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北方地區(qū)進行綠化造林,樹木耐寒是必要的特性之一,文章就小黑楊、小黑14、迎春5號的培育、形態(tài)特征、生長特性作了簡要的分析和介紹。
關(guān)鍵詞:北方;楊樹;耐寒
北方地區(qū)冬季天氣異常的寒冷,在進行綠化造林時,樹木是否耐寒是林業(yè)工作者必須考慮的主要特性之一。小黑楊、小黑14楊樹、迎春5號楊樹在對土壤要求、耐寒特性等方面就顯得特別的突出。
1 小黑楊(Populus X xiaohei)
1.1 小黑楊的形態(tài)特征
小黑楊,楊屬,楊柳科。落葉喬木,高度可達20米以上。樹干通直圓滿,生長有較多的側(cè)枝,形狀斜著向上生長,與樹的主干大約成50度夾角。小黑楊的樹冠形狀似長卵形,其樹皮光滑且呈灰綠的顏色,皮孔條狀,稀疏。原葉柄著生處下方有3條明顯的棱線,老干基部有淺裂,暗灰褐色,萌枝淡灰綠色,其棱線極為突出,生有圓柱形的短枝,披有淡淡的灰褐色或灰白色顏色。小黑楊的葉芽呈圓錐形狀,生有微紅褐色芽頭,芽頭的先端由長漸尖,與枝貼生;花芽呈牛角形狀,先端處彎,多3-4個集生,有粘質(zhì)附著。長枝葉的葉柄短而扁,帶紅色,苗期枝端剛發(fā)葉時,從葉腋內(nèi)流出黃色粘質(zhì);葉片多為廣卵形或菱狀三角形,基部微心形或廣楔形,先端短漸尖或突尖;短枝葉的葉柄近圓柱形,先端側(cè)扁,黃綠色,長2-4厘米,無毛,葉比呈菱形橢圓狀,長約7厘米左右,寬約4厘米左右,基部的形狀為楔形,其生長的先端似長尾狀漸尖,邊緣的生長近似圓鋸齒狀態(tài);具有極狹的半透明邊,表面亮綠色,背面淡綠色,光滑。小黑楊的雄花花序長約5厘米,生有小花40-60朵,雄蕊25-40,花盤呈現(xiàn)出扁平的形狀,近似黃色,有著紡錘形的苞片,整體上為黃色,先端為褐色,條狀分裂;小黑楊的雌花序長約6厘米。果序的長度達16-18厘米,生成的蒴果較大,近似卵狀橢圓形,有柄,2瓣裂。花期4月,果期5月。
1.2 小黑楊的生態(tài)習(xí)性
1.2.1 小黑楊抗旱能力較強
小黑楊非常喜光,耐低溫冷濕氣候,在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上栽植,其生長速度快,適應(yīng)性非常強,具有極強的抗嚴寒、抗干旱特性,能夠在瘠薄、鹽堿的土壤上正常生長。經(jīng)實驗得出:小黑楊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土壤上栽培,3年生的小黑楊平均生長量為樹高4m左右,胸徑3cm左右;在土壤脊薄、天氣干旱的條件下,小黑楊卻不怎么受影響,也能夠正常生長。據(jù)1973年的有關(guān)調(diào)查資料得知,由于當年黑龍江省西部秋季大旱,從9月份至次年4月份,降水量不到26.4mm,小黑楊林地中干土層達60-70cm,許多楊樹品種由于天氣干旱而導(dǎo)致死亡,有的生長狀態(tài)受到了抑制,但小黑楊卻能夠正常生長,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抗旱能力和適應(yīng)能力。
1.2.2 小黑楊具有耐鹽堿性
小黑楊的耐鹽堿性也非常強。經(jīng)過實驗對比得出,把小黑楊栽植在堿化碳酸鹽草甸土上,在pH值8.9,含鹽量為0.12%的立地條件下,9年生的小青楊樹高只有3.5m,胸徑約為3cm。而同年栽植的小黑楊樹高生長達到了7m以上,徑生長量達到了8cm以上。
1.2.3 小黑楊具有較強的抗病性
小黑楊對于楊樹潰瘍病、黑斑病、楊銹病、黃粉病、爛皮病、天牛、楊干象甲等均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實驗對比中發(fā)現(xiàn):在抵抗楊樹潰爛病發(fā)生方面,在40個應(yīng)試品種中,有15-30個品種發(fā)病率達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病率最嚴重的為歐美系品種,竟然達到70-90%,而小黑楊的發(fā)病率只達到了20%左右,被害率較輕,且次年的愈合速度極快,其生長量未受到任何的影響。
小黑楊最明顯的缺點是:在萌生的枝條上客杈生長較快較多,在栽培、育苗的管理上除蘗工作非常的費工、費時,影響了培育進度。
2 小黑14楊樹
2.1 小黑14楊樹的形態(tài)特征
小黑14楊樹,具有不飛絮的雄株特性。實驗得知:栽培后8年生的材積生長量比生產(chǎn)上一般栽植的小黑楊高15%~50%。小黑14楊樹具有通直的樹干、光滑的樹皮,萌生的樹枝枝條呈深綠顏色,棱線分明,有5~7條之多,且銳利。生長于長枝上的樹葉為圓形,基部的樹葉也為圓形,先端為突尖。短枝上的樹葉基部呈楔形,先端漸尖形狀。
2.2 小黑14楊樹的生長特性
通過對8個小黑楊無性系評比得出,小黑14號楊樹的生長狀況最佳。該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適應(yīng)性高、生長迅速;小黑14號楊樹有著高大通直的樹干,尖削度小,出材率高;木材潔白且輕軟,紋理美觀細致,極易干燥,用途十分廣泛,是營造速生豐產(chǎn)林的理想的栽培樹之一。
3 迎春5號楊樹(中林三北1號楊)
3.1 迎春5號楊樹的培育
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迎春5號楊樹的培育是從中國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引進的黑小楊混合系,以俄羅斯歐亞黑楊為母本、陜西關(guān)中小葉楊為父本,經(jīng)過人工雜交的優(yōu)良無性系,故將其命名為迎春5號。該品種非常容易栽植,生長速度快,干形通直,冠幅較窄,不協(xié)地。迎春5號楊樹的側(cè)枝較細,具有較強的耐寒特性。其干上的樹皮在生長中基本上不破裂,從而使其有著較強的抗森林病蟲害的能力。迎春5號楊樹的材質(zhì)也較為優(yōu)良。在主要的經(jīng)濟性狀及抗性指標上都為上成。栽培上通常采用插條育苗方法,培育的苗木不分杈或稍有杈,均不需要打杈,具有較高的成活率。該品種可在黑龍江省的東部山區(qū)平地、松嫩平原的丘陵地帶、三江平原栽植,且生長較好。是培育農(nóng)田防護林、速生豐產(chǎn)林及“四旁”綠化的優(yōu)良品種之一。
3.2 迎春5號楊樹的形態(tài)特征
迎春5號楊樹為落葉喬木,樹干通直,樹高通常在20米以上。苗期的生莖呈圓形且無棱狀出現(xiàn),苗木的梢部呈淡紅色,中下部整體呈現(xiàn)出灰綠顏色,皮孔呈白色、線形,部分苗木有膜質(zhì)表皮脫落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迎春5號楊樹的幼樹樹皮呈灰褐色,中上部為灰綠顏色,皮孔為菱形形狀,呈現(xiàn)白色,縱向排列。幼齡林樹木,樹干的縱裂從下部開始,隨著林齡的增長,漸漸演變?yōu)楹诨液稚覙潺g越大顏色越深。迎春5號楊樹的中齡林和成熟林大約在樹干的1/3以下表皮開始深度縱裂,樹干的2/3以上部分表皮光滑呈現(xiàn)出灰綠色,皮孔為菱形形狀。迎春5號楊樹樹冠較窄,呈圓錐狀,冠中的樹木分枝較細,各分枝的夾角約為40°左右,樹枝的形狀為圓柱形,樹枝的顏色呈灰白色,樹梢的梢部無棱,呈綠色,有膜質(zhì)表皮呈脫落狀態(tài)。迎春5號楊樹的芽苞呈微紅褐色,外形似長卵狀,前緣漸尖,有圓鋸齒狀邊緣。其枝條上生長著不規(guī)則的側(cè)芽,觸摸頂芽時有很稠的粘液出現(xiàn)。迎春5號楊樹枝葉的基部為闊楔形狀,萌生條上的葉,少部分為三角形,也有部分樹葉呈菱形,長4~8cm,寬5~10cm,葉緣呈現(xiàn)微波狀態(tài)。迎春5號楊樹的雄小花70個左右,雄花花序長度3~4cm,雄蕊25枚左右,花藥呈現(xiàn)出深紅的顏色,花的柱頭呈二裂形狀,雌花序座有小花30個左右,果實呈桃的形狀。
3.3 迎春5號楊樹的生長特性
經(jīng)栽培實驗,迎春5號楊樹具有很強的抗森林病蟲害的特性:它對楊樹爛皮病、楊樹潰瘍病、楊銹病、灰斑病抗性較強。迎春5號楊樹生長速度快,經(jīng)測定,8年生平均胸徑達2.4cm,平均樹高為2.3m。迎春5號楊樹還具有極強的耐寒性,在零下30度的天氣狀態(tài)下,迎春5號楊未有凍裂現(xiàn)象出現(xiàn)。而其它的部分楊樹品種樹干基部凍裂率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