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蘭坪低品位氧化鋅礦為研究對象,在銨鹽氨水、銨鹽-氨水混合體系中,詳細考察了反應溫度、攪拌強度、攪拌時間、液固比、不同磨礦細度及不同銨鹽的混合體系對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發(fā)現(xiàn):在條件為氨水濃度4mol/L、氟化銨濃度4mol/L、-0.074mm占98%、液固比4:1、攪拌強度400r/min浸出時間3h時浸出效果最好,浸出率達到86.38%。
關(guān)鍵詞:氧化鋅礦;氨浸;浸出率;浮選;影響因素
云南蘭坪鉛鋅礦是目前我國儲量最大的鉛鋅礦床,礦物組成復雜,礦泥量大,鈣鎂含量高,鉛、鋅氧化率高,根據(jù)氧化鋅的兩性以及氨水對金屬有選擇性吸收的特點,本試驗采用氨-銨體系處理難選氧化鋅礦石,并對其機理進行了初步研究。
1 試驗概述
1.1 試驗方法
將試驗所需礦石用球磨機磨至所需粒度,稱取一定質(zhì)量、已知粒度的氧化鋅礦加入到一定濃度和溫度的氨性浸出液中,使用恒溫水浴鍋進行加熱,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進行攪拌浸出。
1.2 試驗藥劑與設(shè)備
藥劑:氨水、氟化銨、硫酸銨、碳酸銨、氯化銨。
設(shè)備:錐形球磨機、恒溫干燥箱、數(shù)顯攪拌機、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布氏抽濾裝置、三頸燒瓶、水銀溫度計等。
1.3 磨礦試驗
本試驗采用球磨機磨礦,每次取500g原礦并加272mL水,自11min開始,步長取2min逐漸遞增。將不同磨礦時間處理的產(chǎn)品使用200目標準篩進行篩分,并繪制磨礦細度曲線。由磨礦細度曲線可知:隨著磨礦時間的增加,磨礦產(chǎn)品中粒徑-0.074mm的礦石含量也不斷增加,當磨礦時間達到21min時,-0.074mm的礦石含量趨于穩(wěn)定,且此時達到98%。
2 原礦性質(zhì)
本試驗所選用的礦樣采自云南蘭坪,屬高品位氧化鋅礦,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礦石。對其分析結(jié)果如下:碳酸鋅8.56%、硅鋅礦0.52%、硫化物0.90%、鋅鐵尖晶石0.27%。由物相結(jié)果可知,原礦中總鋅含量為10.25%,鋅的氧化率高達91.22%,屬于高氧化率氧化鋅礦。
3 試驗機理
氧化鋅礦中的各種形態(tài)的鋅與氨,銨鹽溶液反應,鋅呈鋅氨絡(luò)離子進入溶液,生成鋅氨配合物(主要是四氨合鋅配合物),從而實現(xiàn)其與脈石的分離。主要反應為:
4 浸出條件試驗
4.1 氨-銨浸出體系選擇
分別以實驗室常見的氟化銨、氯化銨、硫酸銨、碳酸銨等幾種銨鹽與氨水組成不同氨-銨組合體系進行浸出,條件為水浴鍋恒溫25℃,攪拌速度400r/min,浸出時間3h,液固比為4:1。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在氨水-銨鹽混合體系中銨鹽的選擇試驗上,試驗結(jié)果相對較好的是氟化銨,其鋅的浸出率為75.65%,其次為硫酸銨,其鋅的浸出率為73.60%。所以,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在氨水-銨鹽混合體系選擇上,確定氨水與氟化銨體系最適合于作為本礦石的浸出體系。
4.2 磨礦細度對浸出率的影響
在溫度25℃,選用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液固比為4:1,浸出劑總氨濃度8mol/L,氨/銨比1:1,攪拌速度400r/min,浸出時間3h的條件下,考察對不同礦物細度(磨礦時間)對鋅浸出率的影響。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鋅的浸出率隨磨礦細度的增加而升高,當磨礦細度-0.074mm占98%時,浸出率達到71.43%。但細度過細,會使礦漿黏度增大,反而降低浸出速率,同時增加磨礦費用,給固液分離作業(yè)造成困難。
4.3 總氨濃度對浸出的影響
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鋅的浸出率隨著總氨濃度的增大而增加,當總氨濃度在0~8mol/L范圍內(nèi),浸出率受總氨濃度的影響較大。當總氨濃度為8mol/L時,浸出率(%)達79.98%。當總氨濃度大于8mol/L時,浸出率基本保持不變,浸出率受總氨濃度的影響較小。
4.4 氨/銨比對鋅浸出率的影響
在溫度25℃,選用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固定總氨濃度8mol/L,液固比為4:1,攪拌速度400r/min,磨礦細度-0.074mm占98%,浸出時間3h的條件下,考察不同的氨/銨比對鋅進出率的影響。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當總氨濃度相同時,浸出劑中銨鹽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越高,浸出效果越弱,且單一氨水浸出體系的浸出效果與氨銨比為1:1時的氨-氟化銨浸出體系的浸出效果在高液固比條件下相差不大。氨與銨鹽比為1:1時鋅的浸出效果較明顯,可達81.98%。
4.5 液固比對鋅浸出率的影響
在溫度25℃,選用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浸出劑總氨濃度8mol/L,氨/銨比1:1,攪拌速度300r/min,磨礦細度-0.074mm占98%,浸出時間3h的條件下,考察液固比對鋅浸出率(%)的影響。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鋅的浸出率隨礦漿液固比的增大而提高,當液固比大于4:1之后,鋅的浸出率增長緩慢。因此,確定最佳液固比為4:1。
4.6 浸出時間對鋅浸出率的影響
在溫度25℃,選用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液固比4:1,浸出劑總氨濃度8mol/L,氨/銨比1:1,攪拌速度400r/min的條件下,磨礦細度-0.074mm占98%,考察浸出時間對鋅浸出率(%)的影響。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浸出時間越長,可浸出相的浸出率也越大,當浸出時間達到3h時,浸出率達到最大值84.27%,因此,該礦的最宜浸出時間為3h。
4.7 攪拌強度對鋅浸出率的影響
在溫度25℃,選用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液固比4:1,浸出劑總氨濃度8mol/L,氨/銨比1:1的條件下,磨礦細度-0.074mm占98%,浸出時間為3h,考察不同的攪拌強度對鋅浸出率的影響。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攪拌速度在0r/min-400r/min范圍內(nèi),氧化鋅礦的浸出率有明顯提升,但當攪拌速度為400r/min時,其浸出率突然下降。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攪拌強度過大導致浸出劑的揮發(fā)量增加,從而使浸出率下降。
4.8 全流程最優(yōu)條件浸出試驗
為了考察該氧化鋅礦的最終浸出效果,本研究進行了上述條件的優(yōu)化試驗,試驗固定條件為:溫度25℃,選用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液固比4:1,浸出劑總氨濃度8mol/L,氨/銨比1:1的條件下,磨礦細度-0.074mm占98%,浸出時間為3h。針對原礦最終鋅的浸出率為86.38%。
5 結(jié)果討論
試驗采用氨浸法,所得結(jié)論如下:
(1)對于該高品位氧化鋅礦,單一氨水浸出體系效果最好,氨水-氟化銨浸出體系效果與之相近,氨水-氯化銨浸出體系效果最差。
效果排序為:單一氨水>氨水-氟化銨>氨水-硫酸銨>氨水-碳酸銨>氨水-氯化銨。
(2)對浸出效果影響最為顯著的是液固比和浸出溫度。
(3)在條件為氨水濃度4mol/L、氟化銨濃度4mol/L、磨礦細度-0.074mm占98%、液固比4:1、浸出時間3h時浸出效果最好,浸出率達到86.38%。
參考文獻
[1]鄧昕.國外鉛鋅資源概[J].世界有色金屬,2008(10):41-46.
*通訊作者:章曉林(1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