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濃度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面部泛發(fā)性扁平疣臨床觀察

      2015-12-23 00:57:26黨育平那愛華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5年2期
      關鍵詞:扁平疣光敏劑發(fā)性

      李 強,焦 彬,黨育平,劉 雯,蔡 宏,喬 麗,那愛華,劉 瑋

      病毒疣是一種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增生性皮膚病,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主要與病毒類型及感染部位相關。HPV3、HPV10 感染的皮損多表現(xiàn)為扁平疣,好發(fā)于面部,容易復發(fā),治療困難[1]。傳統(tǒng)治療包括局部外用維A 酸類藥物、抗腫瘤藥物、冷凍、電灼以及CO2激光等。目前冷凍治療對大多數(shù)患者是首選,但冷凍易引起色素沉著、瘢痕。5- 氨基酮戊酸(5- aminolevulinic acid, ALA)光動力療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有創(chuàng)治療帶來的并發(fā)癥[2-4]。本研究采用自身隨機對照研究,對比5%、10%、20%ALA 濃度的光動力療法治療泛發(fā)性扁平疣患者的臨床療效,并進行療效對比,判斷其影響療效的相關因素。

      1 病例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入選患者為2014 年1 月—2014 年8 月我院門診已經(jīng)確診為難治性、泛發(fā)性、雙側累及的面部扁平疣患者,年齡≥18 歲,經(jīng)過空軍總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免疫功能低下者、全身狀況差、懷孕、哺乳期或6 個月內(nèi)接受其他治療者等。

      1.2 治療方法

      主管醫(yī)生負責配制新鮮5%、10%、20%ALA 霜劑(艾拉,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雙盲標記。治療護士將患者面部皮損分為左右兩側,清潔皮損,隨機涂抹不同濃度的ALA 霜劑,塑料薄膜封包3 h,用波長為633 nm、功率為126 mW/cm2紅光LED 激光器照射,每次15 min,間隔10 min,緩解疼痛,連續(xù)2 次照射,單次總照射劑量為113 J/cm2。黏膜部位皮損外敷ALA 霜劑3 h 后,外敷利多卡因乳膏30 min 后再行照射,可減少疼痛反應。每2 周1 次,連續(xù)3 周,累積照射劑量為339 J/cm2。

      1.3 療效判定

      治療前和治療后4、8、12 周對患者治療皮損分別攝像、計算皮損數(shù)量,臨床療效判定由其他主治醫(yī)生判定。療效評估標準以皮損數(shù)目減少為指標,皮損清除率(%)=(治療前皮損數(shù)目–治療后皮損數(shù)目)/治療前皮損數(shù)目×100%。痊愈:皮損數(shù)目減少≥100%,顯效:皮損數(shù)目減少70%~99%,好轉:皮損數(shù)目減少20%~69%,無效:皮損數(shù)目減少< 20%。治療后8 周和12 周再次評價療效。

      1.4 不良反應

      每個隨訪周期記錄治療中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疼痛程度統(tǒng)計依據(jù)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來判斷[5],最重為10 分,最輕為0 分,囑患者治療結束后填寫。局部或全身光毒反應診斷標準依據(jù)國際腫瘤協(xié)會通用中毒標準。其他長期不良反應包括局部水腫、色素沉著由其他無關醫(yī)生進行判定。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及繪圖采用國際通用的SPSS10.0 統(tǒng)計軟件,少數(shù)表格登記時有單項遺漏者,則剔除單項,剩余為有效資料,以實際有效資料作例數(shù)統(tǒng)計各單項內(nèi)容,統(tǒng)計單元以治療面進行計算。療效指數(shù)采用卡方檢驗,以P <0.05 或0.01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例資料

      2014 年1 月—2014 年8 月共55 例患者入組,最后1 例于2014 年8 月完成入組。55 例患者中男12 例,女43 例,平均年齡26 歲(18 ~53 歲),平均病期39.2 個月;病情穩(wěn)定者占13.6%,進展者81.8%,快速進展者4.5%;膚色皮損患者22 例,咖啡色23 例,灰褐色10 例,并發(fā)同行反應43 例。5% ALA 組共34 個治療面,10% ALA 組37 個治療面,20% ALA組39 個治療面。治療4 周和8 周分別有1 例和6 例患者失訪,主要因不良反應停止治療。

      2.2 治療反應

      治療4、8、12 周后皮損平均清除率分別為74.1%、68.8%、64.6%(表1)。隨訪結果顯示,3 組平均清除率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 0.708,P >0.05;χ2= 0.375,P >0.05)。光動力治療12 周后,皮損清除率與ALA 濃度無顯著相關(P >0.05)。5% ALA 治療組治愈率顯著低于10% ALA 治療組(14.3%、33.3%,χ2= 5.008,P <0.05)( 表2) 和20% ALA 治療組(14.3%、26.3%,χ2= 4.446,P < 0.05)(圖1,2)。3 個隨訪周期的皮損清除率與患者性別、年齡、病期、活動度、同形反應以及誘發(fā)因素均無顯著性相關(P >0.05)。然而,皮損的顏色與治療反應顯著相關(Pearson 關聯(lián)分析,P=0.023),膚色皮損優(yōu)于咖啡色、灰褐色皮損(44.53%、28.73%、13.94%,t=2.674,P <0.01;t=2.705,P <0.01),后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4、8 周后結果與12 周隨訪結果類似(表3)。

      表1 不同濃度光敏劑光動力治療扁平疣清除率比較

      表2 不同濃度光敏劑光動力治療扁平疣療效比較 (%)

      表3 不同階段皮損清除率與皮損顏色的關聯(lián)性比較

      2.3 復發(fā)

      24 例皮損完全清除的患者中,4 例復發(fā),其中第8 周復發(fā)1 例,第12 周復發(fā)3 例,復發(fā)率為16.7%。復發(fā)后2 例接受5%ALA-PDT 治療,接受10%ALA和20%ALA 治療各1 例。統(tǒng)計結果顯示,皮損復發(fā)與光敏劑濃度、皮損顏色、病期、活動度、性別、年齡均無顯著性相關(P >0.05)。

      圖1 泛發(fā)性扁平疣患者面部皮損治療前后臨床表現(xiàn)

      2.4 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均出現(xiàn)不良反應,包括皮損出現(xiàn)輕、中度紅斑和水腫, 24 h內(nèi)發(fā)生,10 d內(nèi)均消退。65.5%(36/55)患者自訴輕中度不適,包括瘙癢、灼熱感,但癥狀均較輕,可耐受。15 例患者無法忍受紅光照射引起的疼痛,即使局部外敷麻醉劑,仍未見疼痛減輕。平均VAS 評分為(3.8±1.3)分,疼痛范圍為2 ~10 分,不同部位疼痛指數(shù)不同,眼瞼部位平均為8.4 分,口唇5.6 分,耳郭4.5 分,鼻部4.2 分,面頰部3.2 分,顴部3.0 分,頭皮2.4 分,黏膜部位疼痛較為敏感。治療3 個月以來均未發(fā)現(xiàn)全身或局部的光毒反應,不良反應與光敏劑濃度無顯著性相關。

      治療12 周后,69.8%(67/96)治療面出現(xiàn)色素沉著,平均3 ~6 個月均可消退,僅有1 例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性輕度色素沉著。治療12 周后,色素沉著與ALA 濃度密切相關(Pearson 關聯(lián)分析,P=0.0153)。治療4 周后,20% ALA 治療組色素沉著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其他兩組(78.1% vs. 54.1%,χ2=4.3829,P <0.05;78.1% vs. 53.8%,χ2=4.4518,P <0.05),治療8、12周其色素沉著與治療4 周后類似(P <0.05)(表4)。5%ALA 治療組與10%ALA 治療組色素沉著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色素沉著與皮損顏色、病期、皮損部位均無顯著性相關。

      表4 不同濃度光敏劑與色素沉著發(fā)生的關聯(lián)性比較 (例)

      圖2 泛發(fā)性扁平疣患者面部皮損治療前后臨床表現(xiàn)

      3 討論

      盡管扁平疣臨床上常見,但是社區(qū)人群HPV 感染率通常被低估,而且較難統(tǒng)計。國外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2 491 位學生中,扁平疣的發(fā)生率約為2%[6],多發(fā)生于面部,年輕女性常見。平均發(fā)病周期為39 個月,與本研究結果相似。然而,迄今為止,對于這種難治性扁平疣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認為10%光動力療法治療是一種安全性高、療效滿意的無創(chuàng)治療。

      本研究結果提示,ALA 光敏劑濃度與扁平疣清除率無顯著性相關。但呈膚色的扁平疣治療反應好,且與ALA 濃度無關。就治愈率而言,5%ALA 濃度的光動力治療效果顯著差于10%ALA 及20%ALA 組,20%ALA 組色素沉著的發(fā)生率最高。而且,部分患者對治療較為敏感,單次治療即可痊愈。另外呈膚色的扁平疣患者治療效果好,我們推測,可能與這些患者自身免疫狀態(tài)密切相關,光動力治療激活了HPV特異性殺傷性CD8+T 淋巴細胞。10%ALA 光動力治療可能是面部泛發(fā)性扁平疣的最適宜參數(shù)之一。

      以往研究顯示,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產(chǎn)生的原卟啉Ⅸ可選擇性聚集于疣體,可有效地清除潛伏病灶[7-9]。本項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也證實了光動力治療面部泛發(fā)性扁平疣療效確切,清除率略低于以往的研究結果,可能與本研究治療次數(shù)少有關。一項循證醫(yī)學研究提示,平均皮損完全清除率為94.4%,顯著高于本研究的皮損完全清除率(27.3%)[5,10,11]。這種差異可能源于入選標準的差異。但是,本研究中4 周平均皮損清除率(74.1%)、12 周平均皮損清除率(16.7%)與以往研究結果相類似[5]。因此,對于面部泛發(fā)性扁平疣,光動力療法治療是一種療效確切、復發(fā)率低的無創(chuàng)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相同照射劑量下,在不同階段,隨著光敏劑濃度的增加,扁平疣皮損清除率也隨著增加,但二者間無顯著性關聯(lián)。我們推測出現(xiàn)的可能原因,一是本研究的納入樣本量偏?。倶颖緮?shù)為110 個治療面)。二是10% ALA 可轉化足量的原卟啉Ⅸ,繼而啟動光動力效應。5%ALA 治療組療效差的原因在于低濃度的光敏劑不能轉化足量的原卟啉Ⅸ,無法破壞HPV 感染的角質形成細胞。因此,本項研究顯示,10%ALA 光動力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更優(yōu)于5%、20%ALA 光動力治療。

      [1] Kiyofumi E. HPV-associated cutaneous lesions [J]. Uirusu, 2008, 58(2):173-182.

      [2] Gibbs S, Harvey I, Sterling J, et al. Local treatments for cutaneous warts: systematic review [J]. BMJ, 2002, 325(7362):461.

      [3] 張立坤, 竺炯, 張萍.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學療法在皮膚科的應用進展 [J].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2, 5(5):278-281.

      [4] 范文成, 魏翠萍, 頡玉勝, 等. 手術聯(lián)合光動力學療法治療基底細胞癌一例 [J].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2, 5(5):313-314.

      [5] Lu YG, Wu JJ, He Y, et al. Effi cacy of topical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ruca planae [J]. Photomed Laser Surg, 2010, 28(4):561-563.

      [6] Kilkenny M, Merlin K, Young R,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skin conditions in Australian school students: 1. Common, plane and plantar viral warts [J]. Br J Dermatol, 1998, 138(5):840-845.

      [7] Ross EV, Romero R, Kollias N, et al. Selectivity of protoporphyrin IX fluorescence for condylomata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aevulinic acid: implications for photodynamic treatment [J]. Br J Dermatol, 1997, 137(5):736-742.

      [8] Wang XL, Wang HW, Huang Z, et al. Study of protoporphyrin IX (PpIX) pharmacokinetics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in urethr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J]. Photochem Photobiol, 2007, 83(5):1069-1073.

      [9] Wang XL, Wang HW, Wang HS, et al. Topical 5-aminola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hr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J]. Br J Dermatol, 2004, 151(4):880-885.

      [10] Mizuki D, Kaneko T, Hanada K.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using 5-aminolevulinic acid for plane warts [J]. Br J Dermatol, 2003, 149(5):1087-1088.

      [11] Lin MY, Xiang LH. 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recalcitrant facial flat wart in Chinese subjects [J]. J Dermatol, 2008, 35(10):658-661.

      猜你喜歡
      扁平疣光敏劑發(fā)性
      超脈沖CO2激光治療腎移植術后泛發(fā)性扁平疣1例
      早發(fā)性高血壓患癡呆風險高
      光動力聯(lián)合中藥浸泡治療泛發(fā)性跖疣的療效觀察
      自由基損傷與魚類普發(fā)性肝病
      具有生物靶向和特異性激活光敏劑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山東化工(2019年2期)2019-02-16 12:38:10
      兩親性光敏劑五聚賴氨酸酞菁鋅的抗菌機理
      泛發(fā)性疣狀扁平苔蘚一例
      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扁平疣95例
      點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
      匹多莫得口服治療扁平疣的療效觀察
      舟山市| 海伦市| 嵩明县| 思茅市| 南陵县| 扶沟县| 榆中县| 靖边县| 清水河县| 永修县| 康乐县| 隆子县| 嘉荫县| 滨州市| 阿拉善盟| 永川市| 资源县| 唐河县| 襄城县| 昆明市| 玛纳斯县| 舒兰市| 菏泽市| 都昌县| 通海县| 五常市| 江源县| 赤城县| 阳原县| 奎屯市| 汾阳市| 正阳县| 江城| 荔浦县| 合阳县| 广东省| 阳春市| 璧山县| 甘洛县| 怀来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