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與時尚生活之間搭建橋梁,讓漢服真實地回歸到生活,是述帛漢服創(chuàng)始人、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文化推廣者羅妍的心聲。她熱衷于收羅各類高端純天然紡織物,熱衷品鑒紡織品帶給人的肌膚觸感和視覺效果,喜歡與每一位愛惜自己的優(yōu)雅女子,細致體會生活的點滴樂趣。更喜歡與新老朋友們分享一些小小的喜悅……
徐展:從穿漢服到做漢服,是一個轉(zhuǎn)折點。請問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穿漢服的呢?又是怎樣開始下定決心去做漢服的?
羅妍:要說穿漢服,就特別久遠了,因為我的專業(yè)是戲曲表演,可以說是從十幾歲開始,差不多在二十多年前,我穿的就是漢服。但做漢服呢,卻是剛剛開始,畢竟我不是學設計的,只是憑著自己對服裝的一些要求和多年來在審美方面的積累,還有家族親戚在服裝制作的一些經(jīng)驗,綜合了一下這些優(yōu)勢,才把述帛逐漸做起來。
2007年開始,我跟漢服復興運動志愿者一起,在生活當中經(jīng)常正式穿漢服。那個時候穿的漢服,就是在網(wǎng)上的一些漢服商家做定制,但后來時間長了,我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太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漢服。一方面是因為款式設計各方面不是太適合自己,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個人身邊的朋友圈子里,大家對服裝這方面的要求還是蠻高的,可一般網(wǎng)上定制的一些漢服,從布料到做工各方面,都不太適合穿到生活當中去,或是當作很正式的衣服來穿,總是讓人感覺與我們平常的衣服有一定的距離。于是最初我就是想自己成立個工作室,然后做一些面料精致一點的衣服跟身邊圈子的朋友做分享。但做的時間長了以后,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來找我的人越來越多,就開始把它做成一個小小的商業(yè)模式。
真正讓我下決心做漢服,是因為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中秋拜月的活動。當時我要負責做司儀,那個時候我很想有一套好一點的漢服,就很著急的在網(wǎng)上訂購了一套。買的時候看圖片很漂亮,感覺很大氣,很好,結(jié)果拿回來以后,我打開包裹,連上身試穿的心情都沒有,就感覺太粗糙,太廉價,布料用的太低端了,我自己實在不想穿。之后我就下決心自己做漢服了,那套衣服我也就是勉強穿了一次,回來就送給別人。
我穿著漢服到處去參加各種活動,也帶著身邊的朋友們?nèi)ネ?,有些朋友剛好合適,就一起參與,但是很多朋友都不太認同、不太愿意參與,覺得衣服看起來不夠檔次,讓人感覺就像在搞什么演出啊、表演啊、作秀啊之類的活動,而不是平常也能穿的衣服。我想,如果真的要復興漢服的話,就一定要讓漢服真正回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在平常的日子里也正常的穿起來,沒有障礙的面對我們身邊的人,這樣才能夠真正起到普及和推廣的作用。要在個人的影響下,讓身邊的朋友們更認同、更欣賞并逐漸接受漢服,穿起漢服,這樣我覺得才是真正的復興。其實漢服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我們,沒有離開過我們這個民族,你看在舞臺上、在影視屏幕上,它還是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著的。但如果說我們現(xiàn)在再去復興漢服,水平卻還是停留在影視屏幕的、或在外活動的、或舞臺上的那種穿著水平,就沒有必要了,因為那一方面從來就沒有斷過。
我盡可能的想要設計一些、制作一些比較精良的、精品的漢服,能夠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穿出去,能夠讓人很欣賞、很驚艷、很驚嘆它的美、它的精致、它的好。一件東西尤其是衣服,首先穿上后得是很美好的,而且要讓人感覺跟周邊的距離沒有那么遠,沒有那么大的障礙。很多人看漢服,會夸你衣服很好看但自己不愿意去接受也不愿意穿,心理上還是有障礙,就是因為我們在設計等各方面就是太過于去影視劇化、去舞臺化、戲劇話,也就是像演出服。所以說我想自己創(chuàng)的就是一個比較接近生活化一點的品牌。
由于是比較接近生活化的,那么我所用的面料以及色彩設計等各方面還是稍微的與現(xiàn)代審美接近一些。服裝也是在不斷的變化當中的,如果說我們的祖先不去求變的話,那漢服也不可能傳到現(xiàn)在留給我們,那么多不同的款式和型制,那么多不同風格,就能證明我們的祖先也是不斷在求變的。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時期都有它自己的鮮明特色、特點,因此我們現(xiàn)代人做漢服時也要遵循這一點,也要適當?shù)娜ト诤衔覀儺敶说膶徝懒晳T,以及適應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各方面的需求,不要有太遠的距離感,會讓人感覺是在穿越、在演戲、在做秀。
徐展:原來如此!述帛漢服美麗、精致、優(yōu)雅、高端,每次推新都讓人眼前一亮,請問您在設計時會以什么為靈感來創(chuàng)作呢?
羅妍:其實我們的漢服并不是真正特別高端的漢服,因為我們的定位是精品而不是奢侈品,我也不打算做奢侈品,只需要有一些比較精致的漢服真正回歸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價格也不至于讓人承受不住就行。做設計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靈感,都是順其自然,更多的時候是我自己覺得需要什么樣的衣服了,就做出來。還有,我身邊的朋友中屬于文化藝術(shù)圈的特別多,因此往往就是根據(jù)他們的具體需求來做設計,如果做出一些比較好的,就拿過來做成樣衣。這完全是順其自然的在做,沒有很刻意的去設計,因為我覺得生活也是這樣順其自然的。雖然說我的衣服都是按照傳統(tǒng)的形制和規(guī)矩在做,但是在配色方面總是盡可能的靠近現(xiàn)代化一點。我的設計理念就是,在現(xiàn)代時尚與民族傳統(tǒng)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想接觸漢服但是又不太愿意穿的很傳統(tǒng)的那一批人,先從更接近生活的衣服穿起來,之后逐漸開始接受正規(guī)傳統(tǒng)的漢服。
徐展:那么,有沒有哪些顧客穿著您做的漢服,收獲了美麗的評價和有趣的故事呢?
羅妍:比如說在北京有一個我的鐵桿兒粉絲顧客,她自從第一次定制漢服以后,就穿著漢服工作,得到了很多客戶的好評,事業(yè)、業(yè)績各方面都有所成長,自己也更自信了。認識漢服后,她又逐漸對傳統(tǒng)文化等觸類旁通,穿著漢服去聽音樂會、看畫展、看電影等等,形象氣質(zhì)各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與此同時她的社交圈子也打開了。
徐展:真好!那么,您對未來的述帛有怎樣的期許和規(guī)劃呢?對與述帛有緣的人們有什么想寄托的話語嗎?
羅妍:對于這個服裝品牌的未來,我倒是沒有太多的規(guī)劃和設計,原本也不是為了謀利,只是因為我自己喜歡、為了滿足自己,而且把別人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也挺高興,很有成就感。所以對于未來還是順其自然,將來如果我退休了,有可能會找一些年輕人來繼續(xù)經(jīng)營這個品牌。我做的所有作品都是為了把美分享給大家,希望所有的朋友們都能去好好經(jīng)營自己的人生,過美好的生活。一個愛美的人,內(nèi)心是會充滿了美好的幸福的,而且我都特別高,所以這種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會很強,對社會是有貢獻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一類的人,他們將來是否會成為我的顧客并不重要,我希望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當然我的顧客當中好多都屬于這一種,他們就是因為挑剔,要求精致完美,所以才來找的我。
徐展:想來,創(chuàng)新就是因為人永不滿足,因為有完美主義者,才有精益求精的發(fā)展吧。
羅妍:我認為創(chuàng)新不等于否定傳統(tǒng),但我們在傳承傳統(tǒng)的同時,也需要發(fā)展、需要有創(chuàng)新。因為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已經(jīng)跟古代的時候有了千差萬別,我們的一切都不可能再穿越回去了。所以說我們還是要順應自然,要順應這個社會的發(fā)展,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一些適當?shù)母淖?,以便與現(xiàn)代結(jié)合起來。特別希望顧客們通過接觸這些美好的事物,能很好的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zhì)。我曾經(jīng)在跟顧客的座談會上講過我的一個理念:我喜歡我的顧客很挑剔,越是挑剔、越是有精致要求的顧客我越是喜歡,因為這樣的人肯定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而這個世界的文明一定是完美主義者去推動發(fā)展的。內(nèi)心當中要求完美的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標準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