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陶開宇 周 麗
關于校園低碳消費教育的幾點思考——以長株潭城市群校園為例
湖南 陶開宇 周 麗
項目來源:國家社科基金12CJY071;湖南省哲學社科基金12YBA187;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14A082;湖南省社科基金14BR11;湘哲社領項目11YBB230;湖南省職成教科研項目基金ZJB2012070;寧波市科技項目2012A10046。
構建C-E-B即認知、體驗、行為的校園低碳消費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及深刻內涵。在對長株潭城市群校園消費者的低碳消費科學調研的前提下進一步教育宣傳推廣更具有可行性。通過梳理校園C-E-B的低碳消費模式的運行思路,提出引導理念、踐行方案等具體教育策略。
校園低碳消費模式 長株潭城市群 校園群體 消費行為
校園消費作為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研究。引導校園消費踐行低碳化、綠色化,這將有助于推進全社會構建低碳消費模式。本課題組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對校園消費群體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歸納總結出校園群體當前消費方式的典型特點及影響低碳消費的主要因素——認知、體驗、行為。針對這三個因素,本文提出C-E-B校園低碳消費決策模式。其中“C”代表認知(cognizance),“E”代表體驗(experience),“B”代表行為(behavior)。在校園群體理性決策消費的過程中,通過這三個因素對應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策略有效影響到校園群體的低碳消費行為,從而達到構建校園低碳消費模式的目的。
在校園低碳消費模式中,“C”代表認知,主要指校園群體認識和了解低碳消費常識理念的前序過程。消費者在消費前能對將要消費的產品或者體驗的服務有一個初步了解和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真實全面地享受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校園群體認知低碳產品和服務的方式有很多,以調研結果來看,目前主要處于初級認知階段,即通過互聯(lián)網、電視廣播節(jié)目和口碑介紹推薦、熟悉群體之間的溝通來加深對低碳消費概念的理解。學校舉辦相關低碳知識的講座與宣傳、生產廠商在校園推廣低碳理念等活動也是校園群體學習低碳消費知識的主要渠道來源。有了低碳消費的初步認知,校園群體將有意識地在生活中進行低碳消費,有主見地購買低碳產品,有覺悟地感受低碳服務。
在校園低碳消費模式中,“E”代表體驗,既包括以往低碳消費經驗反饋,也包括對低碳消費的切實體驗。由可得性偏向理論可知,以往的消費經驗會對現(xiàn)實消費決策產生重要影響,記憶感受是影響判斷的重要因素之一。體驗是每個人以個性化的方式參與其中的事件,當體驗展示者的工作結束時,體驗的價值仍保持延續(xù)。消費者在購買一種產品之前,如果對該產品不夠了解,通常會先詢問其基本用法,獲得短暫試用體驗。體驗嘗試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低碳消費模式順利開展,不可或缺。
在校園低碳消費模式中,“B”代表行為,這里指校園群體完成低碳消費產品或者服務的使用享受,進而繼續(xù)低碳消費行為,也包括以該行為繼續(xù)影響其他人消費、進而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費環(huán)境和氛圍的后續(xù)。校園群體踐行低碳消費模式往往建立在對低碳消費常識的認知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校園群體自身踐行低碳消費模式,可以更好地推進長株潭城市圈“兩型社會”的建設步伐,實現(xiàn)資源有效利用和循環(huán)使用,帶動身邊更多人群接受低碳消費,完善校園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因此校園群體是否進入低碳消費行動階段,既是校園低碳消費決策模式的終點,也是實現(xiàn)校園“低碳經濟”的新起點。
(一)長株潭建設為開展低碳消費提供現(xiàn)實平臺
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的“兩型社會”建設項目為低碳消費教育搭建了更為扎實的物質基礎,區(qū)域基礎設施的完備也有利于長株潭的高校群開展校園低碳消費教育及體驗。比如,2011年2月2日起,株洲市區(qū)的公交車費不分空調與否,均統(tǒng)一票價為1元,這無疑將引導更多的經濟能力有限的校園群體選擇公交低碳出行方式。2011年5月1日起,株洲市正式啟動自行車自動租賃鼓勵市民低碳消費,校園群體自然也受益多多。類似的惠民政策出臺,也為長株潭城市群校園開展低碳消費提供了現(xiàn)實平臺和配套服務。
(二)校園教育為引導低碳消費提供豐富土壤
校園是新思想傳播的前沿陣地,理應率先接受低碳理念。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社會,有著豐富的資源,比如利用各種社團開展低碳推廣的宣傳活動,邀請相關人士開展低碳知識講座,借助課堂舉行低碳消費體驗活動,借助具體規(guī)章制度引導大學生的低碳生活行為。節(jié)約型校園建設、兩型校園創(chuàng)建,無疑為校園低碳消費模式構建提供了豐富土壤。
(三)社會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低碳消費開拓廣闊空間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低碳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進入大規(guī)模的生產階段,越來越多的低碳產品涌現(xiàn)出來。而隨著低碳的理念流行開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轉而生產低碳產品以追趕潮流,低碳產品不再是被束之高閣的概念產品,而是市場上實實在在的消耗品和耐用品,這就為校園群體進行消費活動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大家可以自由的選擇低碳產品進行消費。
(一)推行C-E-B校園低碳消費模式的思路
推行校園低碳消費模式,主要是、從消費前、中、后各環(huán)節(jié)分別著手布局,立足于全程認知、體驗、行動的良性互動。
(二)推行C-E-B校園低碳消費模式的教育策略
1.引導校園群體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針對校園群體消費中普遍存在的鋪張浪費現(xiàn)象學校和社團應傳播和宣傳合理消費方式,將低碳經濟、低碳消費理念以靈活多樣的宣導活動,深入每位師生心中,改變非理性消費方式,把節(jié)約用水用電、循環(huán)低碳等消費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建立節(jié)約環(huán)保的消費模式,構建“兩型社會”的低碳校園。另一方面,學??梢岳脤W校教育教學科研等優(yōu)勢,將低碳消費的理念納入學生課程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大家的消費觀念。
2.開展校園碳足跡計算、低碳生活的活動體驗
低碳消費是一個新鮮詞匯,校園群體消費時往往缺乏低碳環(huán)保的意識,開展校園群體碳足跡計算活動,有利于幫助大家深入了解平時生活中有哪些是可以低碳消費的,讓大家切實體驗到低碳消費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可以為低碳經濟的發(fā)展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低碳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碳足跡計算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平時消費的用品進行碳排放量的量化,培養(yǎng)學生形成低碳的消費習慣。通過相關資料的搜集,本文整理出了個人碳足跡計算中的一些實例,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告訴大家如何在生活中體驗低碳消費,節(jié)約資源和減少碳排量。
表一:日常生活碳足跡實例表
3.踐行低碳理念,共建低碳校園
(1)成立低碳校園課題小組,宣傳低碳消費理念
校園群體對于低碳消費理念的了解還處于初步階段,對低碳消費的認知(cognizance)還不夠,因此,建立低碳消費研究課題小組可以促使大家深入了解低碳消費,同時通過研究小組的建立還可以加強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以及課題指導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形成低碳消費知識縱向和橫向的交流和融匯,從而使得大學生對低碳消費有更加透徹的了解。
(2)提供有利條件,促進校園低碳消費
獲取最新的低碳消費研究成果需要有必要的途徑,校園群體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很多,往往學校擁有豐富的教師資源以及大量的圖書資源。因此,學??梢蚤_設相關的課程以及購入大量關于低碳消費研究的書籍供校園群體借閱,以此來向大家傳播低碳消費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的豐富有趣的低碳消費知識,從而增強大家對低碳消費的研究熱情,進而促使大家對實踐低碳消費行為產生濃厚興趣。
(3)成立低碳環(huán)保志愿者小組,推廣校園低碳消費
低碳環(huán)保志愿者小組是指由一群有低碳消費意識的校園師生自愿組成的以開展低碳消費知識宣傳為主要工作,同時利用網絡、廣告以及課外活動的途徑來進行宣傳低碳消費理念的社會團體組織。志愿者小組需要由具備不同專業(yè)技能的學生組成,比如可以由具有網絡技術的學生來建立一個關于低碳消費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中可以載入低碳消費的知識、低碳消費的最新發(fā)展動向、低碳消費的研究成果以及向大學生推薦適合大學生消費的低碳產品,另外,志愿者小組在學校內部可以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關于低碳消費的課外活動,從活動的趣味性方面來吸引足夠多的學生參與,同時還可以可利用舉行活動的契機來加強低碳消費網站的宣傳。
[1]李國強.試析低碳經濟背景下政府對消費的引導[J].消費經濟,2010(06):86-89.
[2]閆銘,王偉.低碳校園建設研究——西南大學為個案的考察[J].理論觀察,2010(06):126-127.
[3]靳元.大學生節(jié)能意識與能力調查研究[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03):230.
[4]楊昆.高校校園低碳經濟的博弈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28):140-143.
(第一作者單位:湖南商學院;中南大學商學院第二作者單位:湘潭教育學院)
陶開宇(1973—),女,湖南邵陽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經濟改革與發(fā)展研究中心骨干成員,湖南商學院副教授,中國經濟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中南大學商學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經濟增長、消費理論與應用、行為經濟學。
周麗(1975-),女,湖南湘潭人,湘潭教育學院講師,湖南科技大學教育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小學英語教育,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商務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