歷經(jīng)時間考驗的股民,我爸總是很淡定—哪天股市一片大好,他很淡定,晚飯會順便加個肉菜;哪天股市一片慘淡,他也很淡定,那天的晚飯基本就只有兔子才會喜歡了。于是,今年的股市瘋漲時,我生活得很不錯,油水充足,但這局勢沒保持幾天,股災(zāi)就來了。
那會兒的新聞每天都在說,這是XX年不遇的股災(zāi),XX股跌停,大盤又跌了XX點……我爸聽著,雖然臉上依然一派淡然,但若提及相關(guān)內(nèi)容,他的回答必然兇中帶狠。而那段時間,我吃晚飯時的心情同中國萬千股民一樣悲痛,股市快點兒回暖就是我最大的心聲。
好在還有國產(chǎn)電視劇。
股災(zāi)嚴重影響了我爸的心情,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媽對電視劇的執(zhí)著熱愛。每天股市收盤后,我媽會準時打開電視,看她喜歡的中央八套,老爸縱然心情不好,但只要和我媽一起看一兩集電視劇,臉色就會逐漸恢復(fù)正常,甚至在劇情高潮時,還能笑出聲來。只要等到電視劇結(jié)束后再吃飯,我必然會產(chǎn)生股市終于好轉(zhuǎn)了的錯覺。
偶爾我也會問問劇情,我媽就會事無巨細地講給我聽,我爸也會冷不丁地吐槽一句,氣氛瞬間變得其樂融融。
隨著股市漸漸回暖,我也在我媽的講述中“看”完了那部電視劇。不久后,我發(fā)現(xiàn),除了作為股市大跌帶來的壞心情的中和劑,國產(chǎn)電視劇在生活中也有著其他的意義。
與父母一起住,難免會意見不合、發(fā)生點兒小磨擦,每當遇上這種狀況,我就問問他們最近看的劇,聊幾句劇情,氣氛瞬間就能緩和;而如果我和他們一起看,他們就會很高興;更重要的是,我也會把自己覺得不錯的新劇推薦給他們,然后一起鑒定—這成了一種奇妙的家庭交流方式,我與父母終于有了共同的話題,甚至可以說,有了不用在意代溝的共同愛好。從這一點來說,我衷心感謝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