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務院及政府相關部門對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日益重視、農業(yè)生產區(qū)域專業(yè)化及加入WTO后外向型農業(yè)發(fā)展,我國農產品區(qū)際流通將呈一定加速度方式增長。在蔬菜、水果、花卉、茶葉、水產品、肉類等鮮活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競價拍賣交易越來越時髦。云南的花卉、貴州的辣椒、壽光的蔬菜都在進行農產品拍賣。
嘗試一種更規(guī)范的銷售方式
4月29日,海南農產品“第一拍”在海南省農墾總局國有東路農場舉行。這是海南農產品第一次以競價模式出售,在近段時間黃瓜、玉米等海南農產品滯銷的低迷聲中,它將會拍出什么樣的價格,它拍賣的底氣從哪來?
這次競拍根據荔枝的成熟時間,設置了6個拍賣時段,每個時段設定不同的競拍價格。農場根據掌控的果品及其上市時間,按每3天為一時段(最后時段延長天數)。全程分為6個時段,按照時段果品數量,以1萬公斤為一手(交貨時數量在95%~110%內均為合規(guī))編好號,召開拍賣會進行競拍,中標者與農場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并按合同標的總貨款的30%繳交定金。
“和之前的訂單農業(yè)不同,三成定金是貨真價實的,可以說給果農吃了定心丸?!睎|路農場場長符積前介紹,以前海南的訂單農業(yè)很多沒有定金,有時出現爽單情況,導致農產品滯銷。這次競拍,將商家和果農之間的交易通過法律來約束,將誠信經營提升到法律層面。同樣,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段果農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果品,也將受到懲罰。據介紹,競拍成功的果農也需要繳納同樣的保證金。為了確保拍賣會的順利舉行,首場拍賣會的果農定金將由省農墾總局墊付。
農產品拍賣被重視,這與其交易方式的優(yōu)勢是密不可分的。多年從事拍賣業(yè)務的趙金慈也提到,農產品拍賣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費用,增加交易效率。農產品具有鮮活易腐、不易久存的特點,而且不易分類,價格不易確定。傳統(tǒng)的一對一交易透明度不高,各批發(fā)市場之間相對獨立,對農產品的價格缺乏足夠的信息。采用拍賣交易方式,同一批產品集中競價交易,短時間內反應市場供求的有效價格,省去討價還價的時間,有效降低交易費用。
“我們是在嘗試一種更規(guī)范的銷售方式?!狈e前坦言。
荷蘭競拍學一學
近日,從事蔬菜交易二十多年的王明偉,成功通過電子拍賣市場以每噸2960元的價格拍得20噸南瓜,這在以前是他想都想不到的事。
據壽光果菜電子交易中心部門經理楊帆介紹,該中心依靠現貨交易搭建起來的交易平臺采用的是荷蘭式競價模式。這種競價模式主要是以競價交易為主,與傳統(tǒng)交易模式相比,它主要的特點就是交易時間短,賣方來到我們市場之后,需要在100秒之內完成交易,這樣大大縮短了交易的時間。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這個模式采用的是軌道式的機械化的交易流程,與電子盤相結合,在交易的時間上與交易的完成度上是相當迅速的。通過市場的拍賣平臺,能夠對買賣雙方的貨物和貨款提供一個安全的保障,對于買賣雙方的貨物可以及時地進行交割,貨款能夠及時交付。
據了解,果菜電子拍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鮮活農產品交易模式,它是在公開的拍賣場合進行交易,最終使農產品所有權競價轉讓的新型交易方式,有利于農產品實現增值和進入國際市場。該項目的落戶,將進一步推動壽光電子交易市場的上檔升級和現代化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商務平臺助力競拍
在2011年,商務部發(fā)布《關于“十二五”期間促進拍賣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拍賣業(yè)要拓展業(yè)務領域,形成區(qū)域特色。積極探索農產品拍賣,制定相應的鼓勵發(fā)展政策,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qū),有計劃地建立農產品拍賣市場,選擇適合拍賣交易的農產品品種探索進行拍賣交易,逐步推動拍賣成為大宗農產品流通的重要交易方式。鼓勵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糧食、蔬菜、花卉、辣椒等特色農產品拍賣。
現在,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順勢而生,這樣的政策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我們公司每個板塊分別承擔各自相應的職能,并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構建以縮短農產品流通環(huán)節(jié)、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保障農產品穩(wěn)定供給為核心的多功能、全方位的立體商業(yè)模式?!鄙虾撕想娮由虅沼邢薰疽晃回撠熑烁嬖V記者,標合通過對中國本土農業(yè)經濟的深入研究分析,吸取大宗商品交易成功經驗,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O2O(OnlineToOffline)電子商務模式,正在對中國傳統(tǒng)農產品供銷模式進行整合、創(chuàng)新,將線上商城與線下用戶體驗完美結合,積極打造集農產品種植基地、農產品互聯網商城、線下直營門店、物流調度系統(tǒng)、大宗采購拍賣系統(tǒng)、電子支付平臺、供應鏈支持、農業(yè)信息平臺八大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農產品商貿物流綜合體,進而推動我國農產品市場定價體系的完善,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數據顯示,全國2014年農產品拍賣成交24.1億元,同比增長了16%,僅僅云南花卉拍賣去年就成交了4.39億元,占全國農產品拍賣的近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