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
“11.11”這組數字,近年來在淘寶人眼中突然就有了意義。本想只在商城內做個活動,誰承想接下來的火熱竟有了春節(jié)大聯歡的世相,人們將其稱為“光棍節(jié)”,又稱購物節(jié)。不只是阿里巴巴,幾乎所有電商都自帶擊節(jié)手板,在這個黃金落葉的季節(jié)里一起狂歡。
與之同歡的還有網上段子手,微信朋友圈都是些男同胞注意“老婆購物瘋狂癥”并發(fā)的提醒,還有什么剁手黨、買買買黨。段子滿天飛。人們笑歸笑傳歸傳,但網銀和支付寶還是守不住誘惑,刷刷刷,從2009年的0.5億交易額刷到了當下超912億的天量奇跡。
曾經,中國商業(yè)不算是最活躍的。但要論起電商來,估計沒有哪幾個國家的商務部長會對當下的中國報以輕視。這也成就了馬云們的驕傲。馬云已經不再是西湖邊上那個為五千元創(chuàng)業(yè)款四下求助的小伙了,在面對包括美國總統(tǒng)在內的西方政客和媒體目光時,自信的笑容總掛在臉上。馬云的成熟,就是中國成長的一個標志性符號。當互聯網驟然激活世界商業(yè)能量時,中國人在這一剎那就沒有理由再落人后。披星戴月趕路多年后,終于站在了領跑者的位置。剛剛過去的那個狂歡日所達成的交易額,以接近千億的巨量,足可以讓那些曾經熱衷于對中國指手畫腳的歐洲國家在商務上撲騰一陣子。
互聯網真是一個好玩的東西,與“雙11”狂歡相伴而生的是網上全天候吐槽。對于買了假貨的用戶,吐槽不難理解。問題的復雜性在于那些頗有點影響的公號“十萬+”們,執(zhí)著地對正在興起的電子商務持以盲目反對,認定其必是售賣假貨的大本營,認定電商“小二腐敗”定然會讓整個社會付出動蕩的代價。國際上,也有對中國電商甚至政府“施之以教”的,認為“雙11”路數是對既有商業(yè)格局的破壞,是中國社會經濟管理嚴重失誤的表現。一向紳士風的英國爵士們也有宏論,表明他們的國家并不在乎這種繁榮,也決不建這樣的平臺。其理論是:一個商業(yè)實體小店背后就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摧毀了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收獲的定然是社會災難。
英人沉浸于日不落神話似乎有些年頭了,本以為可以表現顧重民生的英姿,一不小心卻露出了高大上皮袍下藏著的那保守的“小”來。當然,這種略帶酸味的指點或者不無道理,這至少提醒我們,政府在保護傳統(tǒng)業(yè)者方面確實需要做得比現在更好一些。不過我們在笑納這種指點的同時,也可順便回應一下紳士們關于中產階級利益保護的關切,中國電商的舞臺上,新生中產階級成長的腳步比誰都鏘鏹。而且實體店鋪的老板們并不都是些淡定看戲的主,在電商的平臺上早就打鬧得火熱。
一個業(yè)態(tài)是否正常,有無異樣聲音的存在當然是檢測標準之一。所以,“雙11”前后出現些批評甚至貶損之言,或可看著是電商健康發(fā)展所必需的鞭策,應有容存的胸懷。但太多的“雜音”甚至謠言相擾就未見得是啥好事了。“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是說三個人謊報城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了。太多地對新生事物指指點點,甚至任性地將之提升到什么國破山崩的程度,這就有些妖言蠱惑的嫌疑了。我們需要的是正常的批評,以確保類似于馬云牛云這樣的創(chuàng)新者未來的布局不至被突如其來且很不專業(yè)的輿論所左右。三人成虎的慌張不能長久地徘徊在電商的購物語境里,這樣的干擾勢必會將一手好牌弄出個全輸的結局。
以“雙11”為標志,中國電商走過了七個年頭的成功?;蛟S是發(fā)展太快,還缺乏些必要的理論來自證,這使得他們在送達自己的理念時多少顯得有些羞澀。但不要緊,成功是最好的理論,這個世界還沒有一種高明的說教是能夠與成功相對辯的。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進步,中國電商所打造的成功,注定要寫出一個洋洋灑灑的答卷,這只是個時間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