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
故鄉(xiāng)的老屋坐落在湘西群山懷抱中的一處半山腰,遠遠望去,白墻青瓦,柴門壁影。老屋的周圍栽種了各種樹木,翠竹挺拔高聳,柚子樹枝頭綴滿青果,橘樹郁郁蔥蔥。放眼望去,老房仿佛站在山腰上,翹首期盼故人的回首。
二十三年前回故鄉(xiāng)時,老屋在我眼里充滿神奇。那一磚一瓦仿佛烙印了歷史的足跡,等著后人去探尋、閱讀。二十三年后重回故鄉(xiāng),老屋依舊是巍然坐立,只不過多了一分滄桑,多了一分從容。那是歲月的打磨和風雨的雕琢。站在老屋的檐前,我把激動的心情按捺,老屋,游子回家了。
搬把竹椅坐在老屋的檐下,遙望遠處的群山,用心感受老屋的愛撫。老屋周圍的環(huán)境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永遠鐫刻在心底的鄉(xiāng)情和記憶,陌生的是周圍翻天覆地的變化。風,穿堂而過,又輕輕回首,擦拭我眼角的淚滴。此時,故鄉(xiāng)的記憶像一眼清泉,在我的心河里流淌,占據了我生命的中樞神經。
還記得老屋后的一棵梨樹,碩果累累時我站在樹下,用長長的竹竿一挑一挑,旁邊的表妹歡天喜地地滿地撿拾挑下的梨果,就這樣我把梨果挑進了我的心中。如今,我再也尋覓不到那棵不老的梨樹,因為它已隨歲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還記得門前的一條大河,河上有一條小船,專門擺渡過往的人和物。我無數次地在這條擺渡船上經過,在搖搖擺擺中找尋童年的好奇和歡樂。如今老屋前的那條河流依在,只不過擺渡換成了橫跨兩岸的大橋,搖搖擺擺的感覺只能停留在記憶中。
二十三年前,我走進老屋時,心情是浮躁的,因為老屋對于我來說,只是一個匆匆過客的驛站。二十三年后再次走進老屋,我找到了落葉歸根的感覺。那幾日,我躺在老屋寬敞的竹椅上入眠,頭枕鄉(xiāng)情,沉沉睡去,一覺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