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九年一班孫源
拔牙記
沈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九年一班孫源
從小到大,我聽過,也說過無數(shù)次“勇敢”。然而,經(jīng)歷了拔牙之后,我才深刻地理解了這個詞。(開篇,將拔牙和勇敢聯(lián)系起來,既點明了主題,又界定了所要敘述的內(nèi)容。)
我有一對虎牙,笑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露出來,很多人還因此夸我可愛呢。所以,我一直認為虎牙是可愛的象征。長大后,我喜歡上了演講,當上了學校廣播員,協(xié)助老師完成播音工作,還多次參加演講比賽呢。在一次播音后,老師突然對我說:“你的吐字怎么不清楚了呢?”這句話讓我倍感苦惱,因為不久前,我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毛病。此后,這個問題也使我在幾次演講比賽上敗下陣來。原來,是那對虎牙給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虎牙的突出致使牙齒咬合不嚴,因此說話時就會“漏音”。這可怎么辦呀?為此,我苦惱了一陣子,最后決定去做牙齒矯正。(虎牙曾給自己帶來快樂,但也增加了煩惱,這可怎么辦呢?此段交待了拔牙的原因,為下文做好鋪墊。)
檢查后,口腔醫(yī)生說:“要想矯正,要拔掉四顆牙,還要佩戴兩年左右的矯正器,這會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眿寢屢宦?,一臉苦色,很心疼地說:“還是別拔了,留著也挺可愛的?!翱墒?,可是……”我猶豫了好半天,才說:“不拔的話,那我的發(fā)音……我還想做廣播員呢。而且,我將來還要考廣播學院!”看我主意已定,媽媽沒有再勸阻,而是笑著說:“寶貝,好樣的!”媽媽為我豎起了大拇指。(借助母女對話,來討論拔牙的問題,既寫出了媽媽的關愛,又寫出了“我”的決心。)
坐在治療椅上,明亮的燈光照在拔牙的鉗子上,映出刺眼的銀光。醫(yī)生說,雖然打了麻藥,仍會有疼痛感,尤其是在麻藥作用過后。當時,我心里也突突著,從小到大這還是頭一回呢。不過,腦子里又閃過了播音時的場景,也就不那么害怕了。(戰(zhàn)勝心中的脆弱,體現(xiàn)了“我”的勇敢。)
拔牙是痛苦的,但與戴上矯正器的痛苦程度相比,那可真是九牛一毛!戴上矯正器后,我對著鏡子里滿口鋼牙的自己,做著各種鬼臉,覺得好可笑!可到了吃飯的時候,我笑不出來了。滿口的鋼絲就像緊箍咒一樣,束縛著可憐的牙齒,而且越勒越緊,疼得我張大了嘴不敢閉上。看著豐盛的飯菜,我捂著臉,委屈地哭了。這時,媽媽走過來,說:“你拔牙時都沒掉一滴淚,怎么這會兒倒哭了?寶貝,勇敢點兒!”這時候,我仿佛看見了摘掉牙套的我,站在演講臺上滔滔不絕。那清楚的吐字,那自信的笑容,激勵我勇敢地面對這一切。(這一段寫拔牙后的痛苦,使“我”變得更堅強。)
吃完飯后,為了不讓殘留的食物留在牙套上,我每天至少要刷三次牙,每次刷牙都像上刑一樣。伴隨疼痛的,除了眼淚,還有信念。牙套戴了幾天后,我的嘴里被鋼絲磨得傷痕累累,但我并不覺得疼,反倒把它當作勇敢的印記。(重申“勇敢”對自己的帶動作用。)
如今,我已經(jīng)適應了牙套帶給我的痛苦和不便,正是因為心中堅定的信念,才使自己更加堅強。(收束全文,點明主旨。)
點評:這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習作。作者從一件生活小事寫起,通過“拔牙”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對同齡人也有激勵的作用。在寫法上,本文按事件的先后順序行文,既寫出了“戰(zhàn)勝自我”的心理過程,又寫出了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在母愛中成長,在成長中堅強,這也是作者想要告訴大家的。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