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文沛 杜瑞卿 楊建偉 張征田 梁咪咪
摘要:選取香樟幼苗為試驗對象,在土壤中添加5個不同濃度的鉛(Pb)進行盆載,測量了香樟幼苗生物量等8個生理生長指標。結(jié)果表明,隨著土壤Pb濃度的升高,香樟幼苗生物量、株高、葉綠素含量、凈光合速率隨之降低,SOD、POD、CAT、MDA隨之升高。土壤Pb濃度與香樟幼苗生長生理指標間存在極顯著的回歸關(guān)系。根是香樟幼苗對鉛最主要的分布部位。土壤中Pb濃度為1 045 mg/kg是重要的臨界值,當土壤Pb濃度高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不能正常生長,不能保持最高的轉(zhuǎn)移系數(shù),不能最有效改良土壤。
關(guān)鍵詞:鉛(Pb);香樟幼苗;土壤污染;生長指標;生理指標;富集特征
中圖分類號: Q945.7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242-03
隨著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鉛(Pb)污染日益嚴重,鉛通過食物鏈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傷害。鉛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復(fù)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鉛污染治理成本高,不但影響土壤結(jié)構(gòu),而且治理面積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利用植物對鉛的吸收富集能力進行鉛污染治理的植物修復(fù)技術(shù)成本低、對環(huán)境破壞小、能夠進行大面積推廣,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1-3]。采用超富集植物對重金屬污染土壤進行修復(fù),由于生物量低、生長緩慢、易受雜草競爭性威脅等原因?qū)е聦嶋H應(yīng)用受到限制[4-5]。國內(nèi)外相繼開展了木本植物修復(fù)重金屬污染土壤研究,木本植物修復(fù)重金屬污染土壤具有生物量大,生長周期長,根系、莖、枝、葉面積較大,吸收積累重金屬能力強,不參與食物鏈循環(huán)等優(yōu)點[6-8]。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屬樟科樟屬常綠木本植物,是我國重要的材用和特種經(jīng)濟樹種,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價值、經(jīng)濟價值,也是各地園林栽培中應(yīng)用極為普遍的綠化樹種之一,在少數(shù)地區(qū)用于尾礦的植被恢復(fù)。本試驗利用香樟作為植物修復(fù)的備選植物,初步研究土壤中添加不同含量Pb對香樟幼苗生理生長的影響以及Pb在香樟幼苗體內(nèi)的富集分布規(guī)律,旨在為利用木本植物進行環(huán)境修復(f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14年4月上旬取南陽師范學(xué)院校園花房溫室內(nèi)20 cm高、長勢一致的5月齡香樟幼苗作為材料,用自來水、純水多次沖洗幼苗。Pb脅迫處理:在高約50 cm、直徑30 cm的塑料桶中裝10 kg干土(黃棕壤土,pH值為6.5,Pb本底含量為45 mg/kg,取自河南省南陽市郊區(qū)農(nóng)田土壤),根據(jù)干土質(zhì)量及GB 15618—2008《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結(jié)合當?shù)刂亟饘俑叨任廴緟^(qū)的實際情況[9],按照大跨度、多梯度、高污染的原則,向土壤中添加純Pb2+[用Pb(CH3COOH)2·3H2O配制,AR],在包含土壤本底Pb含量的基礎(chǔ)上,分別設(shè)置:45(1組,對照組)、545(2組)、1 045(3組)、2 045(4組)、3 045 mg/kg(5組)5個Pb脅迫處理,平衡1周。將香樟幼苗栽植于5個Pb濃度處理土壤中,每桶5株,待植株成活后每桶保留3株并移出室外(其余幼苗回埋桶內(nèi)土壤中)。將試驗桶放置于南陽師范學(xué)院花房內(nèi)。晴天接受自然光照,雨天于遮雨棚內(nèi)避雨,每周補充1次純水,確保土壤濕度基本保持在適宜水分條件下,每處理重復(fù)3次。50 d后測定香樟幼苗各項生理指標。9月下旬起苗,測定各處理下香樟生物量以及根、莖、葉各部位Pb含量。
1.2 測定指標及方法
于當年9月下旬起苗,分別用自來水沖洗根、莖、葉,再用蒸餾水沖洗3遍,瀝去水分,120 ℃下烘至恒質(zhì)量,各部分干質(zhì)量之和即為單株生物量,求平均值。香樟幼苗植株起苗后,立即用直尺測量植株高度,求平均值。采用浸提法[10]測定葉綠素含量。采用TPS-1便攜式光合儀(英國PP Systems公司)測定凈光合速率(Pn):幼苗在Pb污染土壤中生長50 d后,于每天10:00左右測定中上部未受害正常葉片的Pn,連續(xù)測定3 d,每處理重復(fù)測定5張葉片,求平均值。幼苗在Pb污染土壤中生長50 d后采集葉片,測定各項生理指標:采用高錳酸滴定法測定過氧化氫酶(CAT)活性;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氮藍四唑(NBT)光還原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測定丙二醛(MDA)含量[10-11]。起苗后分別用自來水沖洗香樟根、莖、葉,再用蒸餾水沖洗 3 遍,瀝去水分,120 ℃下烘至恒質(zhì)量。將烘干后的植物磨碎,過篩(篩孔直徑為 1.4 mm),每種樣品稱取 0.2 g,加HNO3-H2O2(4 ∶ 1)消化、定容、保存,用AAS-4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樣品中Pb含量。
1.3 統(tǒng)計處理
對不同組別不同指標進行方差分析。根據(jù)方差分析結(jié)果,將5個試驗組分為三大污染類別:無污染、輕度污染、重度污染,按照香樟幼苗生長生理指標進行判別分析。分析土壤Pb濃度與香樟幼苗生長生理指標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轉(zhuǎn)移系數(shù)(TF)計算公式如下:
TF=Gp/Cs。
式中:Gp表示植物中Pb含量,mg/kg;Cs表示土壤中Pb含量,mg/kg。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鉛脅迫對香樟幼苗生長指標的影響
表1表明,隨著土壤Pb濃度的升高,香樟幼苗生物量、株高呈下降趨勢,香樟幼苗生長狀況惡化,當土壤Pb濃度大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生物量、株高顯著下降。與對照組相比,當Pb含量為2 045 、3 045 mg/kg時,植株高度分別下降了23.0%、37.9%,生物量分別下降了31.4%、52.6%。方差分析表明,各組香樟幼苗生物量、株高均與對照差異顯著。
2.2 Pb脅迫對香樟幼苗生理活動的影響
表2表明,隨著Pb濃度的升高,香樟幼苗的光合速率、葉綠素含量均呈下降趨勢,當Pb濃度大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的光合速率、葉綠素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當Pb濃度為 3 045 mg/kg 時,香樟幼苗的光合速率與對照相比下降了49.97%,葉綠素總量下降了36.05%。當Pb濃度大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的生存已受到嚴重影響。保護酶SOD、POD、CAT活性與植物的抗性強弱密切相關(guān)。隨著Pb濃度的升高,香樟幼苗體內(nèi)保護酶SOD、POD、CAT活性呈上升趨勢,當Pb濃度為2 045 mg/kg時,SOD活性達到最高。香樟幼苗體內(nèi)POD、CAT活性隨著Pb濃度升高持續(xù)升高,當Pb濃度為3 045 mg/kg時,POD、CAT活性達到最高。隨著Pb濃度升高,香樟幼苗體內(nèi)MDA含量急劇上升,當Pb濃度為3 045 mg/kg時,MDA含量是對照組的2.2倍,表明細胞膜系統(tǒng)可能受到了傷害。當土壤Pb濃度低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對于外來Pb脅迫的抵抗和保護響應(yīng)能力較強,當土壤Pb濃度高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對于外來Pb脅迫的抵抗和保護響應(yīng)能力下降。endprint
2.3 香樟幼苗生理生長指標的判別分析
依據(jù)對香樟幼苗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將原來的5個試驗組按照香樟幼苗生長生理受到的危害程度分為三大污染類別:無污染(對照組)、輕度污染(1組、2組)、重度污染組(3組、4組)。對香樟幼苗生長生理8個指標組進行判別分析,結(jié)果表明,香樟幼苗生理各指標在三大污染類別上存在顯著差異,三大類正確判別率為100%,說明將土壤Pb 濃度劃分為無污染、輕度污染、重度污染三大類別是合理的。
2.4 土壤Pb濃度與香樟幼苗生理指標間的回歸關(guān)系
表3表明,香樟生長生理各指標生物量、株高、葉綠素含量、Pn與Pb濃度存在負回歸關(guān)系,SOD、POD、CAT、MDA與Pb濃度存在正回歸關(guān)系。
2.5 Pb在香樟幼苗體內(nèi)的富集特征
從表4可以看出,隨著土壤Pb濃度的升高,香樟幼苗的根、莖、葉對Pb的吸收量也隨之升高。不論在何種Pb濃度下,根對Pb的吸收量均遠高于莖、葉對Pb的吸收量,根是Pb最主要的分布部位,葉片中Pb的分布量最低。當Pb濃度高于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根、莖、葉各部分以及整株對Pb的吸收量都變化不大,轉(zhuǎn)移系數(shù)明顯下降,除土壤Pb濃度為45 mg/kg外,當土壤Pb濃度為1 045 mg/kg時轉(zhuǎn)移系數(shù)在各處理組中均最大,說明土壤Pb濃度為1 045 mg/kg是重要的臨界值。
3 結(jié)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土壤Pb濃度的增大,香樟幼苗的生長指標(生物量、株高)和葉綠素含量、Pn逐漸減小,但SOD、POD、CAT、MDA含量增大。當土壤Pb濃度不高于 1 045 mg/kg 時,香樟幼苗自身抵抗Pb脅迫的適應(yīng)能力較強,能夠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當土壤Pb濃度高于 1 045 mg/kg 時,香樟幼苗自身抵抗Pb脅迫的能力下降,正常生理活動受到影響。香樟幼苗生長生理各指標在無污染、輕度污染、重度污染三大類別的正確判別率為100%,說明土壤Pb污染濃度劃分正確,較好地反映了香樟幼苗生長生理變化特征。香樟生長生理各指標與土壤Pb濃度存在極顯著的回歸關(guān)系,土壤Pb濃度變化對香樟生長生理各指標存在極顯著影響。香樟幼苗根、莖、葉中的Pb含量隨土壤Pb濃度升高而升高,但根是最主要的吸收部位。除無污染情況外,當土壤Pb濃度為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根、莖、葉以及幼苗整株的Pb轉(zhuǎn)移系數(shù)最高。土壤Pb濃度為1 045 mg/kg具有重要的臨界值意義,當土壤Pb濃度高于1 045 mg/kg,香樟幼苗既不能很好地生長,又不能保持最高的轉(zhuǎn)移系數(shù),有效改良土壤。秦普豐等研究表明,當土壤中Pb濃度高于1 000 mg/kg時,嚴重抑制棉花、水稻幼苗生長發(fā)育,植株矮小且嚴重受害[12]。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土壤Pb濃度升高,香樟幼苗高度、生物量顯著降低。邱永祥等研究表明,Pb處理降低了植株的光合能力,光合速率下降,光效率降低,Pb破壞了植物的超微結(jié)構(gòu),導(dǎo)致葉綠體解體[13]。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土壤Pb濃度的升高,香樟幼苗平均植株高度、單株生物量、葉綠素含量、凈光合速率明顯下降。
正常情況下,細胞內(nèi)自由基的產(chǎn)生和清除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自由基水平很低,不會傷害細胞。當植物受到脅迫時,平衡會被打破,自由基累積過多,會傷害細胞[14]。植物體內(nèi)SOD、POD、CAT協(xié)同構(gòu)成的保護酶系統(tǒng)可以消除在逆境條件下植物體內(nèi)增加的 O-2 · 、·OH等自由基,減輕植物受傷害的程度。丙二醛(MDA)是植物組織在逆境下遭受氧化脅迫發(fā)生膜脂過氧化作用的產(chǎn)物,其濃度高低是反映細胞質(zhì)膜過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當土壤Pb濃度為1 045 mg/kg時,香樟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顯著增高,提示植物受脅迫傷害加重。
土壤中的Pb主要以難溶性化合物存在,導(dǎo)致Pb的遷移性、生物吸收有效性都大大降低。植物對Pb的吸收與積累程度決定于環(huán)境中Pb的濃度、土壤條件、植物葉片大小等。植物吸收的Pb主要累積在根部,只有少數(shù)Pb轉(zhuǎn)移到地上部分。
參考文獻:
[1]韋朝陽,陳同斌. 重金屬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復(fù)技術(shù)研究進展[J]. 生態(tài)學(xué)報,2001,21(7):1196-1203.
[2]徐惠風(fēng),楊成林,王麗妍,等. 鉛脅迫對金盞銀盤的生長及其根系耐性的影響[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1,39(1):52-53,61.
[3]Jensen J K,Holm P E,Nejrup J,et al. The potential of willow for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ed calcareous urban soil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9,157(3):931-937.
[4]阿衣古麗·艾力亞斯,玉米提·哈力克,塔依爾江·艾山,等. 烏魯木齊市主要綠化樹種重金屬累積能力比較[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4,42(5):18-21.
[5]魯紹偉,高 琛,楊新兵,等. 北京市不同污染區(qū)主要綠化樹種對土壤重金屬的富集能力[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4,42(5):22-26.
[6]Syc M,Pohorely M,Kamenikova P,et al. Willow trees from heavy metals phytoextraction as energy crops[J]. Biomass & Bioenergy,2012,37:106-113.
[7]Vervaeke P,Tack F,Navez F,et al. Fate of heavy metals during fixed bed downdraft gasification of willow wood harvested from contaminated sites[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06,30(1):58-65.
[8]Bonanno G,Cirelli G L,Toscano A,et al. Heavy metal content in ash of energy crops growing in sewage-contaminated natural wetlands: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3,452:349-354.
[9]張征田,夏 敏,彭 宇,等. 河南南陽不同生境土壤重金屬含量及其對擬水狼蛛生物學(xué)特性的影響[J]. 昆蟲學(xué)報,2009,52(9):994-999.
[10]劉 萍,李明軍. 植物生理學(xué)實驗技術(shù)[M]. 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7:125-127.
[11]張志良,瞿偉菁. 植物生理學(xué)實驗指導(dǎo)[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4-276.
[12]秦普豐,鐵柏清,周細紅,等. 鉛與鎘對棉花和水稻萌發(fā)及生長的影響[J].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0,26(3):205-207.
[13]邱永祥,蔡南通,吳秋云,等. 鉛對葉菜用甘薯根系生長及植株光合作用的影響[J]. 浙江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06,18(6):429-432.
[14]李 磊,馬立華,蔡 宇,等. 重金屬污染下3種灌木的生理響應(yīng)及生長量變化分析[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0,38(7):19-21,28.張鴿香,孟玲玲. 美國流蘇種子酸蝕處理后種子結(jié)構(gòu)的變化[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43(10):245-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