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毛
看顏色
◎ 三毛
小時候被人帶去戲院,別人是聽?wèi)?,我純粹是去看顏色,尤其是?dāng)花臉出來的時候。我認(rèn)為要是沒有繽紛的顏色,人生就不會這樣美麗。
我從小接觸到的顏色是白色,其實(shí)白包括了所有的顏色。小學(xué)六年的時光接觸到的只有白襯衫、白球鞋,僅有一塊小小的藍(lán)印著學(xué)校和班級的符號。那時候我非常喜歡那片大操場,每天下課走近那片土黃時就覺得好快樂。
快畢業(yè)那年,我忽然發(fā)現(xiàn)居然還有紅色在老師的嘴唇上。我期待著,盼望自己快快長大,讓我的嘴巴也能涂上口紅,變得鮮艷而美麗。
到了少女時代,我的衣服是單色的,除了米色、白色、咖啡色、灰色以外,沒有其他顏色。當(dāng)時女孩子只知道素雅,并不曉得配色,以為素雅就是美?,F(xiàn)在想起來,才明白青春是不需要顏色來裝飾的。
我喜歡的一系列色調(diào)其實(shí)都是哀傷的色調(diào),屬于秋的顏色。我絕對不會要單純的原色,如鮮紅、濃綠、明黃。人家問我喜歡什么顏色,我便說喜歡所有秋天的顏色,尤其是秋香綠。
至于房間的裝飾,那全是沒有概念的,怎么裝飾就怎么住。到了二十多歲,我還是擺脫不了用配色的框框,像米色配咖啡色,黃配綠,跳不開傳統(tǒng)的方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fā)覺所謂的配色是你猛一看它并不相配,穿上身子卻配了,這才繽紛了起來。我開始懂得一種雜亂之美。
從前,我不能忍受臺灣被子的大喇喇花色,覺得好土好土。但過了20年回頭來看中國的東西,覺得古人真是比我早知道了幾千年!柳綠配桃紅,蘋果綠配云藍(lán),橘紅配寶藍(lán),白配墨綠……這些顏色都是我不會配的。
我住在加納利島上的某一年春天,走過一片綠色的田野,當(dāng)時樹還是枯的,剛剛發(fā)芽,我看到一座漆成淡粉色的農(nóng)舍,那淡粉紅配在翠綠之中,看來實(shí)在是突兀的。但剎那間,我知道什么叫做“詩”了。我望著那一抹淡淡的紅色,眼淚都激出來了。
有一次走過一個工人區(qū),看到工人正在蓋一幢房子。他們蓋房子沒有請工匠,完全是自己動手,親朋好友一起幫忙。等過了幾個月,房子落成了,一樓漆明黃,就像凡高畫向日葵的顏色,加個白框框。第二層漆成仙紫,又加個白框框。第三層是桃紅。在一個灰色的工人區(qū)里,矗立了一幢這么多色且活艷至極的三層樓房。荷西看了就一直笑,那顏色不搭配到令人嚇一跳,可我看了非常感動。我認(rèn)為他們就像畫兒童畫一樣,把所有的驕傲、一生的血汗,在一個可以呈現(xiàn)給自己的時候,用了兒童最赤誠最原始的色感來告訴你:我們多么快樂,我們多么歡欣。
不論怎樣,色是我們生命的東西。連佛家講到人生的問題時都說色在前,相在后,相是色造成的,人沒有膚色,花沒有色來襯托,形相就出不來。所以色實(shí)在太重要了,它代表歡喜,代表生命的層次。
(摘自《你是我不及的夢》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圖/文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