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金寶
人的容貌、身材、性格和行為,雖說主要是先天因素,但未必完全由人類自己主宰,冥冥之中還有只大自然的手——氣候掌握著這個“權力”。
人的容貌、身材、性格和行為,雖說主要是先天因素,但未必完全由人類自己主宰,冥冥之中還有只大自然的手——氣候掌握著這個“權力”
大氣中的各種物理參數(shù),如氣溫、氣壓、濕度、日照以及降水等,是形成人種特征的重要因素。人類學家以皮膚顏色把人類劃分為4個人種——黃色、黑色、白色和棕色。
在歐亞大陸,越往南走,人的皮膚顏色越深。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由于光照強烈,氣溫高,皮膚是黑黝黝的,大多為黑種人。黑種人有著抵御非洲酷熱氣候的“面目”——脖子短、身體大多前屈、顱腔容量明顯偏?。?297立方厘米)、頭形前后長、鼻子呈“塌鼻子”,這種長相有利于散發(fā)體內熱量。
在寒帶、溫帶的高緯度地區(qū),太陽常年不能直射,光照強度較弱,氣溫很低,嚴寒期長,那里大多為白種人。白種人皮膚白、頭發(fā)黃、眼睛藍,與陽光照射微弱的環(huán)境相適應。
白種人為了抵御嚴寒,往往體毛發(fā)達。他們有一個比住在濕熱地區(qū)的人更鉤的鼻子,鼻梁高、鼻道長、鼻孔細小、鼻尖下呈爪狀??諝饨涍^長長的鼻道后,干冷的空氣可以變得較為暖濕,不會傷害呼吸道。寒帶和溫帶居民的顱腔容量為1386立方厘米,他們頭大、頭型圓、臉部比較平,這很有利于保溫。
黃種人的容貌則介于兩者之間,黃種人主要分布在氣候溫和的亞洲。中國居民多屬于黃種人,然而,中國國土遼闊,氣候各異,人的身材也就大不一樣。高緯度地區(qū)的人,身高高于低緯度地區(qū),牧區(qū)高于農區(qū),城市高于農村。高緯度地區(qū)終年寒冷,人體新陳代謝慢,生長期長,較多地積累了物質和能量,故身材高大。高大的身材,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小,散熱少,利于抵御風寒。低緯度地區(qū)的人,身材矮小,則與上述原因相反。
另一方面,南北方人的身高差異,還與日照時數(shù)有極大關系。如,北京的年日照時數(shù)為2778.7小時,身高發(fā)育正常;武漢年日照時數(shù)為2085.3小時,身高發(fā)育次之;廣州年日照時數(shù)為l945.3小時,身高發(fā)育又次之;成都年日照時數(shù)最少,僅為1239.3小時,所以身高發(fā)育更次之。四川省男子平均身高居全國倒數(shù)第二,女子倒數(shù)第三,這與四川省年日照時數(shù)僅為826.6小時有直接關系。
在古今文學作品中,那些天生麗質、風采動人的女子,常出于山青水秀之地,并非完全是作者的隨意描繪。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水土環(huán)境,濕潤的天氣氣候,的確能使人靈秀。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就生長于山青水秀的香溪崖邊村寨。唐代曾與楊貴妃爭寵的梅妃,生長于臨江瀕海、潮音悅耳、碧流如織的福建莆田江東村,有碑文曰:“其地綠野連綿,碧水環(huán)繞,秀氣所鐘,江妃毓焉?”
被譽為天堂的杭州,不僅風光秀麗,而且多美麗女子。杭州臨湖靠海,氣候濕熱,人們多以魚類、青菜和大米為食,體內很少攝入大熱量的高蛋白和高脂肪。杭州是“龍井”茶的故鄉(xiāng),人們大多有飲茶的習慣。炎熱的夏季又使她們終日揮汗如雨。這樣,茶的進入和汗的流出,消耗了她們體內多余的脂肪,使得女子大多有苗條的身段。
杭州花木成蔭,臨湖靠海,空氣中水氣多,一年中有一半時間被雨霧占據(jù),人們受紫外線照射的機會很少,又無風沙之患,因此那里女子的皮膚出奇地白嫩。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便誕生在與杭州氣候環(huán)境一樣、離杭州不遠的諸暨市。
(4) B1中的成員均是Y中頂點色集合,因此,3,4,5,6中至少有3種色同時包含在每個C(ui)中,不妨設3,4,C(ui), i=1,2,…,10,從而每個C(ui)只能是以下集合之一:{1,3,4,5},{2,3,4,5},{1,3,4,5,6},{2,3,4,5,6},{1,2,3,4,5},{1,2,3,4,5,6},矛盾。
在英國曾有學者繪制過美女圖,并對美女出生的地域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認為,倫敦一帶的女子最漂亮,阿伯丁一帶最差,蘇格蘭一帶介于兩者之間。這種差異與地理環(huán)境中的氣候、水土不無關系。
自然氣候使地球上不同區(qū)域形成了不同的人種,也使不同區(qū)域的人們形成了不同的性格。
生活在寒帶的人,室外活動少,大部分時間在一個不太大的空間里與別人朝夕相處,養(yǎng)成了具有較強的耐心和忍耐力的性格。如生活在北極圈內的因紐特人,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永不發(fā)怒的人”。
居住在熱帶的人,為了躲避酷暑,在室外活動的時間較多,性情較暴躁、易發(fā)怒。
生活在溫暖宜人水鄉(xiāng)的人們,因氣候濕潤、風景秀麗,對周圍事物敏感,大多機智敏捷。
山區(qū)居民,長久生活在人煙稀少、開門見山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了說話聲音洪亮,誠實直爽的性格。
草原上,交通不便,氣候惡劣,風沙很大,牧民常常騎馬奔馳,盡情地舒展自己,所以性格豪放直爽,熱情好客。
城市里,高樓大廈林立,工礦企業(yè)眾多,所以溫度高、降水少、空氣不清新暢通。這種憋悶的氣候,使城市人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人們常常閉關自守,萬事不求人,即使同樓居住多年,也素不相識,老死不相往來。
生物氣象學家指出,人的行為不僅受大腦的支配,還受氣候條件的影響。這是因為氣候的變化,打破了空氣中離子的平衡,使人的身體與精神反應受到影響,從而人的行為也隨著改變。
目前,已經知道有些氣象條件會改變離子平衡,如歐洲中部的佛恩風或南加利福尼亞的桑塔安那風。干熱風從臨近的山上吹下來產生摩擦,會破壞很多的負離子??諝庵姓x子過多,會使人變得緊張、急躁、心煩意亂、容易發(fā)火,甚至可能發(fā)生事故和犯罪。
在南加利福尼亞刮起桑塔安那風時,車禍事故劇增。瑞士警方報告,佛恩風刮起時,搶劫案件時有發(fā)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所有法庭,至今尚遵行這樣的陳規(guī):對發(fā)生在西洛可風季節(jié)的犯罪行為,應從輕發(fā)落,因為灼熱的西洛可風往往使人頭暈目眩,喪失理智。
美國的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氣溫升高,攻擊行為和暴力犯罪增加;天氣陰沉,淫雨霏霏,會使人情緒低落,犯罪率降低;云量遞增,盜竊行為和攻擊行為隨之增加;氣壓降低,常常使人焦躁不安,自殺事件增多等。
不過,氣候究竟是怎樣影響人的行為的?目前還是個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