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
路遇小美好
◎馬伯庸
這次重走諸葛亮的北伐路線,一路故事很多。
第一件事發(fā)生在甘肅省隴南市下屬的西和縣。這里是古仇池國,四周多山。開進縣城以后,我們累得長出一口氣,找地方隨便吃了口面,準(zhǔn)備奔赴禮縣。
我們吃飯的那條街坡度很大,又狹窄,似乎是個臨時的花鳥魚蟲市場。街兩側(cè)有好多攤販,要么是賣鴿子、賣狗、賣貓的,要么是賣花盆的,還有幾個賣石頭的小攤販,街上塵土飛揚,擁擠而喧囂。十幾個穿灰黑色破舊外套的老頭斜靠在樓邊的電線桿旁,眼神有些渾濁。道旁有五六個臟兮兮的小店,里面沒什么顧客。遠(yuǎn)處是一個用暗紅磚砌起的臨時小院落,里面堆放著許多生銹的鑄件。附近還有一個公共廁所,可惜已經(jīng)被木板封住了??傊?,這兒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一幅落滿了塵土的黑白照片。
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才穿過這一片混亂地帶,把車停在坡上。當(dāng)我們吃完飯鉆進車?yán)餃?zhǔn)備出發(fā)時,我看到遠(yuǎn)處一支有著鮮艷顏色的隊伍正開過來。再仔細(xì)一看,那是一群七八歲的孩子:他們扎著紅綢帶,舉著紅旗,穿著鮮艷的衣服,站成兩隊,雄赳赳氣昂昂地朝坡上走來。小家伙們邁著步子,甩著手臂,個個走得興高采烈。隊伍旁邊的幾個老師頭戴耳麥,不時地喊著:“大家今天高興不高興?”孩子們一起大喊:“高興!”還有稚嫩的童音慢上一拍:“可高興了!”這些小家伙的眼神格外清亮,步伐矯健,看得出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高興,因為這笑容無比純粹。
當(dāng)這支隊伍開過來時,討價還價的攤販也罷,閑逛的行人也罷,蹲坐發(fā)呆的老人也罷,都很有默契地紛紛起身,讓開一條寬敞的通道來,然后帶著好奇的笑意在旁邊觀看,看著這些活力四射的娃娃們穿過街道。那番景象就像是一管彩色顏料噴在了黑白照片上,霎時讓整個畫面都生動、鮮活起來。
他們?nèi)ツ睦??為什么這么高興?我不知道。這次偶遇是一種意外的、動態(tài)的美好,它不期而至,然后迅速消失,讓你無從探究動機和緣由,只來得及感受那殘留的淡淡味道,就像風(fēng)。
(摘自《文化不苦旅》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