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麗,鄭 強,薛 雁,畢華軍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250013)
良好的飲用水水源水質是實現(xiàn)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基礎[1]。國外,在水源水質方面的研究較多,研究的工作一般是城市水資源與城鎮(zhèn)經濟相互作用和水源地保護[2-3]。國內在水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城市地區(qū)[4]。但是,在農村飲用水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而農村地區(qū)供水往往在資金、科研以及人才方面的投入相對薄弱,以至于農村飲水條件較差,水污染嚴重,并不斷惡化,水質得不到保證。本文在充分研究各種水質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山東省農村飲水水源的特征,提出適合農村飲水水源的水質評價方法,并在具有代表性的膠東半島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對農村飲水水源水質進行評價,以檢驗所提水質評價方法的科學性,研究山東省農村安全飲水水源的水質狀況,為水資源規(guī)劃和改善農村飲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為了解水源地的污染情況,進行合理的水質評價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有利于水源地的保護工作,對農村飲水安全的提高也是有利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適合農村飲用水水質評價的方法,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很難反映出農村的真實情況,這對農村水源水質的保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為此,本文對進行水質評價時,用到的評價方法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的優(yōu)點、缺點及適用的范圍,然后,充分考慮農村水源地實際情況,提出適合于山東省農村飲水水源的水質評價方法。
研究區(qū)內有地下水和地表水兩種水源。具體做法如下:
地表水水源地水質評價參照《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下水水源地水質評價以《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為依據。地表水水源水質評價不考慮N、P以及大腸桿菌。兩種水源水質的評價都以III類標準值為評價標準。在枯水期和豐水期都對水質進行評價。
1.2.1 農村飲水水源地水質評價依據準則
1)不同的污染因子對水質污染的影響程度不同,即評價應突出飲水安全這一要求,能判斷出水體是否能達到飲水水源這一要求,對于不同因子應區(qū)別對待。
2)從評價結果能夠看出水體的污染情況和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這樣有利于提出合理的措施來保護水源地。
3)水質評價方法的選取應該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由于農村地區(qū)技術落后,水質檢測技術水平差,進而影響資料的連續(xù)性。在選擇評價方法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4)評價方法應該便于使用操作。
1.2.2 常用的水質評價方法比較分析
比較常用的水質評價方法有單因子法和綜合評價法之分。單因子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直觀的展示出主要的污染物。缺點是用污染最為嚴重的污染物所屬級別來描述水體的污染情況以及所屬的級別。它沒有考慮到其它的污染物對水質好壞的影響,而且也沒有考慮到不同污染物的權重問題。因而用此評價方法對水體進行評價得到的結果太片面。綜合評價法常見的如綜合污染指數法、AHP法、模糊數學評價法、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等[5-7],下面主要對綜合評價法進行對比分析。
1)綜合污染指數法。使用綜合污染指數法對水質進行評價,能夠明確的展示出水體整體的污染情況,進而可以清楚的判斷出水體能否飲用。但是使用該種方法不能讓人清楚的了解到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此外,不同污染物權重的選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權重的選取直接影響到結果的準確與否。
2)模糊數學法、AHP法。這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評價過程中考慮到了因素的不確定性。這就使評價的結果能夠更好的貼近實際情況,結果更為合理。但是,這兩種方法也存在著不好的地方,比方說兩種方法的計算都非常的繁瑣;還有就是評價過程中,對于權重的選擇帶有很大的人為的因素,這可能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3)人工神經網絡法(ANN)。由于該種方法克服了模糊數學法和AHP法選取的權重帶有很大人為因素的缺點,所以使用ANN法進行評價所得的結果更加客觀和準確。由于評價過程中,權重的選擇是基于網絡對水質標準的學習,因此ANN法需要大量的水質監(jiān)測資料。由于農村地區(qū),在水質監(jiān)測方面的資金、人才和技術的投入較少,因此,農村的水質監(jiān)測水平較差,資料的連續(xù)性較差,進而導致ANN法難以在農村地區(qū)得到應用。
總之,根據農村供水及水源地保護的實際狀況,單獨采用一種評價方法很難達到預期的評價效果。鑒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單指標和綜合指標相結合的方法來對水質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通過單因子法直觀地判斷主要污染物,同時還能能夠明確的展示出水體整體的污染情況,進而可以清楚的判斷出水體能否飲用。這樣可以彌補這兩種方法單獨使用時的缺點。
1.2.3 地表水飲用水源水質評價
采用單項指標與綜合指標相結合的水源地水質評價方法。評價的結果應能展示出水體的污染情況及能否滿足要求、主要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超標程度。單因子評價以地表水III類水為評價的基準;綜合評價參照表1,以表1為評價的標準。根據監(jiān)測到的各種污染物的濃度,按以下公式計算取各項目的水質評分值:
式中:SC(i)為第i個污染物的濃度;SC(i)1ow為第i個污染物所屬類別相應區(qū)間的最小值;SC(i)hig為第i個污染物所屬類別相應區(qū)間的最大值;SWGI(i)low為第i個污染物所屬類別相應區(qū)間最小值所對的評分值;SWGI(i)hig為第i個污染物所屬類別相應區(qū)間最大值所對的評分值;SWGI(i)為第i個污染物所屬類別所對的評分值。
水質綜合評分值計算如下式:
SWGI=MAX(SWGI(i))
或采用加權平均公式計算綜合評價分值:
SWGI=AVERAGE(Wi×SWGI(i))
其中Wi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
表1 水質類別與評分值對應表
主要污染物的確定原則:對于評價時段內,水源水質的評價結果為優(yōu)或者是良好等級的不進行主要污染物的選擇;而在評價時段內,水源水質的評價結果顯示出水質已超過所規(guī)定的評價標準,則根據污染物的超標倍數的大小,選取三項最大的作為主要的污染物。
1.2.4 地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評價
采用單項指標與綜合指標相結合的水源地水質評價方法。參照地表水水源地水質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也應該包括水體的污染情況及能否滿足要求、主要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超標程度。
本研究選定了膠東半島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三個市為典型區(qū),并對其主要水源地水質狀況進行評價分析。
對膠東地區(qū)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兩種類型的水源地進行調查。共調研農村水源地水質測點249處。青島農村地區(qū)調查水源地124處,其中有81處地下水的,類型有深井、淺井和泉水,數量分別為55口、25口和1處;有43處地表水的,類型有河流、坑塘和水庫,數量分別為6處、1處和36處。煙臺農村地區(qū)調查水源地總共103處,其中有95處地下水的,包括60口深井、35口淺井;地表水的8處,類型有河流和水庫,數量分別為2處和6處。威海農村地區(qū)調查水源地22處,其中地下水的14處,類型有深井、淺井和泉水,數量分別為11口、3口和1處;地表水的8處,類型包括坑塘和水庫,其數量分貝為1處和7處。煙臺、威海和青島各區(qū)的樣本組成、水源類型及樣本組成如圖1~3所示。
圖1 抽樣膠東地區(qū)農村集中式水源地分布
目前農村地區(qū)水源檢測條件有限,本研究依據區(qū)域實際情況并對照評價標準選取以下飲用水源地的監(jiān)測項目: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 CFU/100mL)、細菌總數、氟化物(mg/L)、硝酸鹽(以N計,mg/L)、色度(鉑鈷色度單位)、渾濁度(NTU - 散射濁度單位)、pH、鐵(mg/L)、錳(mg/L)、氯化物(mg/L)、硫酸鹽(mg/L)、溶解性總固體(mg/L)、總硬度(以 CaCO3計,mg/L)、耗氧量(COD Mn法,以 O2計,mg/L)及氨氮(mg/L)共14項。水源地調查與監(jiān)測時間為2013年豐枯兩個時段。
根據上節(jié)提出的單項指標與綜合指標相結合的水源地水質評價方法,依據檢測水質數據對枯水期及豐水期水源地水質狀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表明249個水源地測點的水樣中,能夠滿足要求的共有121個,所占到的比例為48%;不能滿足要求的共有128個,所占到的比例為52%。超標水質指標項目主要為硝酸鹽、大腸肝菌、總硬度、氨氮等超標。如圖4所示。
圖2 抽樣膠東地區(qū)水源地類型狀況
圖3 膠東地區(qū)地下水水質狀況調查抽樣樣本組成狀況
圖4 抽樣膠東地區(qū)地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指標超標情況(枯水期)
依據綜合評價,抽樣調查的地下水水樣中能夠滿足Ⅱ類水標準的水樣3個,所占的比例為1%;能夠滿足Ⅲ類水標準的水樣118個,所占比例為47%;屬于Ⅳ類水類別的水樣79個,所占的比例是32%;屬于Ⅴ類及以下標準的水樣占49個,所占的比例是20%。水質情況如圖5所示。從評價結果上看,青島、煙臺及威海三市的農村飲水水源地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根據污染物的類型可初步判斷出造成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農業(yè)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及背景值的影響。
如果采用算數平均的評價方法計算,可以得到結果都為Ⅲ類及以上??梢娫摲椒ㄔu價結果反映的是一個綜合平衡后的結果,過濾掉了某些單項指標超標的影響,因此評價結果偏于安全,評價結果可以作為上文方法的參考。
同樣,依據相關檢測數據對典型區(qū)水源地豐水期水質進行評價,結果如圖6所示。滿足Ⅲ類水標準的水樣占124個,所占的比例是50%;屬于Ⅳ類水類別的水樣是80個,所占的比例是32%;Ⅴ類及以下水源45個,所占到的比例是18%。從上面可以看出,在豐水期的時候,水源水質得到一點提升,但是和枯水期相比,相差不大。
圖5 膠東地區(qū)農村飲水水源水質分類情況統(tǒng)計圖(枯水期)
圖6 膠東地區(qū)農村飲水水源水質分類情況統(tǒng)計圖(豐水期)
綜合分析了各種水質評價方法的優(yōu)缺點及適用范圍,并結合農村飲水水源特征,提出了綜合運用單分子評價法和綜合污染指數法的水質評價方法,并運用該方法對青島、煙臺及威海三市的農村飲水水源水質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表明該方法應用于農村飲水水源水質評價切實可行;從評價結果上看,青島、煙臺及威海三市的農村飲水水源地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水質達標在50%以下。超標的主要污染物有硝酸鹽、大腸肝菌、總硬度、氨氮等。根據污染物的類型可初步判斷出造成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農業(yè)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及背景值的影響。
[1]朱學愚,錢孝星,劉新仁,等.地下水資源評價[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295-298.
[2]王研,唐克旺,徐志俠,等.全國城鎮(zhèn)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評價[J]. 水資源保護.2009 ,25(20):1-5.
[3]朱黨生,郝芳華.中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方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4]Jimenez B,Ramos J,Quezada L.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criteria in Mexico[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40(10):169 -175.
[5]張新鈺,辛寶東,劉文臣,等.三種地下水水質評價方法的對比分析[M].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1,22(3):113-118.
[6]付雁鵬,高嘉瑞.模糊數學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M].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6:65-68.
[7]潘峰,付強,梁川.模糊綜合評價在水環(huán)境質量綜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環(huán)境工程.2002,20(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