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化小說是一種追求詩意美的小說,它側(cè)重于用詩的精神和表達為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從而展現(xiàn)作家的思想和心路歷程。張承志的《綠夜》正是一部充滿詩意的作品,有著詩化小說的顯著特征,并體現(xiàn)在語言、形象和意蘊等多方面。
關鍵詞:《綠夜》 詩化小說 詩意語言 詩意形象 詩意意蘊
《綠夜》也許不是張承志草原系列作品中的典型之作,沒有《騎手為什么歌唱母親》《黑駿馬》等作品出名,但它包含的詩意卻是不能忽略的。文章將在語言、形象、意蘊三方面對《綠夜》中的詩意體現(xiàn)進行剖析。
一、詩意的語言
德國當代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語言,憑借給存在物的首次命名,第一次將存在物帶入語詞和顯象。”[1]在閱讀《綠夜》時,首先觸碰的是它的語言。在語言的接受和轉(zhuǎn)化中,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錫林郭勒草原的優(yōu)美景色、都市生活的嘈雜喧囂、奧云娜迷人的酒窩,出現(xiàn)了老奶奶的瘦弱堅強、嫂子的熱情好客、瘸會計喬洛的粗野狂暴、表弟的理性現(xiàn)實、侉乙己的市儈嘴臉、妻子的善解人意、“他”的所見所聞所想。
在將語言轉(zhuǎn)化為獨特的內(nèi)心形象的過程中,我們會領略文學語言的特點和技巧。《綠夜》中的語言是一種生命的形式,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整體,有著濃濃的詩意,正如蘇珊·朗格所說:“你愈是深入地研究藝術(shù)品的結(jié)構(gòu),你就會愈加清楚地發(fā)現(xiàn)藝術(shù)結(jié)構(gòu)與生命結(jié)構(gòu)的相似之處正是由于這兩種結(jié)構(gòu)之間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畫,一支歌或一首歌與一件普通的事物區(qū)別開來——使它們看上去像是一種生命的形式?!盵2]由于《綠夜》的語言不在于表現(xiàn)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而在于展現(xiàn)一個個優(yōu)美的意境,所以其語言的描寫與敘述顯得尤為重要。
《綠夜》敘述的是“他”在都市生活中受挫重回草原圓夢的故事,共有四個部分。一是“他”在回草原路上的激動,二是“他”回到氈包時的感受,三是“他”在草原生活中的矛盾,四是“他”離開草原前的頓悟。這四個部分都是在簡單、緊湊的敘述中展開的,細細看來也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幾乎都是“他”的心理流動和生活概括,但間以精心的景色描寫、精彩的對話和思辨的語句,使得我們的閱讀不那么無聊、枯燥,從而慢慢融入到這種詩意里,領略作者的濃濃理性。
《綠夜》中的人稱運用和反復手法也體現(xiàn)了詩意?!毒G夜》是以第三人稱“他”來敘述全文的,有人認為第三人稱敘述是全知全能的敘述,它既不受特定時空的限制,也不受心理和生理的限制,所以反映的生活面極為廣闊,這一點正好適應詩化小說主情和意識流的需要。在“他”的所見、所聞、所想中,小說《綠夜》慢慢展開,并不時穿插回憶、現(xiàn)實、想象和思考,于是有了詩的跳躍和情思。至于“反復”,就是在文中多次重復提到某個意象、描寫某個場景以達到強調(diào)的目的。重復的意象有綠夜、紅霞、小詩、樂句等,重復的場景則以第二部分中對氈包的回憶最為典型。作者一連用4個“如舊”和15個“還是”,敘述了“他”重新見到氈包時的喜悅感受。這激動中包含著“他”對草原的深厚感情,也包含著對草原不因時間而改變的贊揚,至此詩情再一次展現(xiàn)。
二、詩意的形象
魯迅說:“文學和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所以語言感受的深層是要體會它所創(chuàng)造的形象,一切深意和意蘊都在具體的形象中。
《綠夜》開篇即描繪了草原中的“綠”形象?!懊髁炼鴿庥舻木G色令人目眩。左右前后,天地之間都是這綠的流動。它包含著苦澀、親切和捉摸不定的一股憂郁。這漫無際涯的綠色,一直遠伸到天邊淡藍色的地平線,從那兒靜靜地等著他、望著他,一點點地在他心里勾起滋味萬千的回憶”。在這段描寫中,我們感到新鮮、寧靜和希望,結(jié)合后面的敘述,會發(fā)現(xiàn)這“綠”還代表著青春,還蘊藏著夢想。所以,在詩意語言的組合中,“綠”不僅僅指綠色的草地,而是被意象化了,有著自身的獨特意蘊(一種健康、自然而又頑強的人生方式)。
與草原的形象相對的是都市生活的嘈雜和喧囂。雖然文中對都市生活的敘述非常少,但我們依舊可以在作者簡練的語言中嗅到都市的特有氣息,“冬天運蜂窩煤、儲存大白菜,夏天嗡嗡而來的成團蚊蠅,簡易樓下日夜轟鳴的加工廠,賣豆腐時排的長隊”,所以“他”在草原上說:“在這里可以把市場上大蔥和爛西紅柿的氣味,把十二平米的家和它的擁塞,把樓下加工廠的噪音和冷冰冰的售貨員,還有那河南腔的下流語言全部忘掉?!鄙钛蜎]了詩,而詩只能在草原那種原生態(tài)的生活中去找尋,所以“他”邁開了重回草原的腳步,并希望從草原中找到逝去的詩意。
與草原和都市相對應,《綠夜》的人物形象也分為草原人和都市人兩類。草原人有老奶奶、嫂子、奧云娜、瘸會計喬洛和老頭門德,他們的形象與草原相契合,熱情、豪爽、善良、勤勞、堅韌,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是奧云娜。都市人有表弟、侉乙己、“他”和妻子,他們同是都市人,有著共通性,也有著差異性。表弟對于現(xiàn)實過于清醒,不相信“想象的凈土”,不相信“昨天”,只求好好地活在當下。侉乙己是一個活生生的都市人,市儈、狡黠、自私、丑陋、冷漠。而“他”是生活在都市并向往純凈心靈的邊緣人,妻子對“他”表示理解,但也沒表示認同或是不認同。
下面將在“他”與奧云娜的關系中具體分析兩者的詩意形象。奧云娜是“他”插隊草原時的妹妹,那時的小奧云娜是“他”心中“歡快的小河”,有著甜甜的酒窩,扎著兩只羊角辮。因此,也成了“他”夢想的象征。當“他”八年后重回草原時,奧云娜卻以一種陌生的形象站在“他”面前,“她沒有羊角似的翹小辮,沒有兩個酒窩。她皮膚粗糙,眼神冷淡。她甚至沒有親熱地喊他一聲阿哈——哥哥?!庇谑?,“他”慌了,“他”感覺自己的夢不復存在了。后來,“他”在某個特殊時刻辨認出了八年前小奧云娜天真稚嫩的模樣,并在這美好的一刻對夢想又懷有了希望。如果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未免太顯平淡,因此作者又加了瘸會計喬洛對奧云娜粗魯和戲弄的情節(jié)。在這之后,“他”又陷入了矛盾?!八庇X著“奧云娜成了一個披著紅霞的、不認識的美麗姑娘”,“他”的夢徹底破滅了,可同時“他”又發(fā)現(xiàn)了奧云娜的偉大之處,并理解了生活的真諦。這一層也許就是所謂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吧,人只有被逼到了絕境,才不再退縮和自我安慰,才能大徹大悟,獲得新生。
其實,奧云娜一直是那個生于草原、長于草原的姑娘。生活和歲月將她從女孩變?yōu)樯倥?,最終變?yōu)閶D人。她的一生是自然的,是詩意的。她用一種堅韌的生活方式生活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自然一生,詩意一生。而“他”卻是不安分的青年人,環(huán)境的改變使“他”的夢想擱淺了,所以“他”拼了命去尋找逝去的夢想和青春,結(jié)果是——沒找到,但這找尋的過程卻給了“他”新的啟示,“他也將把自己的歌唱得沉著、熱情而節(jié)奏有力”,“他感到這顆心從來沒有這樣濕潤、溫柔、豐富和充滿活力”。
三、詩意的意蘊
黑格爾認為,“意蘊總是比直接顯現(xiàn)的形象更為深遠的一種東西”,“內(nèi)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藝術(shù)作品的意蘊”。[3]由于《綠夜》是詩化小說,其意蘊給人的感覺也更加優(yōu)美和舒適,幾乎達到了詩的境界。
從審美情韻層看,《綠夜》為我們描繪了靜謐的草原世界,那里有令人目眩的綠色,那里有熱情善良的奧云娜,那里有雨夜明亮的燈,那里有生活的真諦。單是一個“綠夜”就給我們無限詩意,綠夜是草原之夜,是理想之光,是希望之火,是心靈之門,輕輕叩開,便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如此!再加上“他”賦予奧云娜的詩意形象,“綠夜”就完全成了人間仙境?!按蠛0愕木G色濾去了嘈雜、擁擠、熱膩的昨天”,此時的綠夜已經(jīng)形而上了,它是人們心靈深處的一塊凈地,能夠調(diào)和理想與現(xiàn)實間的矛盾,給人們以繼續(xù)生活的勇氣。
從歷史內(nèi)容層和哲學意味層看,《綠夜》是一首理想之詩,見證著與“他”一樣在現(xiàn)實和理想中掙扎的青年人的追夢之路和心路歷程。“他”的生命里有一首詩,那就是小奧云娜所代表的美好人性、青春活力和自然生存。但在現(xiàn)實中,“他”的夢丟失了,所以“他”回草原尋夢,后來“他”發(fā)現(xiàn)夢變了、夢碎了。最終,“他”才明白其實夢無所謂有或沒有,重要的是一種融入生活、承受苦難的生活態(tài)度。至此,詩意的意蘊就升華到哲理層面了,也許這正是作者在這篇小說中最想表達的。
四、結(jié)語
詩化小說《綠夜》中的詩意,既體現(xiàn)在其詩意語言和詩意形象中,又體現(xiàn)在其內(nèi)涵和哲理中。正是這些詩意的特征吸引著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夠在語言和形象的中讀懂作者的內(nèi)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諦。
注釋:
[1]彭富春譯,[德]海德格爾:《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頁。
[2]滕守堯等譯,[美]蘇珊·朗格:《藝術(shù)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55頁。
[3]朱光潛譯,[德]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5頁。
參考文獻:
[1]季紅真.沉雄蒼涼的崇高感——論張承志小說的美學風格[J]. 當代作家評論,1984,(6).
[2]理睛.張承志的世界:超越與超越之后——評《黑駿馬》《北方的河》《黃泥小屋》[J].小說評論,1986,(6).
[3]傅書華.想象中的“綠夜”與“綠夜”中的激情——讀張承志《綠夜》[J].名作欣賞,2008,(19).
[4]雷旭兵,鄭彥泰,楊若蕙,權(quán)繪錦.有關草原的兩首詩歌——論王新軍《八個家》與張承志《綠夜》[J].新西部(理論版),2012,(Z6).
(陳雪 江蘇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