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chǎn)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愛為什么能深入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
深入靈魂的熱愛
杭州市文瀾中學初三 李倚霞
遠處是高大斑駁的祭祀臺,腳下是細碎蒼白的沙石,眼前除了一塊殘存的石碑外一片荒蕪。我拾起一片尚未完全干枯的落葉,撫摸著歲月留下的紋路,默默無語,唯有一聲嘆息。
這是大明宮遺址。這是2014年的一天。
史書上清楚地寫著一千多年前這片土地上建起了宏偉的大明宮。風起長安,重樓疊閣,檐牙相啄,春光燦爛,笙歌不歇?;趾甑牡钣畛休d了唐王朝的太平長歌和繾綣風煙。紅日初升,天下大明。但如今,重重殿宇已化為歷史塵埃,散落在古都大地上。
“這里曾經(jīng)是唐朝最華美的宮殿,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華美的宮殿……”導游的解說雖滔滔不絕,后人卻很難從這片遺址上找到大唐盛世的遺跡。不知為何我一踏上這片廢墟,心中就涌出絲絲酸澀和刻骨的眷戀,仿佛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我曾關注花開花落,也曾留意鶯語燕飛,我知道盡管大唐曾經(jīng)興旺繁盛、堅不可摧,但一切美好終會煙消云散。我漸漸意識到,那種深入靈魂的情感并非只是對盛世的留戀,而是從膚淺的了解到轟轟烈烈的熱愛。
我曾登臨萬里長城,看群山蜿蜒,心潮澎湃。塞北的朔風刺痛了我的臉,枯萎的秋葉被疾風席卷。彌漫的霧氣中,我仿佛看到金戈鐵馬、波瀾壯闊的歲月和舊王朝那些氣吞山河的往事。
穿過古樸的御街,會發(fā)現(xiàn)衰草萋萋下的宋朝遺址陳列處,青苔覆蓋的斷壁殘垣、碎磚破瓦,數(shù)百年來的風風雨雨、喧囂寂寞、是非曲直都被逝者如斯的時間悄然帶走。遠處傳來的叫賣聲仿佛千古絕唱,只留下埋藏在心中的歷史情懷。
真正深入靈魂的情感如醇酒,隨著時間的堆積而日漸濃稠,卻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初心。我曾不理解那些已淪為廢墟的遺址存在的意義,畢竟廢墟不代表美好。但是,當我身臨其境時才體會到那些深入靈魂的情感是多么難以割舍。
“有時,你會覺得這些遺址就像你的一段泛黃的回憶,永遠追不回來,卻在你心里開出馨香的花朵。這種馨香,屬于所有中華兒女。”身邊的好友感慨著。
我點了點頭。也許我的那些感觸,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熱愛,是一種對古老民族的熱愛。這些廢墟對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不可謂不重要,因為冰冷的殘瓦碎石下積淀著中華文化的底蘊,這樣的底蘊無處不在。明月寄相思,落日托閑愁。每個中國人都無法割舍那份對往昔繁華的詩意情懷。熱愛繁華,熱愛詩意,熱愛那段屬于華夏民族的情懷。
我們需要深切的熱愛滋養(yǎng),由此我們的文化之魂才會真正永恒。任憑歷史無情,我們仍能保存一脈相承的詩意,如此美麗深切。
教師點評
李倚霞同學先從自己游覽大明宮遺址開始,寫自己對盛唐時期的大明宮如今只剩下遺址的思考,再插敘自己登臨萬里長城和游覽御街和遺址陳列處的所思所想,然后又回到眼前的大明宮遺址,寫好友和自己的對話,表達自己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本文構思簡潔,內容厚重,讓讀者生發(fā)出思古之幽情。文章既有恢宏的氣度,又有思考的深度,是一則有深度的歷史文化隨筆。其不足在于結尾的幾節(jié)議論稍嫌冗長,不如簡潔地表達。
(周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