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夫
來自臺灣的昶洧電動車
最大320kW輸出功率、電動機后輪驅動、續(xù)行里程650公里、意大利Zagato擔綱造型設計……把這些信息組合在一起,所描繪的就是來自于臺灣的昶洧電動車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昶洧(chǎngwěi)這兩個字如同這家新興的電動車企業(yè)一樣陌生,但是其麾下的首臺四門三廂電動車Thunder Power Sedan即將在2017年投入量產并率先在歐洲上市銷售。根據目前所公開的信息顯示,這臺電動車將在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濱海新城占地約30公頃的工廠投產,項目總投資約為45億元,規(guī)劃年產量10萬臺。
或許是浙江省對于臺灣企業(yè)有著特別的政策支持,昶洧電動車是繼裕隆汽車之后第二家落戶省內的整車企業(yè),同時建成的還有昶洧電動車研發(fā)中心。Thunder Power Sedan這臺車是在2015年9月法蘭克福車展上向全球公開亮相的,盡管目前這臺車還處于概念展示階段,但昶洧宣稱已進行了五年的研發(fā)。畢竟從平臺規(guī)劃到性能標定,對于這家沒有汽車生產經驗的車企來說有著非常多的前置作業(yè)要做。
雖然挑戰(zhàn)很大,但昶洧對于Thunder Power Sedan仍然抱有十足的把握。在人事方面,原Lotus集團技術總監(jiān)PeterTutzer先生擔任首席技術官;而首席制造官Franz Schulte先生則擁有40年造車經驗,他所擅長的領域是沖壓、汽車組裝、質量控制和模具。以外,在意大利米蘭的歐洲總部,昶洧還與著名設計公司Zagato展開了合作,由這家老牌設計公司擔綱整車造型設計。然后一切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Thunder Power在B柱以前部分和Zagato TZ3 Corsa看起來甚至有幾分神似。橢圓形的前臉裝飾罩、低矮的布置不僅顯示出運動感的一面,也和昶洧的Logo遙相呼應。
昶洧的前身是Motomax公司,早期專注于制造并銷售電動工具,這算是為邁入電動車行業(yè)打下了基礎。事實上,對于昶洧這樣“零經驗”的車企來說,要想把整車產品推向市場,當然少不了和國際專業(yè)的技術公司展開合作。電子電器部分由博世負責開發(fā);模塊化底盤設計由意大利的Dallara負責,這也是著名的賽車底盤設計公司;車身架構以及內外飾則是CSI負責把關。車內中控臺使用了TP-Touch貫通式液晶屏幕,包括信息娛樂和智能互聯功能,充滿了科技感。不過如此前衛(wèi)的設計到量產時能否保留,似乎是個未知數。
基于模塊化的底盤,昶洧在未來還規(guī)劃了尺寸更小的轎車、SUV以及Crossover車型。在整車輕量化上通過結構優(yōu)化和新材料運用,Thunder Power Sedan的整備質量在2000kg以內,同時其車底的鋰離子電池組也采用了模塊化設計,總功率達到125kW/h。在快充模式下30分鐘即可獲得300公里里程,最快1小時可充滿電,而車載標準充電系統(tǒng)則需要6小時才能充滿電。在整車性能方面,Thunder Power Sedan提供了兩種輸出規(guī)格,標準車型最大功率為230kW,最大扭矩320Nm,0-100km/h加速為6秒,最高車速210km/h。而高性能版本的動力輸出為320kW/560Nm,0-100km/h加速為5秒,最高車速250km/h,兩種車型的續(xù)行里程都為650公里,這一數據看起來還不錯哦。
作為一臺以科技感為核心賣點的電動車,當然少不了駕駛輔助技術的點綴。Thunder Power Sedan將會裝備自動緊急制動、盲區(qū)監(jiān)測以及車道保持等裝備,ESP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也將是標準裝備。底盤部分,這臺車的基礎結構為前雙叉臂、后多連桿設計,昶洧表示可以選裝空氣彈簧,以此提高舒適性。最后再透露一條信息吧,Thunder Power Sedan將于2018年在中國上市,價格或許是Tesla Model S的一半,期待吧!
Thunder Power競速賽車
經過外觀改造后,Thunder Power Sedan搖身一變成為了一臺電動賽車,這從側面展示了昶洧電動車平臺的擴展性和高性能改造潛力。這臺Thunder Power賽車采用了四輪驅動,目前并不清楚是否會投身到比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