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詩人想到人生的虛無,就痛不欲生。他決定自殺。他來到一片空曠的野地里,給自己挖了一個墳。他看這墳太光禿,便在周圍種上樹木和花草。種啊種,他漸漸迷上了園藝,醉心于培育各種珍貴樹木和奇花異草。他的成就也終于遐邇聞名,吸引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有一天,詩人聽見一個小女孩問她的媽媽:“媽媽,這是什么呀?”
?媽媽回答:“我不知道,你問這位叔叔吧?!?/p>
?小女孩的小手指著詩人從前挖的那個墳坑。詩人臉紅了。他想了想,說:“小姑娘,這是叔叔特意為你挖的樹坑,你喜歡什么,叔叔就種什么?!?/p>
?小女孩和她的媽媽都高興地笑了。
?我知道詩人在說謊,不過,這一回,我原諒了他。
賞析:
這篇短文假借一個詩人在感到人生虛無、痛不欲生、決定自殺時,卻被自己無意中種植樹木花草的勞動所迷醉,從而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拯救的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這時,你千萬不能亂了方寸,千萬別與自己過不去;你要知道,人生沒有邁不過的坎,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心平氣和。
?朋友,讓我們換一種方式生存吧,這樣你心中的怨氣就會走遠,你心中的憋悶就會化為烏有,你也會因此而干勁大增,從而開拓出人生的新天地。到那時,你就會覺得原來生活是如此美好;到那時,再來審視你當初極端的想法,反思你愚蠢的沖動,你就一定會像這位詩人那樣,面對曾經(jīng)為自己挖的墳坑而臉紅,面對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不得不去“說謊”,不過,你“說謊”是一定會受到世人“原諒”的。
易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