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韜
人生最重是精神
☉張宏韜
近日讀到一則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軼事。早時他曾避難巴黎,當時身無分文,且不大聽得懂法語,四處流浪,靠賣舊報紙過活。初冬,馬爾克斯帶著一摞報紙,踱進一家旅館。老板娘見他衣衫破爛,當即要驅趕他。老板拉克魯瓦見狀,責怪了老板娘一句話,便把馬爾克斯領到了旅館樓梯下的儲物間。就這樣,馬爾克斯借住下來,繼續(xù)靠賣舊報紙度日。老板娘常來催租,沒收到錢便想攆他走。每次,老板拉克魯瓦總是及時出現(xiàn),反復用當初收留他的那句話進行勸阻。孰料,馬爾克斯的境況愈發(fā)糟糕,老板娘徹底失望了,雖不再催逼,但終日能聽到老板娘的責罵聲和老板的勸慰聲。多日之后,馬爾克斯覺得不好再繼續(xù)住下去了,便在一個深夜推門而出……
1967年,馬爾克斯發(fā)表了著名小說《百年孤獨》,迎來了人生轉機。他記起當年的被救助,便前往那家旅館清還欠債。此時老板拉克魯瓦已經(jīng)去世,老板娘難以置信地望著馬爾克斯,怎么也無法把眼前這位紳士和當年那個邋遢的流浪漢聯(lián)系起來。馬爾克斯答謝了一番,忍不住問:“當年拉克魯瓦多次勸你把我留下,他到底說了什么?”老板娘愣了愣,笑著說:“那大傻瓜!他每次都勸我,看人得看神,一個沒飯吃、沒衣穿的人,還在讀報紙,遲早會有大出息!”
好一個“看人得看神”!的確,一個人不管多么落魄,只要活下去的精神還在,只要追求更好生活的信念還在,并在它的支撐下不懈努力,終將會苦盡甘來,實現(xiàn)理想!
這讓我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我們,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發(fā)展得更好的人,無一不是胸懷理想、信念堅定,并且勇于實踐、肯為理想而付出乃至獻身的人。我曾到關押革命志士的貴州息烽集中營、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重慶渣滓洞等地參觀憑吊。在那里,我看到了革命者在放風時撿回石子,自己磨刻的印章;看到了他們用野花、綠草擠出的汁液當顏料,在手紙上創(chuàng)作的國畫;看到了他們磨制的竹針;看到了用手紙制作的、教難友學習外語的卡片……從志士們這些獄中遺物中,不但能體悟到他們的遠見卓識、崇高理想,更能感受到他們的堅貞篤定精神和為了理想而不懈奮斗的風骨。
“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多元多樣的社會思潮和五光十色的誘惑考驗,共產(chǎn)黨人尤須堅守精神高地。不因為前進的道路上有挫折和失敗,就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不因為生活和工作中有人違紀違規(guī),就降低個人的修養(yǎng)標準;不因為黨和軍隊中出現(xiàn)腐敗分子,出現(xiàn)不和諧因素,就喪失對組織的信任。如古人所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晉其智、立心天地,日新其德、立命生民,才能繼先賢之理想,創(chuàng)萬世之偉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