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青
關于“貓和狗”誰更好的問題,似乎已經(jīng)有些歷史了。一直以來,人類對于這個問題的爭議從未斷過。有人認為,貓似女人,狗似男人;有人認為,貓是奸臣化身,狗是忠臣化身;還有人認為,貓比狗聰明……這場貓狗智商大戰(zhàn),你是哪一派?
“掰開”腦袋看看?
考古學家曾經(jīng)通過基因(DNA)的測試,發(fā)現(xiàn)狗與人早在4萬年前就成為了朋友,說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真是貼切。而貓則在9 500年前左右才加入人類的大家庭,也成為最受寵愛的寵物之一。那么,從科學上說它們倆到底誰更聰明呢?要不我們先“掰開”腦袋看看?研究一下它們的大腦結構吧。
首先,貓咪大腦的質量約占體重的0.9%,而狗狗腦質量大約占體重的1.2%,從大腦質量來說,或是從大小來說,狗狗贏。
但也有許多科學家對此表示質疑,因為腦子的大小也不是智商的決定性因素,那我們再來細細考察一下,看看貓和狗大腦神經(jīng)元的數(shù)量如何。神經(jīng)元,即神經(jīng)細胞,是構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在大腦皮質(注:大腦內(nèi)負責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等作用的區(qū)域)內(nèi)部,貓咪大約有3億個神經(jīng)元,而狗狗的數(shù)量大約只有貓的一半多,1.6億左右。如果比數(shù)量的話,顯然貓咪贏了。
很遺憾,到這里問題還是沒有得出答案。這是為什么呢?科學家指出,不同物種的智慧程度很難通過某個單獨的指標來衡量,問題的關鍵。例如大腦的質量不能決定智慧程度,不然有著8千克大腦的抹香鯨就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了。神經(jīng)元的數(shù)量也不是證明物種智商高的良好指標,原因在于,神經(jīng)元的連接方式、神經(jīng)元的“排兵布陣”方式也都是影響智慧程度的重要因素。
生物進化論怎么說?
既然“掰開”腦袋都沒得出答案,那么,我們?nèi)フ艺宜鼈兊淖嫦劝?,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科學家曾經(jīng)做了一個實驗,它們對2 000個古代化石進行了研究,揭示從歷史上看,貓科動物家族的生存能力遠遠強于犬科動物家族,而且貓科動物的生存是以犬科動物的損耗為代價的。這一次,“喵星人”完勝。
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貓科動物在40個犬科物種的滅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由于貓科動物通常是更有效率的捕獵者,在奪取供應不足的食物的競爭中貓科動物勝過了犬科動物。但是研究人員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犬類動物消滅掉一個貓科物種的證據(jù)。這項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瑞士洛桑大學的達妮埃爾·西爾韋斯特羅博士表示:“貓科動物的到來給犬科動物的物種多樣性造成了致命打擊?!?貓科動物的涌入導致犬科動物的數(shù)量在一段時間內(nèi)大幅下降。這造成了如今北美洲僅存9個犬類物種,包括狼和狐貍這兩個后來犬類的變種。
再舉個例子,就拿動物界的“伏擊戰(zhàn)”來說吧,貓科動物只有在抓到獵物時才會亮出它們可伸縮的爪子,這意味著它們的爪子不會磨損并能夠時刻保持鋒利,但是犬科動物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在伏擊戰(zhàn)中,貓科動物顯然占有優(yōu)勢。而食肉動物的進化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它們獲取食物的能力有關,于是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貓狗智商大戰(zhàn),貓勝。
理性的“喵星人”聰明大過無條件服從的“汪星人”?
對于貓和狗,民間流傳這么一句話:“貓就像被慣壞的大小姐,狗就像充滿熱情的傻小子?!币驗樨埧偸遣惶爮闹魅税l(fā)出的指令,一種解釋是說,貓總是在做出理智的判斷后才會采取行動。而狗狗則不然,它們會無條件地執(zhí)行主人的命令,相比貓更好被馴服,于是按照這個常理,理性的“喵星人”似乎又勝過了傻傻“汪星人”。可惜,科學經(jīng)常不按常理出牌。
來自牛津大學的數(shù)位科學家,通過對511種不同的物種樣本進行考察研究,又提出物種的演變與進化會對“動物的智商”造成很大影響。這一次,卻是“汪星人”大獲全勝。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狗狗在“社會”中歷練地更好。狗的智商在被人類馴化之后,得到了相當大的增長,未來,“汪星人”的智商可能會超越“喵星人”更多!
無論如何,貓和狗都是人類最親近的動物朋友
說到這,無論是“喵星派”還是“汪星派”都不要糾結這個問題了吧,一方面我們相信這個問題最終一定能得到科學的解答,更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貓狗都是人類最親近的動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