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諾 郭 亮 謝仲華 安德納國際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
聯(lián)合國出版的 ”交通空氣污染” 研究(OECD“Air pollution from ground transportation”, Roger Gorham – 2002年) 指明汽車空氣污染的主要由有以下原因。
(1)技術落后的汽車產(chǎn)生較多污染。
(2)發(fā)動機因磨損,導致性能降低。
(3)汽車缺少保養(yǎng)。
(4)環(huán)保知識意識淡薄。
其產(chǎn)生的污染物與其他行業(yè)產(chǎn)生的污染物比較見表1。
表1 污染物來源表
A9納米技術的濃縮物生成一層0.1μm的薄膜在發(fā)動機及噴油系統(tǒng)零件的表面上形成薄膜,避免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薄膜完全成形以后,發(fā)動機的活塞回復原來的壓縮力,噴油系統(tǒng)回復高效率,讓助燃與燃料完整的燃燒。 金屬摩擦也明顯地下降,延長發(fā)動機的預計壽命及長期的保持原有的效率。
直接注入進機油口(見圖1)1次/(3萬km)。直接注入進油箱1次/3月。
圖1 A9納米潤滑油直接注入示意圖
PM 2.5,HC (碳氫化合物),CO (一氧化碳),NOx(氮氧化物) 減少20%~75%。
CO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跟油耗同比下降5%~15%。
機油帶的金屬顆粒減少70%。
A9納米技術是可混合但不溶解的物質,所以不影響潤滑油的性能。 可以融入任何機油、潤滑油(汽車,卡車,空調車,施工設備,船舶等)。
A9納米技術使用中性及環(huán)保的耐高溫度耐高壓力的樹脂,不含任何有害健康的成分。
(1)測試中心:奧地利AVL李斯特公司(浦東)。
測試方法:整車測試來驗證A9納米技術在NEDC循環(huán)工況下對整車油耗和排放的影響(見圖2)。在轉鼓上進行基準測試。更換機油以及機油濾。應用A9納米潤滑油技術,車行100 km。在與基準測試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特定循環(huán)下油耗和排放測試。
測試車輛:BMW 520 (汽油),生產(chǎn)年:2010 (4年),車牌號:滬K 80015,行程數(shù):52 723 km
測試結果:HC (碳氫化合物)減少33% (從06下降到04 mg/km);CO(一氧化碳)減少25% (從73下降到55 mg/km);NOx減少50% (從12下降到06 mg/km)。
圖2 BMW 520 測試現(xiàn)場
(2)測試方法:測試設備以上海龍呈公司的“南華NHA-406 廢氣分析儀”的標準:NHA-406的“怠速標準測試過程”測試車輛的廢氣 (記錄1)。將 A9納米潤滑油注入進機油口及油箱, 開車100km。測試車輛的廢氣 (記錄2)。
被測車①:別克君威 SGM 7252 GL - 2500 V6(汽油),生產(chǎn)年:2003(11年),車牌號:滬J H0580,行程數(shù):179 810 km。怠速不穩(wěn)定,發(fā)動機有金屬撞擊的聲音。
測試結果(比較記錄1和記錄2):HC(碳氫化合物)減少50% (從0111下降到0055);CO(一氧化碳)減少29%(從0.14下降到0.10),怠速變成穩(wěn)定,發(fā)動機的聲音改善。金屬撞擊的聲音變小。
被測車②:大眾帕薩特 SV 171830 JI(汽油),生產(chǎn)年:2004 (10年),車牌號:滬J G2662,行程數(shù):191 738 km
測試結果(比較記錄1和記錄2):HC(碳氫化合物)減少94% (從0050下降到0003);CO(一氧化碳)減少63% (從0.27下降到0.10)。
(1)目前在國內(nèi)進行的實驗都證實A9納米技術的減少污染功能。
(2)PM 2.5,HC (碳氫化合物),CO (一氧化碳),NOx(氮氧化物) 減少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