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永登縣兌角村蔡繼花:當好一面旗,帶動一批人
今年48歲的蔡繼花身兼數(shù)職,她不僅是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媳婦和母親,還是武勝驛鎮(zhèn)兌角村的女黨支部書記、致富能手。兌角村深處山坳,地理條件差,落后、貧窮是這里的代名詞。2009年,蔡繼花擔任村委會主任后,通過走訪群眾、深入農戶商談、到其他村上考察,再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她積極動員村民集資,修建灌管工程。然而,高達8萬元的預算讓蔡繼花犯了難??粗辜钡钠拮?,丈夫立即拿出自己的工資墊付修機井、修灌溉管道的費用。在夫妻倆的奔波忙碌下,最終集資7.4萬元,村民們也齊心協(xié)力,1600米的灌管工程按時完工,順利通水,400多畝旱地變成了水澆田。由于村民們對蔬菜種植缺乏技術和經驗,蔡繼花專門請來鎮(zhèn)上的農業(yè)技術員為大家講解;夫妻倆還拿出自己的工資買來種子,給貧困家庭賒欠菜種。一年時間下來,蔬菜平均每畝收入達4000多元,不少村民因此富裕了起來。為了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夫妻倆決定動員全村村民出錢、出力,他們找人集資4萬多元,又修建灌管工程1000米。蔡繼花對工作的認真與執(zhí)著也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表揚獎勵,2010年,她被鎮(zhèn)政府評為“優(yōu)秀個人村干部”?!爱敽靡幻嫫?,服務一個村,帶動一批人”,這就是村民的好干部蔡繼花為大家做的表率。
甘肅省永昌縣上六壩村陳玉蓮:我是這個家的頂梁柱
陳玉蓮上初中的時候,父親突然離世,留下一直體弱多病的母親和她們姐妹倆。姐姐出嫁后,陳玉蓮對母親說:“你不要擔心,姐姐出嫁了,我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焙髞?,平實樸素的孤兒程鐵生做了她家的上門女婿。結婚后,全家靠著十幾畝薄田生活,日子總是過得緊緊巴巴的。天性倔強的陳玉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養(yǎng)奶牛。那時候的六壩鄉(xiāng),養(yǎng)奶牛還是一件新奇事,鄉(xiāng)里人從來沒有想過能和城里人一樣,每天都能喝上新鮮的牛奶,陳玉蓮的冒險讓大家的夢想成了真。每天天不亮,陳玉蓮就開始擠牛奶,然后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送牛奶,這一送就是3年,后來因為生病摘除左腎,她不得不放棄了這個事業(yè)。休息幾個月后,陳玉蓮又有了經商的想法,于是,蔬菜商店、百貨商店相繼營業(yè),丈夫專門負責收購農副產品。2010年,在永昌縣婦女創(chuàng)業(yè)小額擔保貸款的支持下,她用貸款的8萬元和自己積攢多年的積蓄,擴大了自己的經營規(guī)模。熱情好客、性格爽朗是陳玉蓮的金字招牌,村里人都愛去她家的店里買東西,一家人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她也成了村子里的致富帶頭人。
(責編 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