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同
我不懂生命的意義
□ 李家同
老杜是我電機系的同學,他一直和我們不太一樣:我們念書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老杜卻不同,他隨便念一下,就可以應付考試;我們選課的時候總是選容易的,他卻不然,在大學的時候,他就到數(shù)學系去選課,而且他也將電磁學學得非常好。
畢業(yè)以后,老杜進了一家小公司做事,當時大家都熱衷于數(shù)字線路,只有他一個人做的是模擬線,我們都覺得他有點頭腦不清楚。沒有想到的是,多媒體時代到來以后,他練好的功夫大為有用,全國會設計模擬電路的人非常少,于是他自己開了公司,公司的股票一漲再漲,老杜的身價也一漲再漲。
過了一陣子,老杜開始追求別的東西了,他常常出國,但出國的目的不是推廣公司的業(yè)務,而是滿足精神上的需求。他常到各種靜修的地方去,也常聽有名的宗教領袖講道,可是他一直對這些講道不太滿意。他常常覺得這些高僧講的道,不是聽不懂,就是了無新意。
老杜想要知道的是生命究竟有何意義。他花了好多錢去探索生命的意義,也常以靜坐的方式去體悟生命的意義,但照他的話講,他是越悟越糊涂。
有一天,老杜忽然打電話給我。他講話向來痛痛快快,這次卻欲言又止。原來,他要去找一個女性朋友,這個女性朋友姓張,老杜在大學時參加過山地服務社,就在那時認識了張小姐,和她也有些來往,雖然我們不能說張小姐是老杜的女朋友,但是人人都知道老杜非常心儀張小姐。
大學畢業(yè)后,老杜告訴我們一個令他心碎的消息——張小姐決定去做天主教修女了,她參加的組織專門替原住民服務。老杜雖然失落,但也很佩服她。
這次老杜告訴我,他終于找到了張修女,她在很遠的山地村落為一群小孩子服務。老杜說,這20年來,張修女從未離開過那個小村莊,她一定會告訴他生命的意義何在。
我同意他的看法,可是我不懂老杜為什么要告訴我這件事。原來老杜想去看她,但不敢一個人去,他要我陪他一起去,替他壯膽。
我們兩個人驅車前往,終于找到了張修女工作的地方,一進去,迎面而來的就是一些鬧得不可開交的小孩。那里有好幾個修女,我們問了一陣子,才找到了張修女。張修女看到我們,很和氣地問我們來的目的。我們說是來捐錢的,于是張修女就帶我們去她的辦公室。
到了辦公室,老杜再也按捺不住,便告訴了張修女他的名字。
張修女聽到老杜的名字,大吃一驚,她說完全沒有想到他會來這么偏遠的地方。她雖然20年來從沒見過老杜,卻常常在報紙上看到這位電子新貴的消息。
張修女卻不是一個閑人,那些調皮的小孩不停地來告狀。一個小女孩說一個小男孩偷吃了她的餅干,張修女給她一塊新的,卻引來一大堆小孩要餅干;一個小男孩摔了一跤,哭著來找張修女,張修女將他抱了一陣子,他才不哭了。
就在這種紛亂的情況下,老杜對張修女說,他這些年來一直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但始終想不出所以然,他相信張修女一定知道答案。
張修女的答案令我們大失所望,她說自己其實是一個很沒有學問的修女,對于神學知道得少之又少,如果硬要她說明生命的意義,她可以去查書,但她相信書上的答案老杜早就知道了,也不會使他滿意的。
就在張修女和我們聊天的時候,另一位修女進來了,暗示張修女燒飯的時間到了。我和老杜到了這個時候,已經(jīng)餓得發(fā)昏。之前小朋友拿餅干的時候,我們兩人也分到一些。不過這實在不夠,我們也知道附近沒有什么飯店,要想吃飯,一定要隨著張修女進廚房去。
進了廚房,張修女就給了我們每人一條圍裙,我們立刻想起“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
要燒一頓飯給幾十個人吃,當然不是易事,我們兩個人手忙腳亂地幫忙,等到飯菜上桌,我們又被分派去不同的桌子管小孩吃飯,因為管這兩桌小孩的老師正好休假。這些小孩發(fā)現(xiàn)有客人來,紛紛發(fā)起“人來瘋”。有一個小孩,每一口飯都要老杜喂,有一個修女來指責他,老杜卻替他辯護。老杜一方面胃口奇佳,另一方面被這些小孩鬧得快樂無比。
吃完飯,我們兩人以為可以休息了,沒有想到張修女命令我們帶孩子們去睡午覺,這些小孩一點也不怕我們兩個人,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些孩子哄睡。
張修女在她的辦公室里再度招待我們,倒了茶給我們喝,老杜喝了茶以后,對張修女說:“我現(xiàn)在懂得你為什么20年來沒有離開這里了,你這樣的生活的確是有意義的?!?/p>
張修女點點頭,說:“其實我從來都沒弄清楚生命的意義,但我知道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扮演著好母親的角色。任何人只要肯全心全意地去幫助別人,就會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生命的意義也許難懂,要過有意義的生活,卻不是難事。”
張修女說她知道老杜是一個聰明人,他一定能夠領悟到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所以她沒有講什么大道理,而是讓他去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果真,老杜很快便領悟了。
我們要告辭的時候,張修女找到了一盒伯爵紅茶送給老杜,她說記得老杜在大學時代很喜歡喝伯爵紅茶,卻沒有錢買。當時她的家境比較富裕,有時會請他喝。可是現(xiàn)在她不能喝這種昂貴的紅茶了,因為她已經(jīng)沒有任何收入,喝不起這種奢侈品。她告訴老杜,自從大學畢業(yè)以來,她沒有賺過一毛錢。
老杜收了伯爵紅茶,脫口而出:“小云,謝謝你。”小云顯然是張修女的名字,張修女只好告訴他,她早已不用這個名字了,在這里,她是“瑪利修女”。
老杜發(fā)動車子以后,對送行的張修女說:“瑪利修女再見,我會過有意義的生活的!”
這是20多年前的事,從此老杜在臺北一直照顧一些家遭變故的小孩。我有一次看到老杜帶著一個小男孩去買夾克,也見過他請幾個小孩吃飯。最厲害的一點是,他能教高職生一些電機技術。盡管他的事業(yè)非常成功,但他從未停止這樣的工作。
而我呢?20年前我開始在德蘭中心做義工。我的教書生涯應該算是很順利的,做到了大學校長,也得到了好多學術界不易得到的獎項,但我總覺得我的生活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我一直在幫助不幸的孩子。
我們兩人都已65歲,頭發(fā)雖白,但仍健在,瑪利修女卻在前些日子離開了人世。去世之前,她一直在鄉(xiāng)下一家小醫(yī)院接受治療,有人建議她轉到臺北的大醫(yī)院就診,她拒絕了。她說對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大醫(yī)院治療是奢侈的,她不愿意享受這種奢侈。
她去世之前,也有一些令她記掛的事,都是有關孩子的事,某個孩子扁桃腺發(fā)炎、某個孩子手臂開刀,有一個中學畢業(yè)的男孩到臺中去找工作,一直找不到,后來打電話來,說他找到了隨車送貨的工作,修女聽到以后,安心地閉上眼睛,再也沒有醒過來。
我們都去參加了瑪利修女的葬禮。彌撒開始,前面的座位是空著的,在合唱聲中,瑪利修女照顧過的100多個孩子兩個一排地走了進來。我從未聽過如此好聽的圣歌大合唱。
當修女的棺木離開教堂的時候,一個小男孩大聲地哭喊:“瑪利修女,不要走!”
我們兩人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瑪利修女所說的話:“我不懂生命的意義?!逼鋵嵥嵌?,她知道生命的意義是無法用語言詮釋的,她選了另一種方法來詮釋她的想法,“過有意義的生活”應該是對“生命的意義”最好的詮釋了。
(摘自《豆瓣網(wǎng)》)
分 手 吧
●今年回老家,全家人開始了“啥時帶個對象回家”的攻勢。
我淡定地說:“我對象還沒離婚?!?/p>
一屋子人沉默良久,開始改勸:“分手吧。”
●兒時路邊看見一對情侶接吻。
我:外婆,他們在干啥呢?
外婆:千萬不要學,那是舊社會的,人吃人。
●一個小孩給了我500元錢,讓我去冒充他的父親見班主任。
到了學??吹桨嘀魅?,我立馬跪了下來:“老婆,你聽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