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學軍
享受“個性化閱讀”是每個讀者心中的渴望,移動互聯給我們帶來了滿足需求的技術。目前競爭激烈的資訊類App商業(yè)化引擎正是個性化的閱讀。
熱詞:個性化閱讀 資訊類App 商業(yè)化
“個性化”,乃至“個性化閱讀”的說法并非新意,傳統圖書時代就有,試問:哪一個人心中沒有一個“個性化閱讀”的渴望,只不過受環(huán)境和條件所限罷了。為什么?傳統出版觀念不提倡,出版模式不對接。移動互聯網時代打破了上述兩個桎梏。
移動互聯技術的突破
還是那句老話:工具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之一,智能手機就是移動互聯技術突破的集中體現,它的普及迅速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從PC時代推進到了App時代。
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人手一個手機,如影隨形,物質決定意識,個性化需求進化到了前所未有的階段。
僅就個性化閱讀而言,并非夸張的講,在數千年的傳統圖書時代,沒有實現;在數十年的PC互聯網時代,仍然沒有實現。在PC時代,出現了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僅僅是突破性實現了“人人都是記者”的理想,只有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了LBS技術、移動搜索技術,“眾口不再難調”已經實現:每一個人,打開自己的手機,輸入自己的帳號,打開的每一個頁面才是“私人定制”。
今日頭條創(chuàng)始人張一鳴認為,今日頭條就能在幾秒鐘內通過對社交數據的挖掘,分析出用戶的興趣所在,并結合閱讀習慣等多個分析模型,為用戶推薦符合興趣的內容。今日頭條實現了“讓用戶自己決定自己想看什么”。
無獨有偶,一點資訊創(chuàng)始人鄭朝暉認為,一點資訊客戶端,支持自由創(chuàng)建話題和頻道,每一個終端客戶,面對的都是自我主編的頁面?!跋肟词裁淳陀惺裁础?,實現了“沒有讀不到的文章”的閱讀理想。2013年7月上線的一點資訊,初步實現了這一目標:嘗試用各種方式試探用戶的喜好,如果讀者用新浪微博登陸,它通過微博關鍵字、標簽、與你互動朋友的微博內容等,通過復雜的大數據算法推薦給讀者相應的新聞。如果讀者只是路過,它首先會顯示幾個熱門的關鍵字常識性地猜測你的興趣,這有點像做心理測試。如果讀者選了“創(chuàng)業(yè)者”,系統馬上根據你的身份選擇猜測你有可能感興趣的話題,如“創(chuàng)業(yè)投資”“國內創(chuàng)投人士”與“企業(yè)管理”等,當然隨著越來越精準了解讀者的興趣,向讀者推薦的新聞也會越來越符合讀者的口味。
移動互聯技術的突破,整合了“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主編”雙功能,使得個性化可以落地,傳統的“千人一面”的閱讀方式被“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制方式所代替,真正實現了讀我愿讀、我讀我心、興趣閱讀的功能,這是閱讀方式和功能的劃時代變革。
個性化閱讀的價值體現
對App而言,個性化閱讀所涉及的方面有三個:版權、內容和服務。上文所說的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的突破性移動互聯技術體現在服務方面。
版權和內容方面的個性化也是一大挑戰(zhàn)。要說當前的互聯網信息缺陷,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同質化、垃圾化和盜版。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的龍源網App,與同類App不同之處就是解決了上述數字出版行業(yè)難題,其一,積十多年創(chuàng)業(yè)之功,集聚了來自《三聯生活周刊》《中國新聞周刊》《財經》《讀者》《北京文學》《環(huán)球人物》《讀書》《創(chuàng)業(yè)家》《IT經理世界》等3000種中國主流期刊的正版內容,與同類資訊相比,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人盜版我正版。其二,通過龍源App,不僅及時讀到最新的每日每周更新的新聞類文章,還可以查閱到龍源公司積十五年之功積累的3000種期刊雜志超過1000萬篇的海量文庫。
而對于用戶而言,個性化的維度指標還包括:興趣的精準度、內容的適用性等等。個性化是閱讀的起點和最終價值體現?;ヂ摼W時代,信息海量,垃圾信息橫行,信息推送手段鋪天蓋地,但是每個人的時間還是一天24小時,定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讀到最有用最感興趣的內容,是每一個人的基本閱讀需求。有了遠行的想法,加上飛機,就能快速到達;有了閱讀的興趣,加上識別這一興趣的移動閱讀技術,適宜的資訊數秒即到達你的手機客戶端。
商業(yè)模式的突破和資本的嗅覺
移動閱讀App主要分為三類形態(tài):新聞類、興趣類、讀書類,其中讀書類的商業(yè)模式最為傳統和清晰,已經有了亞馬遜和起點中文網的成功經驗,核心競爭力是靠簽約優(yōu)質版權內容+用戶付費閱讀。
新聞類客戶端里面成績突出的是搜狐和網易,背靠門戶資源的強大推廣力和品牌影響力,在形式上將PC端的內容平移到了手機客戶端,乍看上去變化不大,但是有一點不可忽視的創(chuàng)新點也同樣是技術變革帶來的變化:由編輯推薦內容用戶被動接收轉向了主動接觸用戶,打造手機媒體平臺。家大業(yè)大,新聞類的商業(yè)模式延續(xù)的是門戶的模式,如網易新聞客戶端今年第一季度的廣告收入就已經達到千萬級,收入來源主要是品牌展示、應用下載以及創(chuàng)意活動三類移動廣告。
興趣類的客戶端以ZAKER、鮮果、flipboard為代表,其特色表現在功能單一,強調風格設計,關鍵詞搜索自動匹配內容,在內容上仍沒有走出“千人一面、內容重復”的窠臼,在個性化閱讀上有待于技術上的突破。正是看到了上述缺陷,這一細分領域的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挾各自的獨創(chuàng)移動智能閱讀技術,成為閱讀市場上的黑馬,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今日頭條風頭最勁,按照第三方網站App Annie 統計,2012年7月今日頭條上線,到第三季度,它就在App Store資訊類客戶端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蘋果官方的“iBooks”,超越了騰訊新聞、搜狐新聞等互聯網大佬級產品,用戶問題近千萬,一年不到,隨即獲得了來自海納亞洲(SIG)和以及華爾街著名經濟學家、投資銀行家的首輪風險投資,融資額達到500 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的爭奪是流量的爭奪,而在用戶的主要入口中,瀏覽器、搜索、輸入法、社會化媒體、即時通訊工具等領域格局已經基本確定。新聞客戶端是僅存的依然能誕生巨頭的戰(zhàn)場,也就成了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必爭之地,而其中個性化的資訊搜索、定制推廣是其中的引擎。
“靠產品技術而非營銷資源來改變世界”,這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強音,微軟的視窗如此,蘋果如此,谷歌如此,臉書如此,那么對于閱讀領域的未來而言,個性化的App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