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適時地運(yùn)用幽默,不僅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還能把原本與子女愈演愈烈的矛盾,輕而易舉地化解。
我從沒把自己和“幽默”這兩個字連起來過,尤其是為人母以后,我總是考慮過多、要求完美,因此常常陷入焦慮,失去理智。我為自己找借口:我已經(jīng)夠忙了,不想再要求自己有多幽默。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jī)會,我參加了一個由美國心理專家組織的家長沙龍。專家要求我們在座的各位,展現(xiàn)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自己貪玩、搞笑、幽默的一面。我竭盡全力表現(xiàn),都不像平常的自己了。但奇妙的是,與孩子的很多矛盾,真的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被幽默給化解了,原本憤怒的情緒,也轉(zhuǎn)變成了快樂。
回家后,我也試著運(yùn)用幽默的力量來化解與孩子的矛盾。從家里通往學(xué)校的路,僅僅5分鐘的路程,但豆豆往往要走上十多分鐘,他會走著走著就停下來,會爬上路邊的欄桿,會靠在我身上說走不動。
以前我一貫的做法是,提醒一次,警告一次,數(shù)一二三,不聽就懲罰,最后兩個人都不愉快。但這次我跟他說:“哦,你是想當(dāng)1歲的不會走路的寶寶對嗎?來,媽媽抱抱?!蔽野阉麢M抱在懷里,他立馬進(jìn)入角色,舒服地躺著,嘴里發(fā)出“啊啊”不會講話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我把他放下來,說,“好了,現(xiàn)在是2歲了,2歲的寶寶,只能慢慢地走。”他慢悠悠地走著,表演得入木三分……我接著說,好了,現(xiàn)在3歲了,可以自己很獨立地走了,而且走得很快……現(xiàn)在4歲了,走得更好了,像個大孩子了……現(xiàn)在6歲了,跟大人一樣……
對于5歲的他,說他走路像6歲的孩子,那可是最高的贊美。
從那以后,從學(xué)校到家的路,都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再也沒有焦慮與憤怒的感覺。他也覺得,跟媽媽玩這樣的游戲,比起在路邊逗留好玩多了。不久,他游戲不玩了,但好好走路的習(xí)慣卻保留了下來。
我感覺到幽默的力量,不僅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還能把原本愈演愈烈的矛盾,很輕而易舉地化解。我開始把這種力量變?yōu)榱?xí)慣,遇到問題,不再是三把火在先,而是冷靜地看待問題,用幽默的方式去處理。
豆豆吃飯的時候喜歡說話,這樣不僅對消化不好,時間還會無限延長。我曾嘗試過責(zé)罵、教育,到時間就收走飯碗等各種辦法,但都沒有用。一天,我笑著跟他說:“豆豆,我們來一次邊說話邊吃飯的比賽吧,看誰厲害?!彼汇叮R上說:“肯定我厲害啦!”我們開始嘴巴不停地說話,然后試圖把飯往嘴里塞,他很快發(fā)現(xiàn),他做不到,桌子上被噴出一堆飯,我們都笑得東倒西歪。
我趁機(jī)跟他說:“嘴巴可以用來說話,也可以用來吃飯,但是吃飯的時候如果說話,就沒法吃飯了,你覺得呢?”他肯定地點頭,跟我說:“媽媽,以后我吃飯的時候再也不說話了?!闭f實話,當(dāng)時我很詫異,我也沒想到會有這樣快的效果。一個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竟然因為一個幽默的游戲迎刃而解。
讓我更加驚喜的是,豆豆在生活中,也學(xué)到很多幽默的品質(zhì)。
有一回,他和幾個小朋友在公園玩,其中兩個為了某個問題爭執(zhí)起來。他走過去說:“你們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這樣吧,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你們兩個誰能在歌唱完之前,撿到最多的樹葉,那就聽誰的?!边@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贊同。其他小朋友唱歌,那兩個小朋友拼命地?fù)鞓淙~,結(jié)果,到最后,大家都忘了之前爭執(zhí)的事,開開心心地唱著歌撿起樹葉來。
用幽默化解矛盾,化憤怒為快樂,不僅能給孩子帶來快樂,也能讓家長自己變得越來越冷靜和樂觀,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