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亮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 江蘇 南通 226001 )
支氣管擴張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此病具有病程長、病變不可逆轉等特點。支氣管擴張患者的肺結構及肺功能會受到明顯的破壞,導致其反復感染,而反復的感染又會加重其病情,從而嚴重地影響其日常生活。武士杰的研究表明,支氣管擴張患者在接受大量的廣譜抗菌藥及糖皮質(zhì)激素等藥物的治療后,其深部會出現(xiàn)多重耐藥菌和真菌定植及感染的現(xiàn)象,給其疾病的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1]。有研究表明,用抗感染療法聯(lián)合支氣管肺泡灌洗法對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治療,可明顯降低其各項炎癥指標,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45例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在進行抗感染治療的同時分別使用體位引流排痰法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法進行治療,其中接受支氣管肺泡灌洗法治療的21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我院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45例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這45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肺結構受損的程度嚴重且存在新的感染,其咳、痰、喘的癥狀明顯。②在接受本次研究前的2周內(nèi),患者均未使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③患者均未患有其他心肺基礎性疾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45例患者分為體位排痰引流組和支氣管肺泡灌洗組,其中體位排痰引流組有24例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組有21例患者。在支氣管肺泡灌洗組的21例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12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45歲,年齡最大的74歲,平均年齡為58.3±2.3歲。在體位排痰引流組的24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14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44歲,年齡最大的72歲,平均年齡為56.0±2.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為患者吸氧。②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③使用化痰平喘藥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同時,為體位排痰引流組患者使用體位引流排痰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根據(jù)患者病灶的位置,為其取不同的引流體位進行排痰治療。為左肺下支氣管擴張患者取右側臥位,為右肺下葉支氣管擴張患者取左側45°俯臥位,為雙下肺支氣管擴張患者交替取左側臥位和右側臥位,為右肺中葉支氣管擴張患者取左側45°仰臥位。②為患者取好體位后,利用重力作用使其病變的部位在上,讓其深吸氣并關閉聲門,然后再讓其將聲門突然開放以排出氣流。③將患者進行引流的支氣管的開口向下,以促使其排出大氣管內(nèi)的痰液。為支氣管肺泡灌洗組患者使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使用經(jīng)鼻纖維支氣管鏡對患者進行檢查。用1~2ml的利多卡因?qū)颊哌M行局麻處理,然后盡可能地吸盡其支氣管內(nèi)的黏痰作為標本,送檢。②通過支氣管鏡的活檢孔道將氣囊導管置入患者病變的肺葉后注入空氣,當球囊充滿后封閉其支氣管腔。通過三通管將輸液管與球囊內(nèi)的導管進行連接,懸掛輸液瓶,輸液瓶的高度應超過床水平位置的60cm左右。③用50ml的注射器抽出患者肺葉中段內(nèi)的空氣,抽出量為100~150ml。在抽出空氣后,打開輸液器的開關,此時藥液即進入到患者肺葉的內(nèi)部[2]。藥液的組成為500~1000ml的生理鹽水及阿米卡星注射液,每次的注入量為150ml。④在藥液注射完成的10min后,抽出球囊內(nèi)的氣體并拔出氣囊導管。指導患者更換體位,讓其適度地進行咳嗽,以促使其將肺內(nèi)深部的藥液排出,同時在纖支鏡下吸出其肺內(nèi)的藥液。⑤重復灌洗3~4次,每次灌洗的時間為15min,治療1~2次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10天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復查評估。①顯效:治療后,患者的體溫降至正常,其痰量減少,痰液轉清。其氣急的癥狀明顯改善,肺部啰音減少。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結果顯示,其C反應蛋白的水平、降鈣素原的水平等炎癥指標基本恢復正常。進行胸部CT檢查的結果顯示,其支氣管擴張病灶處的感染明顯被吸收,其痰栓基本消失。②療效差:治療后,患者咳嗽、黃痰及氣急等癥狀均無明顯變化,其肺部體征的改善不明顯。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結果顯示,其C反應蛋白的水平、降鈣素原的水平等炎癥指標下降的程度不明顯。進行胸部CT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兩肺炎癥病變被吸收的情況不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經(jīng)過治療,支氣管肺泡灌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體位排痰引流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各項炎癥指標的比較 經(jīng)過治療,支氣管肺泡灌洗組患者的各項炎性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體位排痰引流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炎癥指標的比較
支氣管擴張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支氣管擴張主要是因患者的支氣管及支氣管附近組織受到炎癥的感染,其支氣管的管壁結構被破壞所致。支氣管擴張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氣道內(nèi)的分泌物就會堵塞其氣道的管腔,使其氣道的引流不暢,從而引發(fā)感染[3]。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的咳嗽、大量膿痰等癥狀極易反復發(fā)作,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xiàn)咯血的癥狀。李敏菁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全身性抗感染藥物對肺深部痰量多、排痰不暢、痰栓形成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治療,可導致其肺深部出現(xiàn)多重耐藥菌和真菌的定植及感染[4]。韓輝等人的研究表明,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法對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治療,可通過對其支氣管進行反復地灌洗及吸引,使其支氣管管腔內(nèi)的痰液、痰栓被充分引流,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5]。另外,采用此療法還可對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局部用藥,從而有效地殺滅其支氣管內(nèi)的致病微生物,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法對合并感染的嚴重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的各項炎性指標。
[1] 武士杰.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7(5):804-805.
[2] 陳翠萍.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9):86-87.
[3] 王東升,黃昌河,毛立群,等.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2217-2219.
[4] 李敏菁,甄國粹,賴其廷,等.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臨床療效觀察[J].內(nèi)科,2015,10(1):36-37.
[5] 韓輝,黃丹丹.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4(36):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