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16/ 第06版面/關注中國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2月14日文章,原題:變化中的中國教育模式當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放寬美國學生考試要求,各州州長在學校的高風險責任面前打退堂鼓時,中國領導人正努力豐富國家考試內容,敦促教師不要搞填鴨式教學,致力于培養(yǎng)學習能力強、有社會擔當的畢業(yè)生。
中國已重塑國家考試模式,側重主題多樣性和認知能力,并遠離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除了語數外,高中平時成績首次進入大學錄取考慮范圍。一流高校在篩選生源時,還必須考慮學生參加社區(qū)服務的情況。中國對高考制度雄心勃勃的改革向中學教師和學生發(fā)出清晰信號,僅靠死記硬背可能進不了大學。
不過,中國考試制度改革能否真正讓教師從指導學生識記知識點到培養(yǎng)分析和批判性思維,還不得而知。很多學校已在實踐西方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參加應用型項目,處理實際問題,校長也注重培養(yǎng)平等和友好的師生關系。新入行的教師則努力尋找自主性強的重點學校。這類學校要求學生討論復雜主題,探索多元文化,熟練掌握英語。它們吸引中國新富群體的子女。在培養(yǎng)學生自強性格和綜合素質的呼聲下,一些中國省市的學校開始給學生減負。但中國家長不愿讓孩子少學。他們花錢給孩子請家教,讓孩子參加藝體課程,以獲得競爭優(yōu)勢。
在這種新教育改革和對學校新期望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提及向其他國家輸出第三種教育模式,即在擺脫西方自我中心價值觀和前蘇聯(lián)單調教學的過程中,給依然需要準備高考的中國學校多一些活力。一名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的中國學生說,“我們不能跟西方完全一樣,必須找到讓自己有信心的新教育模式”?!ㄗ髡卟剪斔?middot;富勒,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