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手機綁架的時代,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原來每晚都習慣翻幾頁書,在書香里入眠,而自從手機裝了微信和微博以后,才猛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好久沒有讀書了。書架上的書,撒滿了孤獨。重慶的桃小薇熱愛讀書,在這里把她鐘愛的書分享給大家。如果你也熱愛讀書,并想與大家分享好書,請與我聯(lián)系:QQ:842676521,郵箱:gegepretty@163.com。
《得未曾有》
慶山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此書是安妮寶貝改名為慶山后的潛心力作。說潛心,是從書中看到她從容入世的態(tài)度,及受訪人澹泊的生活之道。書中,在世道奔波的男人,守著一顆廚子心,在杭州偏靜的村落開私房菜館;國內(nèi)略有名氣的攝影師魏璧,遠離城市喧囂,留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把童年里關于鄉(xiāng)土、情人、農(nóng)民的記憶全都納入進去;年輕的喇嘛聊人生……行文細而不華,字里行間顯露出探尋內(nèi)心安寧的力量。本書適合慢讀,循心者或許會有諸多思考。
《對話日本設計》
王紹強 沈婷 編著 廣西美術出版社
日本設計擁有獨立的美學性格。本書系一眾國內(nèi)設計師前往東京進行設計考察,通過拜訪隈研吾、居山浩二等六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收錄的他們的對話集。從序言開始,日本的設計就在打動人心。深澤直人說,美在于內(nèi)外干凈。譬如房子的構(gòu)造,不止是表面整潔,連掩藏在地下和墻體里的布線,都是整齊干凈,像藝術品一樣令人尊重。這種對合一的追求,深入社會默認的觀念,是日本世代相傳的智慧。
《面紗》
【英】毛姆 著 重慶出版社
《面紗》講述一個紅杏出墻的婦人凱蒂,遭遇了外遇的背叛,以赴死的心與對她心灰意冷的丈夫共赴瘟疫災區(qū),卻意外獲得愛的救贖。毛姆筆下的愛情真實又刻薄,凱蒂對情人的糾結(jié)、婚姻的控訴與世道的無助,即使放在當下,也是女子們愛上渣男的心聲。在《面紗》《月亮與六便士》和《刀鋒》等毛姆經(jīng)典小說中,會不同程度地表達對道法的探求,倘若只是停留在人性上的剖析,就會忽略毛姆對靈性層面的思考。
推薦
《這世上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
蓑衣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精彩錦句:
讓人感覺舒服的人一定是愛自己的。不管是有獨立的事業(yè),還是有獨立的精神世界,總之,得有一個自己的生長系統(tǒng),別人進不來,再親密的人也不行。
人群不是用來逃避的,而是用來看見自己的,人與人之間只有交換能量,才能讓自身的內(nèi)外得到平衡。
擁有歡笑和淚水的表情最生動,也最讓人想要靠近,因為它是無害的,是柔軟的,是有溫度的。
所有的討好都是消耗。讀書時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是這樣的,如果發(fā)乎內(nèi)心,那么就是滋養(yǎng),反之就是虛耗。”我非常贊同。承認自己的殘缺,展現(xiàn)自己的真實就是在建立自己,在偽飾上花費太多力氣,看起來是在樹立自己,其實是在瓦解自己。
任何時候,調(diào)適好自己都是根本。先讓自己值得愛,而不是飛蛾撲火般去乞求愛。
仔細辨別,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遇到的幾乎所有讓你覺得不公平的事情,原因都是你還不夠努力。
依賴看似在讓自己舒服,但本質(zhì)上是在剝奪自我成長的權(quán)利。獨立是可以產(chǎn)生能自給自足的養(yǎng)分的,它是一種內(nèi)生力,只有當你確認了自己的存在時,它才會發(fā)揮作用。
人生是講究平衡的,當你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務實”的東西上面時,往往最容易救贖你的恰恰是你所缺乏的“務虛”的部分。每個擁有夢想的人都是帶著內(nèi)心地圖的人,他們知道自己的前方在哪里,路要怎樣去走,一路上會看到哪些風景,而透徹的內(nèi)心,也會讓你外在的生活變得更好。
我們都不喜歡一眼望到頭的人生,但又無比渴望安全感,那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在動蕩中為自己不斷加碼,獲得來自自身的平衡能力。
按部就班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一點都不比過得特立獨行來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