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
“就這么簡單。Apple Pay設計本意就是通過Touch ID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來保護你的個人信息?!?015年12月18日蘋果公司總裁蒂姆·庫克在新浪微博上如是說,宣布Apple Pay進入中國。
蘋果已經與銀聯(lián)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以及建設銀行在內的15家中國主要銀行簽署協(xié)議,支持Apple Pay,將在2016年年初正式上線。雖然傳言已經有大半年,但消息的正式公布還是令人驚訝。
特別是對比Apple Pay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的推廣速度,它們整整用了一年時間,并且后兩個國家僅支持美國運通的服務。
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內地,有超過2.35億年齡在15歲或以上的用戶沒有銀行賬戶,這讓移動支付成為收發(fā)資金的必要工具。據易觀智庫的最新報告,微信支付季度活躍用戶達1.5億人次,支付寶更達到1.9億人次,百度在去年也推出了自己的支付方式。2015年,移動支付整體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4萬億美元。
蘋果不是唯一一家著眼中國支付市場的手機巨頭。三星在2015年12月18日的同一時間,也與中國銀聯(lián)簽署了支付合作協(xié)定。
盡管在美國等國家推廣遇到困境,但蘋果似乎找到了在中國快速啟動業(yè)務的方法—銀聯(lián)正想方設法搶回被支付寶和微信占據的移動支付市場。作為跨行支付和銀聯(lián)清算業(yè)務的重要來源,Apple Pay虛擬信用卡可以保住其核心地位。
中國的互聯(lián)網巨頭們都在布局支付領域。近場支付經過騰訊微信、阿里巴巴支付寶對消費者不遺余力的補貼及教育市場,有了更好的推廣機會。但也意味著,Apple Pay將在支付領域與BAT短兵相接。
更大的難題在于微信支付、支付寶已經滲入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兩者占國內支付市場的9成。Apple Pay要想從中啃下一塊著實不易—況且Apple Pay在美國本土推廣緩慢,盡管那里已經形成了慣性穩(wěn)定的信用卡消費習慣。
但Apple Pay也有自身的優(yōu)勢,不存儲用戶信息的近場支付方式和大量手機用戶,分別在安全和品牌上為其背書。
一場針對消費者錢包的爭奪大戰(zhàn)就將在眼前展開,Apple Pay和銀聯(lián)要想打敗對手,或許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