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en+Cheuk
聊起騎行的感覺時,國外的朋友可能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在郊外呼吸清新空氣、穿梭在英倫街頭輕風(fēng)撲面的清爽模樣。但我們卻可能憶起今早因為快要遲到時,用盡全力地踩在單車的腳踏上,回到學(xué)?;蚬具€是上氣不接下氣,而且頭發(fā)都亂成一團。相比起這些,其實街頭的一群BMX極限單車好手,每天都在練習(xí)空中轉(zhuǎn)體、向后翻滾360度,活活上演了一部“翻滾吧阿信”。
BMX的掘起
BMX單車其實是指“BicycleMotocross(越野單車)”,據(jù)說是在美國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由一群愛好單車的年輕人特意建造起越野跑道,用自己的單車技術(shù)來模仿他們崇拜的越野摩托車手,這項單車運動因此而興起。由于BMX的車型比較小,輪胎比較粗而且比賽的賽道也和越野摩托車所用的賽道十分相似,所以就配上了這個名字。
BMX之父Bob Haro
1958年6月29日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出生的Bob Haro,于1978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個人品牌 HARO,開發(fā)以他的設(shè)計為藍圖的單車。隨著公司不同的業(yè)務(wù)發(fā)展,Bob亦積極地推廣表演車與BMX極限單車運動。他巡回美國各處,示范各種前所未見、奇幻的表演車技巧,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Bob最終贏得BM×表演車之父的稱號。
上世紀80年代早期,HARO的產(chǎn)品不斷擴張,帶動了BM×極限單車的蓬勃發(fā)展,而HARO以致力研發(fā)更極限、更創(chuàng)新、更頂尖的BMX極限單車、表演車與相關(guān)配件,成為BMX極限單車與表演車運動的必需品。HARO Bikes
1978年Bob Haro創(chuàng)立了HARO品牌,開啟了HARO獨特、創(chuàng)新與高品質(zhì)的品牌歷史。
原本HARO的誕生地就在Bob的臥室內(nèi)l他在他的小房間開始設(shè)計BMX極限單車,漸漸的,一些需要更精準的設(shè)計超出了Bob自己的能力范圍。于是,HARO在1980年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公司總部。
盡管受傷迫使Bob離開比賽第一線位置,他仍然持續(xù)發(fā)掘富有潛力的選手,例如有Mike Dominguze、Ron Wilkerson、Brian Blyther、DaveNourie、Dennis McCoy、Matt Hoffman、Mike King、PeteLoncarevich等,將眾多名將——網(wǎng)羅進HARO家族。而這些杰出的HARO選手,幾乎稱霸全球所有的BMX極限單車與表演車的賽事,在媒體的一片報導(dǎo)聲浪中,HARO很快地成為自行車領(lǐng)域中的領(lǐng)導(dǎo)者。1999年,亮麗的銷售成績使得HARO再一次被公認為BM×極限與花式FREESTYLE領(lǐng)導(dǎo)品牌。極限運動在ESPN的×CAME與NBC的Gravity Game的推波助瀾下,受歡迎的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自1996年×GAME開播以來,HARO選手贏得了數(shù)十面獎牌,也一舉成為贏得最多勝利的自行車公司。其中,超人氣選手Dave Mirra更是×GAME的常勝軍,他曾經(jīng)獲得十面獎牌,其中八面為做人的街式×GAME世界金牌,Ryan Nyquist也奪得了泥地跳躍五面金牌。而2008年奧運最新項目BM×Racing,HARO車隊Warwick Stevenson為2004的世界冠軍USA ABA排行第一名,而Greg Hill曾奪得6屆的世界冠軍現(xiàn)為HARO車隊的專任教練。
HARO在隨后的時間里也更進一步往山地車市場邁進,陸續(xù)與UCI Downhill賽的前世界冠軍得主Mike King,以及UCI環(huán)美路賽的丹麥籍冠軍選手Michael Rasmussen合作,共同打造更精采的自行車版圖。
30多年來,也許經(jīng)歷波折,然而,HARO血液中不改變的堅持就是創(chuàng)造絕對創(chuàng)新、絕佳性能的車款與零件,這種“敢于不同”的堅持讓HARO在眾多“看起來很像”的競爭者中,永遠保持獨特與不敗的驕傲。
小小的零件不同的玩法
BMX的車身一般采用鋼制成,可以承受從數(shù)米的高地摔下的沖力。設(shè)計上也有許多的特殊之處,如車頭的部分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做360度轉(zhuǎn)動的“萬向轉(zhuǎn)”,前后的輪胎都有可供腳踩的地方等。專業(yè)的車架價格為6000~10000元,主要是從美國訂回來的。BMX的車普遍很耐用,但是千萬不要追求新款式,因為以價錢作考慮因素,這并不劃算。
BMX是極限運動一種,性質(zhì)較為危險,大致可分為不同的玩法。
第一種最原始的泥地競速比賽。
第二種(DIRTJUMP泥地跳躍比賽)利用泥土做成的坡度進行跳躍花式比賽。
第三種(STREET街道)利用模仿街道障礙的道具場地進行比賽。
第四種(HALFPIPE半管道)在半管道場地里進行跳躍花式比賽。
第五種(FATLAND,平地花式)在指定的平地里利用BMX車做出各種平衡滑行的動作進行比賽。除第一種外都屬于自由式(Freestyle),重視技巧花式。
平地花式是最基礎(chǔ)入門要學(xué)習(xí)的,也是最重要的,它的動作可說是干變?nèi)f化,其中最基本的是學(xué)會在車上的平衡,例如“后輪點地跳”、“前輪點地跳”、“定車”、“過橋”等。初學(xué)者在提高平衡能力后才能練習(xí)更高難度的動平衡,即在BMX單車運動中做動作。
成為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發(fā)展至今天,BMX運動的管理組織
“國際自行車聯(lián)盟”開始贊助世界BMX錦標賽(UCI BMXWorld Championships),來讓更多人知道這個運動項目。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小輪車競速賽首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BMX的比賽規(guī)則
BMX比賽分為計時排位賽、淘汰賽(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3個階段,選手在每個階段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可以晉升。男子32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4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1/4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半決賽,半決賽分2組,每組8名運動員,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另外,女子則由16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2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半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
計時排位賽
運動員取騎完賽道全程時間,比賽2次,取最好成績。
淘汰賽
每組運動員同時出發(fā),以到達終點先后順序排定名次,比賽3輪,名次總和較小的前4名晉級。
決賽
運動員同時出發(fā),以到達終點先后順序排定名次(只比賽1輪)。
在比賽過程中,選手不得蓄意用自己身體或單車的任何一部分與其他選手的身體或單車接觸,以阻礙對手、超過對方或掩護另一名運動員超過對方為目的。大會會視情況給予違規(guī)者警告、降低名次和取消比賽資格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