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VOICE
在開始的時候,印刷術的發(fā)明的確促進了人們的相互理解,但在“著書癖”的時代,著書立說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每個人都用自己寫的東西把自己包圍起來,就像用鏡子做成墻把自己封存起來,與外界所有的聲音隔絕一樣。
——米蘭·昆德拉《笑忘錄》,它是一部關于笑與忘、關于布拉格、也關于天使們的小說,這本書在法國出版后,捷克政府以非法出版為由,剝奪了昆德拉捷克國籍
你以為每天讀的文章是真人寫的。也許你是對的,也許不對?,F(xiàn)如今,我們讀到的大量內容不是出自人類之手,而是計算機算法創(chuàng)作的。我們也許早該懷疑,全天候轟炸我們的信息不可能都是俯在筆記本電腦上的人們寫出來的。
——《紐約時報》一文章談“算法寫作”,說10年后可能有90%新聞是由算法生成的
我覺得寫作一定要是,你退開,寫作出現(xiàn),比如我把這一塊讓你讀到,我想讓你看到某樣東西,但不會擋在你面前,我會側過身來講。
——陳丹青在作為《南方人物周刊》客座主編采訪蔣方舟時,談到他對寫作的看法
每一本打開的書,都是漫漫長夜。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寫作》,折射出很多她的生活狀態(tài)
作家總要比社會上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他對人世間的艱辛也比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強烈。對他本人來說,他的歌唱只是一種呼喊。藝術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痛苦,通過這種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以便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是生活在這個牢籠中的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斕的鳥。
——卡夫卡說
文之不可絕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
——《日知錄》是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
讀老詩,兒子你/你絕不會后悔/亂蛛網(wǎng)與腐木纏繞/擱淺在煉獄的困船/老詩人就在那里唱歌/荒謬可笑,可勇雄壯
——波拉尼奧的詩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