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生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呼中區(qū)人民醫(yī)院,黑龍江大興安嶺165036)
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對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價值
李天生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呼中區(qū)人民醫(yī)院,黑龍江大興安嶺165036)
目的:分析和探討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對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46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檢查,分析和總結臨床診斷情況.結果:灌注區(qū)病變MTT、CBV、CBF與健側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TA檢查發(fā)現(xiàn)頸內動脈狹窄15處,顱內動脈狹窄29處,頸內動脈及顱內動脈狹窄5例.結論:在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診斷時,采用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檢查,準確地反映腦組織血流動力學變化,幫助臨床醫(yī)師更加客觀地判斷頭頸動脈系統(tǒng)閉塞、狹窄程度,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缺血性腦卒中;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血管成像
缺血性腦卒中是椎動脈和頸動脈等大腦主要供血動脈出現(xiàn)閉塞、狹窄等,引起腦供血不足,進而導致腦組織壞死,包括四種類型的腦缺血,即進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RIND)等[1],往往不同類型腦缺血,其臨床癥狀也存在差異.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神經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逐漸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對人類生命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臨床認為對6 h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有效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臨床效果,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致殘率與死亡率.隨著螺旋CT技術的發(fā)展,CT灌注成像(CT-PI)和CT血管成像(CTA)廣泛應用于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診斷中,已證實其診斷價值.本研究選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46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分析了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的診斷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46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齡45~80(平均55.4±9.3)歲.經手術病理證實,全部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診斷標準[2],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一過性或反復腦缺血發(fā)作,其中10例口舌偏斜,11例語言障礙,13例單側肢體無力,9例反應遲鈍,3例單側輕度偏癱.全部患者均在發(fā)病1~24 h內采用16排螺旋CT檢查,在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下進行CT灌注成像與血管成像檢查.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聯(lián)合血管成像檢查,儀器為SMENSE16排探測器螺旋CT掃描儀,掃描參數(shù)為:層厚與層距均為0.6 mm,電壓為130 kV,電流為25 mA.行顱內常規(guī)CT平掃,排除腦出血后行進一步檢查.①CTPT檢查,于經靜脈留置針處,將40 mL非離子型對比劑通過高壓注射器團注,行興趣層面同步動態(tài)CT軸掃描,層厚9.6 mm,電流與電壓分別為270 mAs、80 kV,掃描時間為40 s,采集1.2 mm×16 mm圖像80幅.②CTA檢查.CTPI掃描后,選定自主動脈弓上緣至顱頂成像掃描,電壓及電流分別為120 kV、280 mAs,層距1 mm,重建間隔0.6~0.8 s,矩陣為512為隔定自.將40 mL造影劑與生理鹽水溶合后,通過雙筒高壓注射器進行團注,對造影劑增強高峰時間進行捕捉[3].
1.3 圖像處理 由三位具有豐富經驗的影像科醫(yī)生進行閱片,詳細記錄全部患者病變與健側區(qū)域TTP、CBV、MTT、CBF等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實驗數(shù)據收集整理錄入Excel,在計算機上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經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TPI參數(shù)比較 行CTPI和CTA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2例CTPI運動偽影較重,其余41例患者灌注圖發(fā)現(xiàn)46例灌注異常區(qū),分別測得MTT、CBV、CBF、TTP值.灌注區(qū)MTT、CBV、CBF與對側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CTA檢查 CTA檢查發(fā)現(xiàn)頸內動脈狹窄15處,中度和重度狹窄及閉塞分別5、10處;顱內動脈狹窄29處,中度及重度狹窄和閉塞10處和19處;頸內動脈及顱內動脈狹窄5例.
表1 CT灌注參數(shù)比較分析 (n=46,±s)
aP<0.05 vs健側.
組別 CBV(mL/100 mL)MTT(s)CBF[mL/(min·mL)]TTP(min)健側 30.9±9.0 1.0±0.5 39.8±12.3 1.5±1.5患側 22.8±12.6a1.2±0.7a32.8±17.0a1.8±1.7
R743.3
A
2095-6894(2015)06-034-02
2015-05-05;接受日期:2015-05-14
李天生.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CT診斷.Tel:0457-3437430 E-mail:wsdbdm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