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繼文/ 譯
一握一頂
◎ 吳繼文/ 譯
和父親最后一次見面時,父親將他瘦削的右手從棉被里面顫巍巍地舉起,向我伸了過來。
我將父親的手放在自己手中,接著,父親握住了我的手??雌饋砭褪莾芍皇植唤?jīng)意地交握著,然而接下來的瞬間,我的手似乎被輕輕頂了一下,就好像垂釣時釣竿尾端突然傳來的微妙的感覺。我倏地將手縮了回來。
這個事件在父親過世后好長一段時間都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
我怎么都放不下,常試著推想各種可能:也許父親自知死期將近,想向我表示父子間最后的親密之情,可是等他握住我的手時,頓時對自己這種念頭感到厭惡,于是又把我的手推了回來。如此解釋應該是合理的,對我來說,這樣想是最自然不過了。也可能是父親對我伸出手握住他這個動作感到不快,于是立刻中止本來想對我表達的關愛之意,想推開我的手。不管是哪一種,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父親對我的手的那種細微、難以察覺的推頂無非是想把兩人意外拉近的距離再度恢復到原先的狀態(tài)。我覺得這樣最像我所知道的父親,而這樣的父親也沒什么不好。
然而,另一方面,我一直無法消除“將手抽開的似乎是我”這個想法。推開手的說不定是父親,也可能是我。那記冷漠的信號或許父親毫無察覺,應當由我來承受。
我困在與父親的這個小小的事件中,左思右想了不知多少回,最后還是解脫了。魔咒是毫無征兆地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當我想到說不定父親在墓中對這個只有父子兩人知道的短暫而曖昧的互動同樣不得其解時,突然有一種解脫之感。和我一樣,父親或許在另外一個世界也對那輕微動作的意味苦思個不停吧。
在這樣想象的過程中,我第一次認識了一個在父親生前不太了解的自己。是的,我就是父親的孩子,而父親就是我的父親。
自從父親過世后,我不時發(fā)現(xiàn)自己有許多和父親相似的地方。不僅表情和動作與父親很像,我甚至懷疑連思考也落入父親的模式。因為有這樣的體悟,我開始更多地思考父親這個人。我和父親一次又一次面對面地、頻繁地促膝而談。在父親離開后,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活著的父親還充當一個角色——庇護我遠離死亡的人。父親死了,我才開始將自己的死當作并不很遠的事情加以思考。
(摘自《我的母親手記》 重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