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朔
我所去過的美國
◎ 王朔
在美國生活,我可以說沒遇到過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非要解釋這個現(xiàn)象,我只能用“理想社會”來說明這個國家非常適合小市民生活。假如你不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只想過一份踏實的日子,只想“我不侵犯別人,別人也別侵犯我”,那么美國是最好的地方。
我覺得中國人到了美國之后都變好了,都變得守法了。我才剛到美國,朋友就告訴我:“你可千萬別犯法,在美國犯法算是倒了大霉,會被人記一輩子,到哪兒都跑不了?!贝蠹叶歼@么提醒我,好像我在中國就是以犯法為生似的。我后來想,可能大家把每一個剛從大陸來的人都當(dāng)成了潛在的犯罪分子,覺得必須叮囑一番才行。我想他們其實也想要你知道,一旦在美國犯法,你別想“托人幫忙”。
到美國后我開始明白,我這樣的人在美國待著其實是非常矛盾的。
第一,我太老。假如我去美國的時候是18歲,哪怕是二十多歲,我都可能覺得用中文寫作沒意思。真的,在美國也有這樣的人,徹底變成了一個“少數(shù)民族作家”,但這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太可能。
第二,我又太年輕。如果我已經(jīng)夠老了,反而可以踏踏實實地養(yǎng)老。美國的生活品質(zhì)是有目共睹的,日子可以過得很安全,沒有人來打家劫舍,人老了可以死在自己家的床上。
當(dāng)然,我也還有一些自尊心,對于到美國生活這件事,我一直這樣比喻:你到人家家里住就夠腆著臉的了,然后你再跟人家搶活干,比如搶著到餐館打工之類的,這就不太合適(而且我也干不動)。從小,我家里的大人就教育我:別人的東西別吃,別人的東西別拿。
在美國的時候,出版社也曾把我介紹給《花花公子》這些雜志寫小說,我用中文寫,然后他們翻譯。與此同時,我也得到了一些寫劇本的活兒。我曾經(jīng)從過去寫的《玩的就是心跳》中摘了一些片段,想登在《花花公子》上,其實是為了自己的書能在美國更好地發(fā)行,但是后來稿子被對方退回來了,理由是“太黃色”,他們可能忌諱書中出現(xiàn)了一些亂倫的關(guān)系。這時我才知道,《花花公子》這樣的美國雜志其實反映的是非常嚴(yán)肅的人的需要和欲望,并不像有些美國青年刊物那樣存在病態(tài)的東西。
相比之下,我顯得粗鄙。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圖/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