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濱,張保利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1)
裂縫是混凝土建筑物常見的缺陷之一。裂縫對混凝土建筑物的危害程度不一,輕則影響建筑物的外觀,降低其耐久性,重則危及建筑物的運行安全,甚至釀成事故。另外,裂縫往往會引起其他病害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如滲漏溶蝕、環(huán)境水侵蝕、凍融破壞及鋼筋銹蝕等。這些病害與裂縫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會對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產(chǎn)生很大危害。因此,混凝土建筑物在建設期就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力爭減少和避免裂縫的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了裂縫則要認真修補。修補工作的前提是對裂縫進行必要的調查,查明發(fā)生的原因,并對裂縫進行分類,以便“對癥下藥”。本文以某工程為依托,經(jīng)過多次生產(chǎn)性試驗,以及對裂縫修補材料的比較,逐漸摸索出合適的混凝土裂縫修補施工技術。
本工程位于我國西南內陸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工程區(qū)夏熱多雨,冬季溫暖干燥,多年平均氣溫為18.2℃,最高氣溫45℃,每年5—10月是高溫和高輻射熱季節(jié)。
工程主體混凝土總量約為62萬m3,為多級配半干硬性混凝土,其較常態(tài)混凝土更易受到高溫、日曬、蒸發(fā)、相對濕度、刮風等因素的影響[1]。由于工期緊,工程必須進行全年施工方能實現(xiàn)進度目標。本工程混凝土澆筑倉面數(shù)量2 164個,在16個倉面出現(xiàn)裂縫,部分代表性倉面裂縫描述見表1。
在決定是否進行裂縫修補之前,首先對裂縫進行調查。調查分初步調查及詳細調查。
表1 混凝土裂縫記錄Table 1 Record of concrete cracks
初步調查項目包括縫寬(表面縫寬)、縫長、裂縫位置與分布特征、裂縫的方向與形狀等,并作詳細描述和圖示。在裂縫處做好標記,使用裂縫觀測儀(精度為0.05 mm)定期進行裂縫寬度的讀測。對細裂縫可先灑水,在風吹干或曬干后再檢查。
詳細調查主要是進一步擴大調查深度和廣度。
2.2.1裂 縫寬度變化情況調查
一種是使用貼片法,在裂縫處使用環(huán)氧粘貼玻璃片,通過玻璃片是否斷裂可以直觀反映裂縫寬度的變化。另一種方法是采用金屬標點法,即在裂縫的兩側混凝土表面各埋設一個金屬標點,用游標卡尺測定兩金屬標點間距的變化值,即為裂縫寬度的變化值(精度可達0.1 mm)。
2.2.2 裂縫深度調查
本工程先后選用了5種方法,經(jīng)過現(xiàn)場生產(chǎn)性試驗,最終選定鉆孔壓水法進行本工程裂縫深度的檢測。常用裂縫深度檢查方法、使用范圍及優(yōu)缺點見表2。
裂縫分類評判標準的主要依據(jù)是裂縫的表面縫寬、裂縫深度,并按混凝土所產(chǎn)生的裂縫性質及對結構應力和安全影響程度進行分類評判。目前世界各國的規(guī)定不完全一致。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歐洲規(guī)定容許裂縫寬度為0.1 mm。我國一般沿用原蘇聯(lián)鋼筋混凝土規(guī)范中裂縫寬度小于0.2 mm的規(guī)定。根據(jù)本工程的質量要求,經(jīng)專題會研究,最終確定了本工程混凝土裂縫分類評判及修補標準見表3。
表2 常用裂縫深度檢查方法Table2 Common inspection method of crack depth
表3 裂縫分類評判及修補標準一覽表Table3 The crack classified evaluation and repairing standard
對基本穩(wěn)定不再發(fā)展的裂縫,應及時進行修補。對無法判斷是否繼續(xù)發(fā)展的裂縫,宜在低溫季節(jié)、裂縫開度較大的時候修補。
4.2.1 噴涂法
對裂縫寬度δ<0.1 mm的表層裂縫采用噴涂法。沿縫20 cm范圍用鋼絲刷刷毛(應超過裂縫兩端40 cm),并用丙酮清洗干凈。縫面干燥后選用環(huán)氧樹脂進行噴涂,一般噴涂2~3遍,第1遍噴涂采用經(jīng)稀釋的材料,涂膜厚度不小于1 mm。
4.2.2 縫口鑿槽嵌縫法
對裂縫寬度0.1 mm≤δ<0.2 mm的表層裂縫采用縫口鑿槽嵌縫法進行處理。人工用手釬沿縫左右鑿出三角形槽,鑿成形后采用風或水對整個面進行清洗,清洗干凈后,再采用高強微膨脹水泥砂漿進行填補[2],填補前須先對縫面灑水潤濕,嵌縫處理見圖1。
圖1 縫口鑿槽嵌縫法Fig.1 Gouging-caulking method in craks
4.2.3 騎縫筋限裂法
對于澆筑中倉面發(fā)生的δ<0.2 mm的表層裂縫,為防止其向上發(fā)展,常鋪設騎(跨)縫鋼筋進行限裂處理。
4.2.4 鉆孔灌漿法
此法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
其工藝處理流程如下:裂縫清理→鉆孔→清孔→安裝注漿嘴及封縫→壓風測孔→注漿→表面修飾→工程驗收。
1) 裂縫清理
順裂縫鑿出寬10 cm,深3 cm的“U”形槽,完成后用清水、風槍對裂縫進行洗縫,吹干凈裂縫中的雜物,保證縫口張開,內無雜物、粉塵和其它影響封縫粘接的污物,并布置孔位。
2)鉆孔
對于裂縫平直、規(guī)則、縫深h≤100 cm的裂縫,一般僅布置騎縫孔(淺層化灌),鉆孔直徑不小于φ25 mm,孔深30~50 mm,孔距30~50 cm。對縫深h>100 cm的深層裂縫,除布置騎縫孔外,還需增加布置灌漿斜孔[3]。斜孔一般采用風鉆鉆孔,孔徑不小于φ25 mm,鉆孔的孔排距、孔深等參數(shù)與漿液有效擴散半徑有關,對重點部位,應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本工程漿液有效擴散半徑按0.6~0.7 m考慮,孔距取整為1.2 m;排距,取整為1.0 m;孔深,取整為1.0 m。其中:R為漿液有效擴散半徑,m;α為灌漿鉆孔傾角,一般為45°。梅花型布置,第一排孔的孔位距裂縫開口線的距離為0.5 m,孔深為1 m;斜孔終孔點應超過縫面0.3 m以上,孔越深,超過縫面值越大,見圖2。
圖2 灌漿斜孔示意圖Fig.2 Sketch of grouting inclined-holes
3) 清孔
鉆孔終孔后應立即用潔凈的壓縮空氣或壓力水將鉆孔內粉末、碎屑沖洗干凈,并檢查、記錄孔徑、孔向、傾角和孔深。
4)安裝注漿嘴及封縫
安裝及固定注漿嘴:環(huán)壓膨脹部分用橡膠套管,塞入注漿孔上,擰緊環(huán)壓螺栓,壓縮橡膠套管,使注漿嘴固定在注漿孔內。再用環(huán)氧膠泥對邊縫進行封堵處理。
5)編號及壓風測孔
封縫完成后按照灌漿順序給每個孔口編號。封縫及編號完成12 h后進行壓風檢查;測孔采用風檢、風檢壓力不能超過灌漿壓力的50%,即0.3 MPa。檢查1號孔時,將2號孔軟管的另一端插入肥皂水中,其它孔封閉。當對1號孔壓風,插入2號孔軟管的水中出現(xiàn)氣泡時,表示1號孔是貫通的。按此方法檢查每一個孔的貫通情況,做好詳細記錄。
6) 注漿
注漿順序:注漿時按照從下至上,從一端向另一端的順序逐孔依次灌注。
注漿壓力:注漿起始壓力為0.2 MPa,根據(jù)進漿速度逐級緩慢提升,最大壓力不超過0.6 MPa,屏漿壓力均為0.4 MPa。
注漿材料:對干燥及潮濕裂縫采用華東院生產(chǎn)的HK-G環(huán)氧,對潮濕或者涌水情況下采用華東院生產(chǎn)的LW水溶性聚氨酯。
注漿方法:首先從起始孔進漿,其余孔口全部敞開,待相鄰孔冒原漿后同起始孔進行并聯(lián)灌注,如此類推;當灌漿中途中斷,或因其他原因未能正常結束,應進行鉆孔補充灌漿。
閉漿:當灌漿吸漿量為0 ml/min時,繼續(xù)屏灌5 min再結束灌漿,屏漿壓力0.4 MPa,達到屏漿要求后進行扎管閉漿。
7) 表面修飾
化學灌漿完成7~10 d后,清除嵌縫材料,進行表面修飾。
8) 質量評價
灌后質量評價應在灌漿結束7 d后進行,包括壓水檢查及鉆孔取芯檢查。一般對于防滲堵漏目的的裂縫灌后檢查可僅采取壓水檢查。
檢查孔的布置及數(shù)量:檢查孔應結合裂縫描述資料、施工記錄、灌漿成果資料分析等確定部位。每條裂縫檢查孔數(shù)量不少于2個。
壓水檢查:現(xiàn)場布設斜孔,采用單點法壓水[4]。檢查壓力為灌漿壓的50%(0.3 MPa),壓水檢測合格標準為透水率Lu≤0.1。
鉆孔取芯:灌漿結束28 d后進行取芯檢查,取芯直徑不小于89 mm,繪制鉆孔柱狀圖。必要時進行聲波檢測或巖芯物理力學試驗。
本工程主要采取了鉆孔取芯和巖芯物理力學試驗,試驗段為船閘與安裝間結合段5號-12-B,從取芯情況看,漿液飽滿,充填整個裂隙;劈裂強度在 1.73~1.78 MPa。
使用小型取芯機鉆孔取芯法進行表面淺層裂縫檢查。本工程最初使用的是沿縫鑿槽法進行裂縫檢查,鑿槽深約5 cm,使用風、水沖洗后,目測未發(fā)現(xiàn)裂縫。但經(jīng)使用小型鉆孔取芯機取芯驗證(最大取芯深度40 cm),裂縫貫穿整個芯樣。經(jīng)過分析,出現(xiàn)上述原因主要是由于鑿槽后棄渣中的粉狀物將裂縫封堵造成的。
一般講,裂縫的灌漿時間若選在冬季氣溫最低、裂縫開度最大的時段進行,其可灌性好,容易保證漿液飽滿密實,不留隱患。但是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裂縫——“活縫”,就不宜在開度最大時進行灌漿,因為當裂縫因升溫開始閉合時,縫中漿材將處于逐漸增大的受壓狀態(tài),對于那些抗壓強度較低的漿材是不利的,而對于抗壓強度較高的漿材又會對裂縫尖端產(chǎn)生劈裂作用,惡化裂縫原有形態(tài)和性質。裂縫開度小時灌漿,不容易灌進,且當開度變大時漿體又承受過大拉力。所以對于“活縫”需要進行理論計算得出結構的應力狀態(tài),再結合選用漿材的性能和特點確定最適宜的灌漿時間。
對于基本穩(wěn)定不再發(fā)展的裂縫,即“死縫”,一般按工程要求及時灌漿,但不宜在高溫天氣條件下露天作業(yè)。
對于無法判斷是否繼續(xù)發(fā)展的裂縫,裂縫修補的最佳時間應當選擇在裂縫開度中等偏大的時候為宜,即每年3—4月或11月為佳(南方地區(qū))。
顧名思義,貼嘴即粘貼注漿嘴,也稱無損貼嘴。此工藝無須打灌漿孔,只須在裂縫表面貼灌漿嘴即可,既不損傷混凝土,又減少了孔容占漿,更避免了打孔產(chǎn)生粉塵堵塞縫面。目前,國內注漿嘴尚無統(tǒng)一標準和形式,可根據(jù)要求制作。
對于灌漿壓力,參考相關的資料,均未具體明確,大部分工程灌漿壓力在0.6~1.0 MPa。理論上,滲入性灌漿應以不破壞結構為控制原則,因此,存在一個灌漿容許壓力,如:船閘建筑物結構的混凝土標號最小為C20,其28 d抗拉強度標準值為1.54 MPa,設計值為1.1 MPa,其最大灌漿容許壓力應為設計值1.1 MPa,但這并不意味著必須采用這個壓力進行灌漿,而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到安全系數(shù)、混凝土齡期等因素)采用合適的壓力灌漿,使?jié){液達到設計的擴散半徑即可。考慮到本工程一般在3~7 d出現(xiàn)裂縫,為不影響上部結構施工,必須立即進行化灌處理,此時3 d實測劈裂強度在1.0 MPa左右,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shù),灌漿壓力為0.6 MPa,偏于保守。
對于灌漿壓力也可以通過試驗確定。進行灌漿試驗時,一般是逐步提高壓力(每級提升量值宜控制在0.05 MPa),求得注漿量與注漿壓力關系曲線。當注漿壓力升至某值,注漿量突然增大時的壓力,即為容許壓力,可將容許壓力的80%作為灌漿壓力。
本工程應設計的要求,采取的是鉆孔取芯進行灌后質量評價。該方法可以直觀判斷化灌的效果,同時可取部分芯樣進行物理力學試驗。但對于深層裂縫,由于裂縫的非均勻性,使得一次完整取出整個裂縫芯樣非常困難,有時需要5~6次鉆孔取芯。因此,建議對于貫穿性裂縫或重要結構的裂縫,灌后質量評價一是壓水檢查,二是取上部短芯進行物理力學試驗,應該可以作出可靠的評價。
對于嵌縫用水泥砂漿、灌漿用水泥及脆性普通環(huán)氧漿材,適于“死縫”修補。對于“活縫”或無法判斷是否繼續(xù)發(fā)展的裂縫,最好使用彈性材料(如環(huán)氧橡皮粉膠泥、改性環(huán)氧、彈性聚氨酯等),以適應裂縫開度的變化。
針對工程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裂縫,采取鉆孔取芯、鉆孔壓水、超聲波等裂縫檢查方法對混凝土裂縫進行了分類,針對不同的裂縫類型通過采用噴涂、充填和化學灌漿等方法對裂縫進行了修補,效果良好,確保了工程主體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整體性,滿足了工程的設計要求。
[1]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市嘉陵江航運開發(fā)草街航電樞紐船閘工程初步設計[R].2004.Power 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Ltd.Primary design of Caojie Pivotal Project for navigation and power generating on Jialing River in Chongqing[R].2004.
[2]水利電力部水電建設總局,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第3卷[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Development of HHPDI.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manual 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volume III[M].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1.
[3] 張超然,周厚貴,史振寰.水利水電施工手冊:第3卷[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ZHANG Chao-ran,ZHOU Hou-gui,SHI Zhen-huan.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construction manual:volume III[M].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2.
[4]DLT 5148—201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S].DLT 5148—2012,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grouting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