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管印
導讀: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土傳病害,是蔬菜生產中非常難治的病害。通過對發(fā)病規(guī)律、病癥表現、防治措施3個方面進行闡述,提出番茄青枯病的綜合治理方案,為農戶提供參考。
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土傳病害,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發(fā)病較普遍,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發(fā)病嚴重的地塊甚至絕收,是蔬菜生產中非常難治的病害。從2011年開始在湖南張家界市玉凰綠色農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蔬菜種植基地,對青枯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侵染作物、癥狀表現、識別方法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從種子處理、土壤消毒、培育壯苗、環(huán)境溫濕度、藥劑應用等方面進行探索,經過幾年的摸索試驗,總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青枯病綜合防治技術,現介紹如下。
大棚早春番茄一般在進入花果中期、株高50~60 cm后開始發(fā)病顯癥,夏秋番茄一般在株高30 cm左右開始顯癥,久陰或雨后轉晴發(fā)病嚴重,大水澆灌或大雨后發(fā)病嚴重,地溫高于25℃病情發(fā)展較快,病株5~7天即可死亡。
青枯病多先從頂端葉片萎蔫下垂,后下部至中部葉片凋萎,也有單側個別葉片或整株葉片凋萎的。發(fā)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復正常,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莖的中下部表皮粗糙,增生不定根,橫切病莖用手擠壓,可見乳色濁液流出,若將病株距地10~15 cm處截斷連根拔起,將根部浸泡在水中,幾小時后會有乳色濁液溢出。
①清潔田園 徹底清除前茬作物的秸稈、莖葉及雜草,最好連根拔除集中銷毀。
②土壤消毒 每667 m2用150 kg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耕地前撒入100 kg,耙地前撒入50 kg,要撒均勻,深耕細耙。
③輪作 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實行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進行水旱輪作。
④選種、消毒 選用抗青枯病品種,并用1%硫酸銅浸種5~10 min。⑤選用無菌土或專用基質育苗。
應用嫁接育苗技術、采取配方施肥、實行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為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每隔7~10天,用天達-2116葉面肥600~800倍液和1.8%愛多收水劑3 000~6 000倍液交替噴霧1次,如發(fā)現幼苗徒長可用蔬菜專用矮豐靈500~1 000倍液噴霧調節(jié)。發(fā)病初期及時揭開地膜鋤地松土,排濕透氣,待地表晾白后再把地膜放下蓋嚴。
①灌根 發(fā)病前用 1∶1∶200(硫酸銅∶生石灰∶水)波爾多液灌根,每株 0.3~0.5 kg,發(fā)病后用 1∶0.4∶1∶200(硫酸銅∶尿素∶生石灰∶水)波爾多液(配制方法:用20%的水溶解生石灰,用80%的水溶解硫酸銅和尿素,然后將溶解的硫酸銅和尿素溶液慢慢倒入不停攪拌著的石灰水中)灌根,每株 0.5~1.0 kg,5~7 天1次,連灌 2~3次。
②噴霧 發(fā)病初期及時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99%噁霉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600倍液的天達-2 116,與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8%愛多收水劑4 000倍液+紅糖200倍液+尿素800倍液+磷酸二氫鉀800倍液交替噴霧。
[1]裴孝伯.溫室大棚種菜技術正誤精解[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2]徐和金,周永健,李君明.番茄優(yōu)質高產栽培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呂佩珂,李明遠,吳鉅文,等.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譜[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