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如撫柳,稍來的微風足可蕩起輕漪。每逢夕陽西下,流水如銀,便想起遠在牟平的午后,想起千里之外的地方,以及那些繁花開至荼蘼的時光。
初到牟平,寒冷的冬季還未過去,凜冽的海風是給我的第一印象。早晚都有風,不過感覺不同。早起,晨跑中,風是凜冽的,親吻得皮膚紛紛變得通紅冰冷。這樣的風像西北冬日里的風那樣不討人喜歡。中午陽光很好,風力變小,和著陽光,有點春風和煦的意思。牟平天色暗得早,晚飯不久就暮色四合,風漸起,有些涼意,如果有情趣在這樣的風里散散步,也是一件美事。
公司的路西,是牟平兩大河流之一的魚鳥河,這條河流經(jīng)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后匯入黃海。無數(shù)個下午,曾漫步于魚鳥河畔,落日余暉,河水茫茫,水中蘆葦蕩漾,水草也長得豐茂,不覺想起“蒹葭蒼蒼,在水一方”的詩句來。當時的魚鳥河開發(fā)并未完善,只種植了樹木與花卉,硬化了路面,安裝了路燈等基礎設施。也許是因為離城較遠,往來人并不多,有時一下午難見有幾人沿河行走。這樣的清靜倒也難得,或?;蜃瑹o邊暮色簫聲起,閑看清源至西流。
魚鳥河西,有一城,名喚“慢城寧?!?,初見廣告牌上此名,一時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喜歡。慢城,寧海,說得多好啊。這不就是我對這個城市的感覺嗎?從統(tǒng)一橋西頭,沿河而下,越走越開闊。村子依著河的西岸,門口或坐或立的村人,偶有年少的孩童追逐嬉鬧,多么和諧而又寧靜。
臨近村子依然沿著河的地方,有門庭樓宇。恰是五月的天氣,薔薇開得正好,枝枝蔓蔓越過柵欄,爬到據(jù)說是某個人的家,不知,他知道嗎?繁花,燦若朵朵紅云,不由心里一驚,花開荼蘼不就是如此嗎?這個城市對美的追求,已然達到讓人舒心感動的地步。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沿河看花,想到吳越王給他夫人的這封信,寥寥幾字,卻平實溫馨,情愫尤重。持花過隙,滿目之處盡是花開,河岸那頭,家之所在,如此,亦可有“緩緩歸矣”的情致。
不僅是魚鳥河岸,在去往煙臺市區(qū)的路上,一路繁花盛開。多半會選擇從城中而過的62路公交,車子在路上,心已在窗外??床粔虻拿谰?,看不夠的建筑與河流,車子行駛過一段地方,公路回環(huán),這樣高低錯落的感覺,與極目所到之處皆成的景色,更增加了對這座城市的熱愛。
曾聽聞南山公園很美,未能去看過。牟平在記憶里,以至于凡是牽扯到牟平的信息都對我至關重要。后認識一個朋友,幾乎日日播報煙臺美景美食,南山公園自然也在其中。那些煙火的日子,被她用圖文皆美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滿足了我內(nèi)心的向往。從這些圖文中,煙臺的春華秋實都在我的眼里了,這才真切地感受到“花開否,月明否”,也得到了“你那里下不下雨”的答案了。
風卷殘云,水波不興,在養(yǎng)馬島后海,是見不到這樣的場景的,浪潮一波一波涌來,海天相接,自成一種景致。養(yǎng)馬島距城不遠,北去十余里,為海上小島。相傳因秦始皇在此養(yǎng)馬而得名。島上房屋零落散居,依坡度不同,而錯落有致。
家鄉(xiāng)的天是山清水秀的天,牟平的天是水天相映的天。清澈湛藍,像被海水洗過,在這樣的天空下,深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極目遠眺,似乎能把未來看穿。最美海岸線濱海路彎曲回環(huán),似緞帶柔和平緩。海邊不時有海鳥輕騰而起,本不平靜的海面立刻有了輕羽滑翔的痕跡。海邊建筑多為歐式風格,樓宇翩然,門戶多風情,或橋或亭都有些灑脫。小小別墅像個美麗的城堡,花園不大,卻是每個別墅獨有的風景。落地窗,百葉窗,自然風光,享受生活。站在樓上遠望,大海就在眼前,風迎面而來,似乎還有海水的味道。
在如今不能遠及的下午,只此一念,傾注了滿滿的愛和情誼。我想念牟平,也想念我愛的人。
崔巧玉,女,1990年出生,居于陜西咸陽,曾為安德利集團億通熱電有限公司員工,現(xiàn)在就職于某地市政府機關。咸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望月文學報》編委、會員作家,作品見于《秦都》《秦風》《望月文學報》《秦嶺印象》《陜西詩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