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錦
剎那,本是個佛教用語。至于后來是怎樣流傳開來,不得而知。不過我所知道的是,“剎那”這個詞用來形容一瞬間的時光再合適不過了。就說這個詞的發(fā)音,是那么短促,沒等回過神兒來,已經(jīng)滑出齒間。
什么是剎那?
是那一瞬間疑似故人來嗎?在滴水的屋檐下匆匆掠過一個不撐傘的身影,高大的身姿,矯健的步伐,他在青石板上走過——明明是走過,卻在氤氳的煙雨中朦朧成一尾游魚的姿態(tài)。只是一個陌生人的背影,可剎那間,勾起無數(shù)。像!像極了一位故人的姿態(tài)。我很平靜地看著,卻在思索為何我會忽然在他人身上找到一個許久不見的故人的影子。那一剎那,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不單單是一個背影,不單單是那個背影的似曾相識。
是一段舊得泛黃、卷了邊角的時光。而那漫長的時光,竟從剎那的縫隙中溢了出來。
什么是剎那?
是那一瞬間的春天嗎?我埋頭踩著積雪,留下一串匆忙的足跡。冬天的風熱情高漲,鼓足了勁兒“呼呼”地吹,吹到身上卻是冷的。突然,風中夾進了千絲萬縷醇醇的花香——這花香使北風也變得溫馨起來。能在這個時節(jié)怒放的花,定是……我循香望去,果然,一方小小的舊庭院里,一株臘梅開得氣勢非凡,那金黃的顏色暖洋洋地鋪開,好像是春日的陽光被那纖柔的樹枝偷了來,“揮霍”在冬天。最讓我驚嘆的是,一夜過來,許多街道旁生長了好幾年的強壯挺拔的樹都被積雪壓得斷成一地狼藉,可這株臘梅,它的每一根柔枝上都裹著像銀狐尾巴一樣厚的積雪,卻絲毫不見“摧眉折腰”——而它的樹枝,只有指頭般粗。也許吧!對于它來說,那些積雪是甜蜜的負擔。那雪有多厚,它開花的夢就有多重。一剎那,我仿佛看到周圍的世界都因這株梅變成了姹紫嫣紅。一整個春天,竟從剎那的錯覺中探了出來。
什么是剎那?
剎那就是心靈微微一顫的時間,眼神流連而過的速度。每一個日日夜夜,在回憶中都會變成剎那,每一張喜怒哀樂的臉都有可能某天只能在剎那的念頭里捕捉。甚至,人是會變的,連自己都有可能變成剎那。
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剎那中品味人生,為了去醞釀更加美好的、人生的黎明。
評點:
作者落筆便開宗明義,以“剎那”發(fā)音的短促來明確這個詞的含義。最后,作者得出結(jié)論,剎那就是心靈微微一顫的時間,眼神流連而過的速度。那么,時光匆匆,人生應該有什么作為呢?那就是在剎那中品味人生,為了去醞釀更加美好的、人生的黎明。
湯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