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波 王海潔
[2]武昌理工學院文法與外語學院
由教育部高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法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哈爾濱師范大學承辦的 2014年(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ACPF)聯(lián)席會議暨“法語教學評估與測試”(法語等級考試十周年回顧)學術研討會、第七屆“卡西歐杯”全國高校法語演講決賽、第五屆全國法語教師培訓班于2014年12月11日至14日在冰城哈爾濱隆重舉行。出席大會的有教育部外語指導委員會法語分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教授、教育部外語指導委員會法語分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克勇教授、分指委和研究會其他領導。共有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臺灣國立中央大學等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和臺灣 110多所高校的 22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法國駐華大使館教育合作處專員毛飛(Philippe Mogentale)先生、法國駐沈陽總領事館高等教育合作處負責人吉安東(Antoine Guillemet)先生、法國魯瓦楊語言學習與視聽中心主任Christian Gaujac教授及各大出版社代表和相關負責人應邀出席了本次大會。
筆者參加了本次培訓班的學習,并在研討會上做了主旨發(fā)言,我感到獲益匪淺。因此希望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感受。
根據會議日程安排,第五屆法語教師培訓班于12月12日上午開班。共邀請(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大學劉成富教授,李克勇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宋學智教授,教育部外指委法語分指委、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上海外國語大學王文新教授以及法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專員毛飛先生和法國魯瓦揚語言學習與視聽中心主任Christian Gaujac教授等六位中國及法國在法語專業(yè)相關領域的資深教授分別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同與會教師進行了深入且幽默風趣地講解。
劉成富教授以“法語教師的成果意識與學術研究”為題,據自身的科研經歷現(xiàn)身說法,向各位學員闡述了從事科學研究的領域并非一成不變,完全可以“與時俱進”。劉教授首先從自己最初對法國集中營文學的研究到法國傳統(tǒng)文學研究,再轉變到目前從事的法國新小說研究來說明科學研究的與時俱進性。劉教授把科學研究比喻為“采礦”,只有找到一個真正有價值“礦源”,才能夠“挖出”有價值的“寶物”。同時,他根據自身對學術的敏感性向學員們介紹了未來法語領域可能值得研究的大作家和領域,并依教育部課題和國家社科基金為例,為學員們傳授了項目申報的方法與技巧。劉教授的這種真實案例、分享交流、內化掌握研究方法的授課使筆者獲益良多。
李克勇教授的培訓題目為“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矛盾與互動”。筆者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讀研時有幸做過李教授的學生,深知他上課的風格。此次他的培訓風格仍然是問題引領、積極互動。他認為研究為的是解決問題,所以要從事科學研究首先要有問題。對此,他先向部分學員調查當前各高校對科研與教學做出了哪些規(guī)定、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是什么、教師是否可以應對以及青年教師的考評是否應該硬性規(guī)定等問題入手,以其本人同時身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和法語教師的雙重身份為例,深入淺出地論述了當前法語教師該如何處理科研與教學的關系。最后他指出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法語教師,應該讓傳授知識與創(chuàng)造知識齊頭并進,真正實現(xiàn)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筆者在李教授的授課中深深感到科學研究的重要性,為本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平衡二者關系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寶貴方法。
宋學智教授從“什么是翻譯文學經典”的問題開始了其“翻譯文學經典研究”授課,為學員們詮釋了文學經典翻譯的必要性和方法。毛飛先生根據自己身為法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專員的身份向學員們介紹了中法合作交流的項目。Christian Gaujac先生以魯瓦楊語言學習與視聽中心為例,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生動精彩地為學員們細述了法語教學與視聽資源的使用情況。最后,王文新教授“測試、教學與教學法研究:以四級新題型為例”的培訓更是從2014年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入手,向全體法語老師介紹了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的改革內容以及學生備考的方法。
共有 1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及臺灣地區(qū)的法語教師參加了培訓,并與授課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培訓與交流活動結束后,培訓班舉行了簡樸、熱烈而又隆重的結業(yè)典禮。筆者通過培訓不僅開拓了視野,而且對本人今后的法語教學研究工作將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研究會開幕式于12月13日上午8時舉行,由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院長姜濤教授主持。哈爾濱師范大學校長王選章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教授,法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專員毛飛先生分別致辭,表達了對與會教師的熱烈歡迎。開幕式結束后,第七屆“卡西歐杯”法語演講決賽順利進行,來自全國高校法語專業(yè)的14位決賽選手展示了專業(yè)的法語水平和卓越的演講風采。隨后,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們根據自己的專業(yè)方向和興趣,選擇了不同的分會場參與教學研討。
由教育部外指委法語分委會、(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聯(lián)合舉辦的“卡西歐杯”法語演講比賽至今已經走過七載,該賽事作為我國法語專業(yè)教學界的最高賽事,為全國各大高校法語專業(yè)的學生提供展現(xiàn)演講才華的平臺。
本賽事分預賽、初賽和決賽三個階段。經過前兩輪的激烈角逐,分別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等14所高校的初賽獲勝選手展開競賽。在決賽中,14名選手經過命題演說和即興演講兩輪激烈的角逐,南京大學劉一戈榮獲冠軍,與上海師范大學方瑜獲得決賽一等獎;北京外國語大學陳湘靈、南京師范大學楊亦驊、國際關系學院趙霆、華中師范大學朱婧天榮獲二等獎;浙江大學金菁華、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梅冰晶、上海外國語大學潘虹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龐婉琳、廈門大學慶昱君、鹽城師范學院徐章成、蘭州交通大學趙悅蓉榮獲大賽三等獎。
本次研討會提交大會交流的論文有24篇,共設三個分會場。論題涉及教學評估與測試、專業(yè)教學法、文學文化和人才培養(yǎng)等層面,涵蓋了評估測試、法語教學法、法國文學、法國文化以及培養(yǎng)模式等主題。豐富的研討內容、廣泛的研討范圍充分展示了當代法語教學研究的熱點和趨勢。
圖表1:大會交流發(fā)言主題統(tǒng)計
從圖表1關于法語專業(yè)教學法的文章最多,有8篇,占大會交流論文的1/3;其次是法語教學評估測試類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與會教師都圍繞此次研討會的主題來向大會提交交流論文。
法語教學評估與測試類的文章主要圍繞已經舉行了11年的法語專業(yè)四級聽寫、閱讀理解、作文等方面的教學理念與策略以及教學評估與測試的方式和途徑進行研究討論;專業(yè)教學法方面的論題多基于問卷調查、分層次教學嘗試等方法對緊扣法語專業(yè)聽力、口語、翻譯等課程的課堂教學技巧以及應用性較強且與教學實踐密切相關的教學理論加以探討;文學賞析方面的文章,側重于對馬拉美、杜拉斯之類的著名法國作家的作品進行鑒賞和分析;以文化教學為主題的論文注重強調把文化的教學同法語語言本身的教學結合起來;同時還有 3篇文章試圖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來探索培養(yǎng)法語專業(yè)學生的應用能力。筆者被分配在專業(yè)教學法分會場,并以《文化教學在法語課堂中的滲透》為題作了主旨發(fā)言。從法語教學中文化因素導入的必要性和意義入手,闡釋了法語課堂中文化因素導入的內容與方式,提出了頗為新穎獨特的教學理念,贏得與會同行的高度認同。
參會代表暢所欲言,紛紛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對不同論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研討會對提高法語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如曹德明教授在做總結發(fā)言時指出那樣,中國法語專業(yè)教學經過近多年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實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法語專業(yè)領域的骨干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通過不斷參加并參與類似的研討會,已具備相當不錯的思辨與批判能力,并擁有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整體專業(yè)教學水平顯著提高。
自2004年5月首屆全國高校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舉行以來,法語專業(yè)等級考試已經舉辦了11屆。近年來,中國高校的法語專業(yè)教學始終保持較快的發(fā)展勢頭,全國開設法語專業(yè)的高等院校已經達到 137所。受教育部外指委法語分指委委托,由曹德明教授和王文新教授編寫的《全國高等學校法語專業(yè)四級/八級考試指南》(2015版)成為法語專業(yè)本科等級考試的指導性文件。2014年法語專業(yè)四級(TFS 4)和八級(TFS 8)考試分別于5月30日和3月28日在全國126個考點舉行。
圖表2:2009年TFS 4與TFS 8考試情況分析圖① 由于2009年是第一次組織TFS 8考試,因此本年度沒有TFS 8補考數據。
全國高校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于2014年5月30日在全國121個考點舉行,共計7048名學生報考,實考6930人,其中應屆生5149人,補考生1781人。較往年而言,新增考點9個,增長率為7.69%;增加考生1327人(按報名人數),增幅為23.2%。
全國總平均分為53分,比往年降低了2分。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經研究,分指委和法語測試組維持55分為及格線,據此共有3257人通過考試,總通過率為47%,比往年降低約5.6%。
全國高校法語專業(yè)八級考試于2014年3月28日在全國93個考點舉行,共計3693名學生報考,實考3348人,其中應屆生3164人,補考生184人。較往年而言,新增考點11個,增幅為9.57%;新增考生299人(按報名人數),增長率為8.81%。
全國總平均分為58分,比往年降低(降低4分);合格分數線維持55分,共有2140人通過考試,總通過率為64%,比去年降低12個百分點。
2009年是首次舉行TFS 8考試的年份。根據圖表2和圖表3以及教育部外指委法語分指委、法語測試組提供數據,通過縱向比較發(fā)現(xiàn),同2009年的數據相比較,法語專業(yè)經過6年的發(fā)展,TFS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包括考點數、考生數等在內的數據對此反映十分明顯。TFS 4和TFS 8考點分別增加了41個和38個,而考生人數幾乎全部翻了一番。通過橫向比較,測試反映出來的教學效果從全國總體來看,2014年兩個級別都出現(xiàn)明顯的滑坡:四級平均分降低了2分,通過率降低了5.6%。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是2014年考試中調整了作文要求①曹德明、王文新:《中國法語專業(yè)教學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第128-139頁?!呀泩?zhí)行十年的用規(guī)定的10個單詞和詞組編寫短文改為根據若干幅漫畫撰寫文章。由于作文分值占總分的 15%,因此這項改革對考試產生了較大影響;八級平均得分降低了4分,在維持55分及格線的情況下,通過率降低了12%。這些狀況反映出,在擴大教學規(guī)模的同時保持和提高教學質量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自1981年11月①趙云?。骸吨袊ㄕZ教學研究會正式成立》,載《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2年第1期,第41頁。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33個春秋。本屆學術研討會與法語教師培訓班是歷屆人數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會議。本期培訓班與研討會所具有的鮮明特色使所有與會者滿載而歸:首先是強大的專家陣容。所邀請的授課教師、研討會主持人及點評專家均是中外法語界的資深專家學者。各位教授講座風格迥異,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著豐碩的研究成果。令筆者記憶猶新的是李克勇教授深入淺出的講座和吳泓緲教授的精彩點評內容無不展示出他們深厚的學養(yǎng)、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其次,與會論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有顯著提升。秉承研討會探討法語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以及法語教學法的一貫精神,聚焦專業(yè)法語教學的熱點話題,為深入推進法語專業(yè)的創(chuàng)新改革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和實踐的指引,對各個高校的法語專業(yè)學科建設和發(fā)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正是這兩個顯著的特點使得本屆研討會、培訓班的成為一次高效、求真、務實的學術盛宴, 讓學員們感到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