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
人才的成長就如發(fā)豆芽,將豆芽放在濕布上,上面還必須壓上石頭
“鴨梨山大”,一句網絡流行語。小伙伴們都知道,它與人名“亞歷山大”諧音,詼諧地表示壓力巨大。
身處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壓力。學生可能有作業(yè)考試、人際交往的壓力;青年人可能有經濟問題、情感矛盾的壓力;中年人可能有事業(yè)發(fā)展、子女教育的壓力;老年人可能有疾病、孤獨的壓力……
從事不同的職業(yè),有可能面臨不同的壓力。醫(yī)生時常處于醫(yī)患關系緊張的狀態(tài);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安全和學業(yè)成績;企業(yè)員工要抓業(yè)績、工效;甚至連外表光鮮亮麗的演藝明星同樣也有票房、收視率的壓力……
不同的社會角色,也會有各種不同的壓力。同樣是十七八歲的我們,在學校要面對書山題海;在死黨閨蜜間要維系友誼;在與異性交往時要避免“亂了分寸”;作為子女更不能讓父母失望……
所以,壓力真的是你有我也有,人人都有。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壓力呢?心理學家給出了四種解釋。
第一,壓力是面臨選擇或改變時產生的心理沖突。比如,我們早晨上學等公交車,眼看要遲到了車子卻還不來,這時候我們就面臨選擇:繼續(xù)等,可能會遲到;立即打出租車,但要額外花錢。這種左右為難的選擇就會讓人產生壓力。
第二,壓力是對未知事件的悲觀解釋。比如,老師突然讓你到辦公室去一趟,你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于是心里開始嘀咕:是不是我上課開小差被發(fā)現(xiàn),老師要批評我?這種忐忑不安的悲觀解釋,就會讓人產生壓力。
第三,壓力是持續(xù)不斷的精力消耗。比如,連續(xù)五天的課堂學習已經讓你疲憊不堪了,可是媽媽又說:“這個周末不休息,要去上輔導班。”這種疲勞的持久戰(zhàn)就會讓人悶悶不樂,這也是一種壓力。
第四,壓力是面臨威脅時的本能反應。比如,過馬路時突然有輛車向你沖過來,那一瞬間,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但是,壓力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可怕。
它有利,也有弊。例如,對于彈簧來說,壓力越大,彈簧就能彈得越遠。但對于易碎品而言,有壓力可就相當于死神在召喚啦。心理學有個著名的“豆芽菜理論”:人才的成長就如發(fā)豆芽,將豆芽放在濕布上,上面還必須壓上石頭。沒有石頭的壓力,豆芽就會長得又長又細,味道也會很差;有了石頭的壓力,豆芽才會長得又白又壯,而且味道鮮美。所以,壓力有時候也是一種動力。但是發(fā)豆芽菜的行家里手還有一套行為規(guī)范,那就是在發(fā)豆芽時,壓的石頭不能太重。如果太重,那么大部分豆芽菜可能就嗚呼哀哉了。所以說,壓力不可無,過度亦不可取。
其實,重要的并不是你有沒有壓力,而是你如何處理壓力,如何引導它向積極的一面發(fā)展。面對壓力,我們要學會做減法,同時也要學會做加法。
做減法,需要我們學著放下壓力。
在一次壓力管理培訓課上,輔導員拿起一杯水,然后問臺下的學員∶“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有人說是半斤,有人說是一斤。
其實,這杯水的重量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鐘,誰都可以;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進醫(yī)院了。這就像我們承擔著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到最后都會因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所以,我們需要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就像卸下壓力的重擔。
接著,我們再來做做加法。
在此之前,我們先分享一個故事——半杯水。
一位智者在沙漠的邊緣建了一間草房,專門招待從沙漠中走出來的旅客,而給每位旅客準備的第一種食品就是半杯清水。
某年夏天,氣溫高達五十多度。這時,從沙漠中走出來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年輕人。他們嘴唇干裂,疲憊不堪地來到草房。智者迎上去表示歡迎,并讓他們進房休息。房屋的中央有一張八仙桌,桌上有兩只小茶杯,各裝了半杯水。年輕人一見只有半杯水就來火了,對著智者嚎叫道:“老頭子,我已經有三天沒有喝水了,你怎么只給我半杯水!”智者答道:“沙漠地區(qū)水非常珍貴,按規(guī)定,每位旅客只能給半杯水?!敝心耆藚s非常高興,對智者說:“我也三天沒喝上水了,這半杯水足夠解渴了!”
的確,無論外界因素多么緊張、多么困苦,都不應成為我們感到痛苦和壓力的主要原因。因為,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心態(tài)和面對問題的態(tài)度。就像故事里說的,同樣的半杯水,有的旅客看到的是缺失的那一半,有的旅客卻看到了擁有的那一半。其實,只看到缺失的那一半,是在扼殺快樂,折磨自己;而快樂之道在于,看到擁有的那一半,想著自己已經擁有的那一半。
所以,做加法的要義就是增加我們的積極心態(tài)、積極情緒,增加正能量,甚至偶爾學學阿Q精神。最后,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些自我訓練的方法,幫助大家如何減壓。
Transforming——轉換觀念
換個角度看問題?!耙惶旖Y束時的疲勞,表示我有拼命學習的能力;衣服越來越緊,表示我吃得很好;有巨額的電費,表示我冷氣吹得很爽……”有時候,化解煩惱其實很簡單,只需要轉換一下看待問題的角度。
Relaxing——放松
伸懶腰、泡熱水澡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伸懶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展緊繃的身體,這有助于緩解壓力,放松自己。熱水澡,這個最古老的鎮(zhèn)靜劑,對放松身體也很有用。當然,時間不要過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以內。
Action——活動
情緒緊張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活動活動。這可以是一個人安靜地散步,也可以是瘋狂地揮灑汗水;可以是聽歌、看書、閉目養(yǎng)神,也可以當一枚吃貨盡情享受美食……當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舒緩緊張情緒、釋放壓力。
Interests——興趣
平時多培養(yǎng)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這不僅能夠充實你的生活,避免徒增煩惱,也可以讓你在“鴨梨山大”的時候,多幾個分散注意力的途徑。
Confiding——傾訴
當自己處于緊張的時候,可以自言自語,或是找朋友發(fā)發(fā)牢騷,訴訴委屈,釋放心里的緊張情緒。如果你能把心里不愉快的事情都說出來,那就會感覺很舒服,也就能更好地放松自己的情緒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