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婥琴 ( 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637002 )
西山石刻對南充市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內涵驅動
林婥琴 ( 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637002 )
在南充市中小學書法教育逐步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重要階段,深入挖掘南充地區(qū)民間書法資源,將西山石刻引入書法教學,有利于擴充南充市中小學書法教學內容,有利于豐富南充市中小學書法教學內涵,有利于實現南充市中小學生書法旅游的多元教化功能。
西山石刻;南充市中小學生;書法教育;內涵驅動
成果來源:南充市2014年度社科規(guī)劃課題“川東北地區(qū)民間書法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NC2014B054
風景秀麗的西山風景區(qū),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西郊,面積12.1平方公里,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F有萬卷樓、開漢樓、棲樂山三大景區(qū)。西山風景區(qū)中的西山石刻長廊全長240余米,平均高度8米,將遠古巖畫、秦漢石刻和唐代雕刻融為一體,講述了南充歷史名人故事。這些歷史名人涉及文化、教育、天文、水利等方面的精英和領袖,如發(fā)明渾天儀的天文學家落下閎、民主革命家張瀾、開國元勛朱德、開國大將羅瑞卿等。
2011年8月教育部下發(fā)了《教育部關于開展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意見》(教基二〔2011〕4號),這對中小學書法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2013年教育部為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特制定《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教基二[2013]1號),《綱要》中詳細地闡釋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基本理念,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各階段的學習目標與內容,同時對教學實踐有具體的建議和要求,現正處于逐步推行階段。
《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首次正式提出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明確要求:“中小學書法教育要注重基本書寫技能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書寫水平。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適當進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價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綱要》還指出“重視課內外結合。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書法、用書法,積極開展書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專題講座、比賽展覽、藝術節(jié)、文化節(jié)等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書法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p>
南充市的西山石刻正是南充市中小學書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目光引向本土民間書法,有利于突破傳統(tǒng)書法教育理念,把身邊的民間書法展現在課堂,豐富書法教育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是對書法文化的拓展。西山石刻中的書法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圖一“西山石刻”四個字是以魏碑楷書的風格表現的,筆法古拙勁正,質樸方嚴。同時它也是一副榜書書法作品,“西山石刻”四字樸拙大氣,落款和印章的大小和位置都很考究,使得這幅榜書作品非常完整。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引導中小學生初步認識魏碑,感知魏碑書法的特點,在楷書書寫中體會方筆的運用,以及感知石刻書法給我們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感受。認識完成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的幾個部分,為今后的書法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圖二“並遷雙固”用唐楷的筆法特征表現,贊揚陳壽撰寫的《三國志》在史學上的功績和造詣可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比肩。這一贊譽使得陳壽挑燈撰寫《三國志》的畫面栩栩如生。陳壽生活在公元233年(蜀漢建興十一年)至公元297年(西晉元康七年),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引導中小學生仔細觀察這一時期文房的變化,考古實物和古籍記載證實,書桌的概念到唐末宋初的時候才開始出現。因此圖二中陳壽席地而坐于幾案前,身體微微向前傾以便于書寫的姿勢和我們現在的書寫姿勢就不一樣了。在小學低年級的書法教學中,講解毛筆書寫姿勢時,把這一身邊的實例加入教學中,讓同學們正確掌握書寫姿勢以及了解書桌變化對書寫姿勢的影響都是大有裨益的。在書寫材料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圖二中幾案旁邊的竹簡以及紙稿,這足以說明在這一時期造紙術改進后紙張已經開始普及,但是竹簡也并沒有完全被紙張所取代。在此認知的基礎上,老師可以在書法教學中加入竹簡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關注學生的體驗過程。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階段,學習等各方面都缺乏持久性、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對于我們身邊的書法便于接受,對于新的教學內容也自然地有一種新鮮感。在書法教學目標上中學和小學可以有所側重,小學重點體驗竹簡的制作,初步感受竹簡的書寫狀態(tài)。中學可以在此基礎上學習一些簡牘書法,感受不同的書法風格特征,初步了解文字發(fā)展演變的過程。
說到書法不得不提到的是與董其昌齊名的明代大書法家黃輝(如圖三右),南充高坪人,黃輝的詩和書法都很有名,被譽為“詩書雙絕”,遺著有《鐵庵集》《平倩逸稿》《怡春堂集》《慎軒文集》等。他的詩清新,狀景抒情,真切動人。他的書法布局疏朗,行氣脫落,韻致瀟灑,墨法圓潤,西山風景區(qū)的“飛仙洞”就是他的墨寶,這是黃輝告老還鄉(xiāng)后,為憑吊自己的恩師任翰(如圖三左)在西山中的石屋,并在洞口上方恭恭敬敬地題寫的,這一感人的尊師故事為世人所傳頌。
筆者還在西山石刻實地發(fā)現有一塊廢棄的石頭(如圖四)橫倒在路邊的草叢中,中間已經裂開,石面已剝落嚴重,上面的“並遷雙固圖四和一些序文依舊清晰。姑且讓這塊的石頭孤單地廢棄,還不如在南充市的中小學書法教學中有效地利用起來進行拓印教學?!吨行W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充分利用少年宮、美術館、博物館、名勝古跡等資源,拓展書法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應用書法學習成果,發(fā)展實踐能力?!崩煤眠@塊廢棄的石頭進行南充市中小學拓印教學實踐,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了解拓印的歷史和文化,認識拓印的工具,體驗拓印的過程,掌握拓印的方法、程序,制作拓片。
西山石刻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南充籍歷史名人,通過對西山石刻的研習有助于突破書法教育學習經典的慣性思想,興起對本土民間書法的學習與研究。充分挖掘和展示民間書法藝術本身所積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審美等內涵,提高師生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書法藝術教學當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健康發(fā)展,促進書法教育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西山石刻中圖五介紹的是華夏人文始祖——伏羲和華夏族的第一位女皇——女媧。伏羲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占卜八卦,創(chuàng)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西山石刻中圖六介紹的是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巴郡閬中人落下閎。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太初歷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渾天說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制造觀測星象的渾天儀,在中國用了兩千年,形象地展示了宇宙模型,在天文學上有較大的影響。2004年9月16日,經國家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已將其發(fā)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6757的小行星命名為“落下閎星”。在數學方面,落下閎發(fā)明“通其率”算法,現代學者稱之為“落下閎算法”。此外,落下閎還被稱為“春節(jié)老人”,他第一次將24節(jié)氣納入歷法,奠定了春節(jié)的基礎,在農業(yè)和生活方面都給人們引導作用。在閬中古城,每到春節(jié)期間在古城街巷里,人們常會看到身著紅色吉慶古裝、手持法杖、面容慈祥的白發(fā)白須老人,在忙著給人們送發(fā)紅包,恭賀新年快樂、平安吉祥,這就是落下閎的化身。人們以這種民俗方式紀念這位中國“春節(jié)老人”。
西山石刻中圖七介紹的是三國時期蜀漢學者、官員譙周,他精研六經,頗曉天文,為蜀地大儒之一,門下有陳壽(如圖二)、羅憲等學生。在南充西山萬卷樓景區(qū)內,還建有譙公祠和譙周墓。譙公祠陳展內容的“譙周生平”“蜀中孔子”“全國之功”幾個部分為我們充分展示了譙周的高尚人品、學術成就和歷史功績。
西山石刻中圖八是明代的父子宰相陳以勤和陳于陛,在歷史上父子皆為宰相的僅南充陳氏一家,陳以勤非常重視文化教育,陳于陛少時拜“嘉靖八子”之一的任翰(南充人)為師。圖九中是被稱為“一門四進士”的北宋閬中人陳省華四父子,長子陳堯叟是端拱二年(989年)狀元、次子陳堯佐進士出身、三子陳堯咨是咸平三年(1000年)狀元,這無疑是我們家庭教育中的典范。
圖十介紹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憲,閬中人,他既是岳飛女婿,又是岳飛最為倚重的將領之一。圖中威武的將軍形象和他身后健壯的戰(zhàn)馬向我們詮釋著當年張憲和岳飛大軍的屢屢功績。同為武將的還有圖十一中漢代將軍紀信,出生于閬中縣(今西充)人,由于身形及樣貌恰似劉邦,在滎陽城危時假裝劉邦的樣貌,向西楚詐降,為保劉安漢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宋果州太守楊濟有感紀信的忠誠仁義,特書刻“忠義之幫”于南充城西金泉山。在西山石刻長廊中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的朱德元帥(如圖十二),他出生在儀隴縣馬鞍場一個佃農家庭,參加革命70年,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歷史時期,經歷過許多磨難和險境,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建立了不朽功勛,深受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羅瑞卿(如圖十三)大將,四川南充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務院副總理。張瀾(如圖十四),四川南充人(今西充縣蓮池鄉(xiāng)人),清末秀才,中國民主革命家,他積極投身教育事業(yè),在南充創(chuàng)辦小學、中學和女校,他辦的新式學校.對當時四川教育的革新起了先鋒作用。
這些都為我們南充市的中小學生深入了解本地區(qū)的歷史文化,提升書法教育的內涵提供了很好的資源。2014年4月27日,第五屆南充市“讀史年華”歷史劇展演大賽在西華師大華鳳校區(qū)大學生活動中心順利舉行,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師生們以一部歷史劇《并遷雙固,良史陳壽》將觀眾帶回到那個特定的歲月,全面地展現了西晉著名史學家陳壽的生平優(yōu)秀事跡,這無疑給南充市中小學做了榜樣,對于深入學習和宣傳南充本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20世紀80年代起,‘書法熱’和‘旅游熱’兩種文化現象同時在中國出現。揭示了二者的親密關系。二者都具有消遣性,有利于陶冶性情,修身養(yǎng)性,又都出于對美的追求。古往進來,眾多的書法家通過‘行萬里路’,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吸取多種文化營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在中國眾多的名勝古跡中,都留有古今書家的墨寶。經過數千年的積累,書法已成為旅游景觀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蔽魃斤L景區(qū)作為國家4A級風景區(qū),是南充人民休閑旅游的首選,西山石刻理所當然是西山風景區(qū)書法旅游的重點。
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全面素質修養(yǎng)提升的關鍵階段。書法旅游使書法教育和旅游活動有機結合,讓書法教學走向戶外,是書法教學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在一定層面上擺脫了傳統(tǒng)書法教學的枯燥、乏味,使書法教育更貼近生活,更容易讓中小學生所接受,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這塊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滋養(yǎng)出了如此多名垂千古的文人武將,伏羲、女媧的傳說更是讓這里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西山石刻書法旅游,可以讓中小學生走近我們身邊的書法藝術,對于南充地區(qū)的書法家、民間書法有更清楚的認知,充實南充市中小學書法教學內容。還可以豐富南充市中小學書法教學內涵,深入了解南充地區(qū)的歷史文化,激發(fā)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南充,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也會油然而生。同時,西山石刻書法旅游在風景怡人的西山風景區(qū),在這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很高的景區(qū)活動,也是很好的健體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對平時緊張的學習也是一種放松,起到勞逸結合的調節(jié)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書法旅游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書藝修養(yǎng)、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培養(yǎng)毅力、平和心態(tài)?!蔽魃绞虝糜螌δ铣涫兄行W生書法教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多元教化功能等待我們進一步挖掘,以強化南充地區(qū)書法藝術自身所積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3年1月.
[2]吳祚來,陳宏仁.中國旅游文化大辭典[M].江西美術出版社,1994.
[3]盧飛,宮紅平.書法旅游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研究,商業(yè)現代化[J].2008年12月總第560期.
林婥琴(1981- ),女,四川名山人,碩士,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從事書法篆刻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