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袁
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的第二天,我們五龍口小學(xué)六年級四個班和老師一起去參觀了“鄭州美術(shù)館”。
進入美術(shù)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書畫展”,猛然間想起,我在一個畫報上看見這樣的一句使我難以忘卻的話:“尸橫遍野,血染長江?!笨吹竭@句話想必所有人都會下意識地認為,這難道是中國歷史上的那一次最大的“屠殺”——南京大屠殺嗎甲對!就是那次“大屠殺”。
懷著一種沉重的心情來到了展廳,一幅幅畫面栩栩如生,手無寸鐵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軍的機槍刺刀下,倒在故鄉(xiāng)貧瘠的土地上;堆積的鵝卵石掩蓋著數(shù)百名幼童的尸體,一位母親的雕像立在一側(cè)。她一手撫胸悲歌,一手攥拳悵恨。這悲與恨在此凝固了半個多世紀。一面面墻上陳列著畫家的悲憤,有多少中華兒女喪命于此,有多少年輕女孩,被他們糟蹋。但總有一些人去保護他們,去保護我們的家園。當侵華的日軍踐踏著我們的土地,是那些無所畏懼的戰(zhàn)士們站了出來,是他們保護著我們,保護著祖國。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才為我們打下這片和平的土地。為了我們的今天他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一幅幅字好像刻入人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時刻鞭策著我們進步。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著我,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史在這里驟然高大,它連接著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憤,還有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歷史也在這里凜然奮臂,高呼出一個時代強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從1931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于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我們相信:“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我們擁有美好的生活,那么我們更應(yīng)該努力奮斗,奮發(fā)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奮斗……為祖國的藍天再加上一道亮麗的彩虹!
指導(dǎo)老師:李歡麗
點評:感想想要寫得有深度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從繪畫藝術(shù)上升到文字藝術(shù)更是難上加難。將圖像的主題表達領(lǐng)悟再次加工,這篇文章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