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芳
【摘要】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評價,形成積極、平等和民主的評價氛圍,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學習中交流討論,通過自主探索,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學生;教師;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發(fā)展的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在以師生教與學的實踐活動中,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并貫穿于課堂教學過程的始終,采用以人為本的主體性評價方式,促進師生、生生間及時性、延時性、激勵性評價,可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更多地關注學生差異, 注重對學生個體發(fā)展的認可,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能力。
一、以評促讀,培養(yǎng)學生朗讀感悟能力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朗讀始終貫穿于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課堂中,師生、生生要有意識圍繞“學生朗讀的正確和流利與否、對情感的體驗、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等方面展開討論交流,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激發(fā)學生想讀、愛讀、讀好的情感,促進學生朗讀感悟能力的不斷提高。
例如:我在教學《美麗的丹頂鶴》一文中,針對學生個性差異的朗讀,我是這樣評價的:“老師聽出來了,丹頂鶴的歌聲很嘹亮,可北方離我們還不遠,你能再試試嗎?“你把丹頂鶴從很遠很遠的北方飛來的語氣讀出來了,可歌聲還不是很嘹亮。誰再來試試?”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的點撥,學生都讀得趣味盎然,對“嘹亮、遙遠”等語言文字的感悟十分到位,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和升華。
在教學中,我們也要避免評價語言的貧乏和單一。有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只是簡單肯定與否定,而沒有一定的提升。如“好”“對”“你說得不錯!”“這是你的發(fā)現!”等等,學生也只會簡單地評“我覺得他讀得很好”“他讀得很有感情!”至于“究竟好在哪里?什么地方讀出感情來了?”學生還是說不出所以然來。此時,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著眼于語文教學的本質,從文本出發(fā),從學生的朗讀出發(fā),把評議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以評促讀,真正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品位、感悟和積累。
二、以評促說,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要重在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口語交際情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情緒也會高漲起來,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fā)出來,學習動力就會增加,帶著情感,懷著興趣, 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去進一步體驗。教師要鼓勵學生以評價為手段,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理解,在師生、生生間的評說過程中,促進學生表達能力不斷提高,使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得以協調發(fā)展。
在評價時,教師要善于傾聽,注意課堂的生成性評價,要及時捕捉學生發(fā)言的“閃光點”來激勵學生。如:我在教學《云房子》一文時,在讓學生開開心心發(fā)揮想象設計云房子后,請學生自由交流介紹,學生爭先恐后地說“我造的是像亭子一樣的云房子。”師評:“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薄拔以斓氖窍衲⒐揭粯拥脑品孔?。”師評:“你的設計真好!”“我造的云房子像小狗?!薄趯W生精彩介紹后,教師進一步激勵學生:“你們能用‘我們的云房子真漂亮啊!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的句式來說話嗎?”學生在得到老師肯定和表揚的基礎上,躍躍欲試,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得到調動,能力得到提高。
當然,這其中教師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習評價的興趣,即以激勵性口頭評價語言來激發(fā)學生學習信心。當有的小朋友因膽怯而回答問題聲音較輕時,教師可以這樣鼓勵評價:“你說得真好,要是你發(fā)言時聲音能響亮些,那就更好了?!苯虒W中教師彎下腰來用自己的愛心貼近學生的心靈,相信孩子經過你的鼓勵,一定會增加自信心,學得主動,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三、以評促思,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想象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chuàng)新活動的基礎。一切的創(chuàng)造都是從創(chuàng)新性想象開始的。作為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要結合學生主要的學習實踐,借助課堂評價,鼓勵學生打破常規(guī),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從多角度思考,質疑解難,主動學習,積極發(fā)表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獨創(chuàng)性。
兒童的想象往往有隨意性、跳躍性,而老師的言語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中,教師可聯系課文,相機引導,讓學生沿著相應的方向去聯想,去補充,去發(fā)展,而教師則起主導作用,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思考,去分析,使創(chuàng)新思維具體化,看到自己的新發(fā)現,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如我在教學《水鄉(xiāng)歌》一文時,在表揚小朋友理解了水鄉(xiāng)特點后,說:“水鄉(xiāng)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想想還有什么多?請你學著課文的樣子也來做一回小詩人吧。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后積極思考,進行創(chuàng)作“水鄉(xiāng)什么多?魚多。千條魚,萬條魚,裝滿一籮又一籮,樂得漁民樂呵呵?!贝藭r,教師及時評價:“你真聰明,能聯系課文想到水鄉(xiāng)的魚多,而且仿照課文第一段,真像一位小詩人?!痹诘谝粋€學生的帶動下,其余學生開動腦筋,有的學生說:“水鄉(xiāng)什么多?橋多。千座橋,萬座橋,座座大橋都寬闊。”此時,請學生評議:“他說出了水鄉(xiāng)的橋很多,而且大橋都很寬闊,我覺得他說得非常好?!庇械膶W生說:“水鄉(xiāng)什么多?樓多。千間房,萬座橋,高樓一幢連一幢,處處笑語和歡歌?!睂W生也及時肯定了“一幢連一幢、處處、笑語和歡歌”等詞語的生動形象,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及時挖掘了學生的閃光點,捕捉瞬時評價時機,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得以展現。
再如在教學《識字5》理解了冬天的特征后,我是這樣評價的:小朋友都說得很好,那現在你能不能不用“冷”字,而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呢?學生展開想象,說:“北風呼呼地吹著;鵝毛大雪紛紛飄落下來”,此時,我沒有在課堂上輕率下結論,因為簡單的“好壞、對錯”已不能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只會喪失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機會,我采用將及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說:“這是他的想法,誰還有其他不同的意見呢?”從而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在教師激勵后紛紛發(fā)言:“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圍上了圍巾;臉凍得通紅;冷得直打哆嗦……”學生的發(fā)言層出不窮,話語中沒有出現半個冷字,可都透露著冷的信息,這是語言的功能,也是思維的結果,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這樣的評議訓練中得到了提高。
四、以評促議,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生們通過合作、自主探究的情境,小組活動時不能流于形式,要分工明確,人人參與,增進互動的有效性。交流、評價時也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強化組員的交流合作,從中受到啟發(fā),促進共同進步,發(fā)展語文能力。小組合作時,當個別學生有獨到見解時要及時鼓勵,當出現爭議時要相互質疑,討論提高。
小組合作時,教師要鼓勵多向交流評價。在教學中,把評價的權利下放,采用延時評價,同時鼓勵學生參與評價,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提高評價的積極效果。對于學生的看法,都要給予寬容和理解,不要以同一標準來框定學生思維。如在教學《水鄉(xiāng)歌》一文時,指導學生朗讀時,我是這樣指導學生自主評價的:“誰有把握讀出水鄉(xiāng)的水多?”學生重讀了“千條渠、萬條河、一個連一個、處處、蕩清波”等這些字音,讀得很認真,也很自信。此時我說:“你有評價自己朗讀的優(yōu)先權,你先自己評價吧!”學生說“我把水多的特點讀出來了?!薄罢婧?,你體會得不錯,不過,老師請你做個動作——蕩清波。有時輕聲讀也能達到突出重點的目的,你能讓綠水蕩得再遠一點嗎?”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自己糾正、學會加上動作體會,輕輕地拖長語調,更能讀出水鄉(xiāng)的水多、蕩清波的特點。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僅在引導點撥,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下提高,在有機的多向合作交流中增強了合作探究能力。
課堂上運用生生間評價,學生暢所欲言,營造出積極、熱烈的氣氛,但我們也應留意:有時如果沒有正確評價,也會阻礙學習過程,因為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有的孩子有愛挑剔別人的特點,此時就需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用贊許的語言給予支持和鼓勵,再從幫助的角度去提出問題,這樣能更好地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
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評價,形成積極、平等和民主的評價氛圍,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學習交流討論中,通過自主探索,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