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旆?/p>
壹
最近讀了《散文》上陳霽的文章《親愛的紅薯》,我欣喜遇上了同道。此前,不僅沒看到一篇關于紅薯的文字,把紅薯呼作“親愛的”,更是第一次聽到。但陳霽似乎意在為紅薯立傳,告訴人們卑微的紅薯是如何在明萬歷年間被一個叫陳振龍的福建人,用心計躲過西班牙殖民者的眼睛,從菲律賓呂宋島弄到中土來的,幾百年來又是如何以卑微的身份救苦救難的。陳霽用了很多的事實給紅薯鼓氣,鼓勵親愛的紅薯不要妄自菲薄,給紅薯立了塊讓人俯仰的碑。至于陳霽自己是怎樣親愛紅薯的,文中點到的不多,但足以使我對紅薯更加禮拜,而且勾出我若干關于紅薯的吃相。
聽父親說,我是從老鎮(zhèn)附近山上巖菩薩那兒磕頭求來的。但巖菩薩粗心大意,送我過來忘記了糧草先行,我落地就沒有奶吃。當時,父親鋪子里有的是桐油,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似乎不難,就是叫福和哥坐順水船去津市碼頭用一簍桐油換一瓶奶粉,一個月要幾簍桐油。福和哥說我是喝桐油長大的。母親解決問題的方法更簡單些,等我長到三個月就摸索著給我喂紅薯吃。母親固執(zhí)地認為,紅薯軟綿綿的,和米面糊差不多,易消化,不隔食,還容易胖人。母親說,第一次用小鐵勺把煮爛的紅薯送到我的嘴邊,我就笑嘻嘻地張開小嘴手舞足蹈。母親似乎看出了我的吃相,從此,每天都要夾帶給我喂兩次紅薯,弄得一天到晚滿嘴都是黏糊糊的,不出半個月明顯地長胖了。父母看著高興,但不明白是奶粉還是紅薯的好處多些。母親的理由高出父親一頭,說自從我吃紅薯后屙的屎不臭,狗子爭得打架。
我是被紅薯喂大的。
母親關于紅薯的格言是:吃紅薯不壞肚子。這句話,母親口里念著,手上從不忘記,每次弄完飯,就要乘熱火熱灶往灶膛里丟幾個紅薯,用熱灰捂緊。紅薯靠通紅的草木灰慢慢溫熟,通體軟軟的,不糊殼,舉在手中一邊剝皮一邊吃,香半條巷。每次在外面玩餓了回家,跑進屋就一頭鉆進灶孔,用火鉗在灶膛里亂撥。灶孔里黑黑的,熟透的紅薯讓火鉗戳出大大小小的窟窿,更弄得我滿臉都是鍋底灰。母親一見不妙,趕緊丟下手中的針線跑過來,搶過火鉗挾紅薯,嘴里不住地埋怨:“真是作孽!”在我們鄉(xiāng)下,字紙片是不能亂丟的,更不得伸到胯下去擦屁股眼,玷污了字,就不會讀書。在母親眼里,我是紅薯喂大的,不能傷了紅薯,紅薯是她的母乳,位置排在五谷前面。
滿七歲了,我被父親送到街后面的農會去讀小學。課間,看見同桌的花癩子左手提著簞食,右手舉著一個紅薯在吃,受不了紅薯香氣的誘惑,眼珠子盯著花癩子手上的紅薯不動,實在忍不住了,就拉花癩子的衣角,兩人來到操坪角上,商量用月餅調紅薯吃?;ò]子不敢相信,也不敢多要,從我手上小心翼翼地掰下半塊月餅,就把半簞食紅薯往我懷里一送,在花癩子眼里半個月餅就是半個銅板。放學回到家中學給母親聽,母親聽了眼睛在笑,免不了又跑到柜房去埋怨父親,說父親是假疼孩子,把我的嘴吃壞了。母親堅持她的觀點,只有紅薯是可以不守規(guī)矩想吃就吃的。
貳
其實,吃紅薯還是有規(guī)矩的,不是想吃就可以吃的。
全家下放到高家峪的那幾年,每到晚稻開鐮,紅薯在地里也睡熟了。灣里板桶咚咚一響,男人們就要叮囑家里的堂客,飯里不要拌豆子了,利利索索地煮幾餐新米飯吃。大人小孩都快活得過年似的,心追著板桶咚咚地蹦,等到太陽爬到三竿高,男人們每人挑著一大擔谷往曬谷場上一倒,就匆匆地趕回家去吃新米飯。高漢登兄弟的兩棟土磚屋就貼在曬谷場邊上,兄弟倆各舉著一大缽雪花花的新米飯,坐在門檻上頭埋進缽里不停地往嘴里扒。扒急了抬起頭,朝前直著眼睛,拉長了脖子“嗝”幾下,然后把頭繼續(xù)埋進缽里去。偶爾朝曬谷場這邊盯幾眼,遠遠看見我坐在石磙上剝烤紅薯吃,手中的筷子在空中停了半分鐘。這時,茂武、寧大端著新嶄嶄的白米飯一邊走一邊吃來到我面前,見我吃得滿口噴香,奇怪我放著白花花的新米不吃,偏偏要啃土里土氣的紅薯坨。寧大一定認為,街上來的人都是些犟腦殼。
到了冬末,母親為了給家里多掙點工分,吃完早飯就去曬谷場上剝桐子。剝桐子的都是隊上不能出工的女人,大家圍著一堆點燃的桐子殼,一邊嘰嘰喳喳打發(fā)冬天,一邊撈工分。剝桐子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在通紅的桐子殼灰中放三、五個紅薯。過了晌午,母親見我收工回來,趕忙找根棍子把紅薯從桐子殼灰中一個個撥出來,放到嘴邊把桐子殼灰吹掉,遞到我手上。我就蹲在桐子殼灰邊一邊取暖,一邊剝烤紅薯吃。剝桐子的女人們都望著我,她們奇怪我竟沒喝一口咸菜湯,也不說肚子咕咕響,吃完二三個紅薯打個盹,又扛起撮箕去挑火土糞。高家峪雖然窮,但從不把紅薯當正糧看。公社的糧食產量統(tǒng)計表上也沒有紅薯一欄,按統(tǒng)計口徑會計算紅薯產量,十擔紅薯折合一擔谷。紅薯從山上挖回來放入地窖,除過年出點紅薯粉,臘月熬點紅薯糖,余下的全部剁給豬吃,留給豬催膘。善于算計日子的人家會曬幾墊子紅薯絲,用瓦缸收好,待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拿出來拌進米飯里,糧食不夠,靠紅薯把日子拉長。高漢登一家人寧肯肚皮鼓一天癟三天,也是不曬紅薯絲的。他的理由可以歪死人,只要豬肯上膘,一口肉抵半筐紅薯。高家峪人認死理,說吃紅薯人沒勁,打臭屁。他們笑我肩膀只能擱半筐石灰,是因為紅薯吃多了,七分力氣從屁股眼里跑了。我忍住笑,拿條扁擔站在土凸上,朝武高武大肩擱兩百斤的高漢舉一指:來,我一只手,你一雙手,我們擰扁擔。一路挑石灰的伙計們一起攛掇,把我倆緊緊圍在中間。高漢舉兩只手死死抓緊扁擔,叉開兩腿,像頭觸人的牯牛,大喊一聲,臉脹得像個桐子苞,一上勁,擰扁擔的兩只手看著看著打滑,扁擔在我掌心卻像上了螺釘,絲紋不動。高家人傻眼了,再找不出責難紅薯的理由,但總認為我的吃相有些“怪”,而且有點不合規(guī)矩——我把豬的口糧吃了。
叁
離開高家峪進鋼鐵廠當了工人。文革中想當工人不容易,是件時髦事。當時流行語是“一工交,二財貿,萬一不行搞文教?!边M了廠一番心思都集中到“咱們工人有力量”上去了。工廠一日三餐很秩序,只是幾個月沒見到過紅薯,不習慣。新工連實習結束,廠里安排我當廣播員。當廣播員有特權,可以和擴音器住一個房間,宣傳陣地一般閑雜人不能進進出出。有了自由,又想起紅薯來。正好母親從鄉(xiāng)下托人送來了半麻袋紅薯,心里高興,但一時犯愁,想不出辦法來怎么把這些秤砣般的紅薯弄熟。對門房住著備料車間的昔文,我們玩得很好。他鬼道道多,見我想吃紅薯,不聲不響地去機修車間找塊舊鋼板錘了一個圓桶式的爐子,半夜里下晚班,乘車間主任不在又弄了兩褲腿焦炭。第二天,爬下床打開“東方紅”,就興沖沖地把鋼爐子提出來往平臺上一放,找了一塊竹條板,用錘子砸成短條條,放進鋼爐子下面,上面放焦炭,淋上柴油,一陣嗆人的濃煙過后,焦炭接上了火,等爐子紅了,提進廣播室,放上鋁鍋,不要三、五分鐘,鋁鍋蓋子就開始蹦蹦地跳起來,水蒸汽滿屋亂竄。我手上一邊換革命歌曲,一邊心里想著紅薯,鼻子不時地抽兩下。有了香氣紅薯就熟了。進廠快半年沒見過紅薯,今天吃自己煮的紅薯,我的吃相一定是很生動的。紅薯熟了喊昔文過來,他只揀個小的吃了,再勸他,他說吃多了白天拿鏟子沒勁。我瞪了昔文一眼,心里替紅薯不服氣。endprint
我不嫌麻煩,每天早上都與紅薯打交道,再很少去食堂排隊打稀飯買饅頭了。中間去師專讀了兩年書,不在廠里,用手指頭扳一下有十四個冬、春基本上靠吃紅薯過早。一棟樓住的備料工人過去過來笑我:鋼鐵廠有兩座爐子,一座煉鐵,一座煉紅薯。機關支部開生活會,有人提意見,說我拿公家的焦炭煮紅薯。我知道理屈,寧肯埋沒英雄,也不忍埋沒紅薯,做了點不傷骨的自我批評,但始終沒改過來。下次開生活會,用報紙包了一包熟紅薯去,每人一個,吃了都說好吃,要我下次多煮幾個。
肆
進城后的吃相又不同了。
城里有自己的家。進了城住在自己家里,在家吃飯的時候多,給我弄紅薯吃就成了芳君的事。鄉(xiāng)下的親戚都知道我的癖性,上縣城來家里作客,常用網(wǎng)兜提幾個紅薯。中秋前后,紅薯正是催果的時候,有的親戚為了讓我高興,上山挑粗壯的紅薯藤,刨幾蔸給我提來,下班回到家讓我一瞄上,頓時眼前一亮。自三月紅薯下種,到八月紅薯開挖,有近半年沒見到此君,聽說還是雞蛋黃,更是急不可待,顧不得晚飯已經上桌,一定要芳君用鋁鍋給我煮幾個出來。為此,芳君常常大為惱火,扭不過我,唯有嘴里不停地嘀咕。土里疙瘩的紅薯非常耐煮,一要占火,二要占時間,我不管這些,我不能讓紅薯委屈在角落里。不足月的紅薯細長、莖多,我卻舉著吃得嘻嘻然,一得嘗鮮之樂,二得故舊相見之喜。親戚見我高興,再不言紅薯不值錢的話。
在縣城機關上班相對穩(wěn)定,從晚秋到第二年新春,只要不出差,一般都是在家吃了紅薯出門。煮紅薯要花時間,做早飯的人就不能貪床。為此,芳君不時想改造我,理由是現(xiàn)代人都不在家吃早飯了,都去小攤上叫碗米粉圖個簡單。我的生相跟紅薯一樣,再猛的火也一時煮不爛,宣傳了多年也沒宣傳動。
近幾年烤紅薯在縣城興起來??緺t從圓形的舊洋油桶換成了抽屜式的不銹鋼柜,從燒藕煤改成了燒木柴,該洋的洋了,該土的土了??炯t薯的香氣填平了大街小巷,男男女女抵擋不住烤紅薯的香氣,忍不住買上一個兩個,一邊走路一邊玩著吃。于是,我也與時俱進,早上再不催芳君煮紅薯,上班繞幾步路買上烤紅薯,用塑料袋提上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前悠然地欣賞著吃。為了買到雞蛋黃的烤紅薯,有時不惜穿四五條小巷,最后發(fā)現(xiàn)還是謝伯的烤紅薯饞人。謝伯的紅薯來自太平鎮(zhèn),那里是高山,又是麻砂地,土質疏松瀝水,紅薯長出來干板脆甜,經松木柴慢慢地勻勻地一烤,有板栗的香氣。太平鎮(zhèn)先后來了七八個農民在縣城賣烤紅薯,我成了他們的????;焓炝?,他們見我買烤紅薯,總是讓秤桿翹一點,我也不讓他們吃虧,三、五角錢也不要他們找。今年春上,我在縣政府大門口碰上幾個坐機關的,手中晃蕩著烤紅薯,見了我朝不遠處的謝伯一指說,那個太平老兒告訴我們這是張某某最喜歡吃的紅薯,向我們推銷。卑賤的烤紅薯用我卑微的名字貼了牌,我和紅薯相得益彰了。
不久前,上班去得很早,穿了兩條巷也沒見到賣烤紅薯的。早餐落了空,心里納悶,進辦公室剛坐下,賣烤紅薯的謝伯問到辦公室來,進門就向我訴苦,說城管大隊嫌他們在街上賣烤紅薯土里土氣,影響城市文明創(chuàng)建,將他們全都趕到河邊一條背眼的老巷子里去了。我聽了哭笑不得,原來土里土氣是不能算“文明”的??磥恚扇顺3:屯晾锿翚獾臇|西打交道是最不“文明”的了。肚里憋住火,用電話與城管負責人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同意交點占道費不了了之,于是烤紅薯“文明”了。第二天,上班前又去謝伯那兒買烤紅薯,謝伯老遠就向我招手,過完秤還特意給我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烤紅薯。我笑著沒推辭,因為,我見菩薩也喜歡回報。
伍
在腳下這片黃土地里,沒有比紅薯更低賤的作物了。那些不藏水的麻砂地、掛坡地都給紅薯留著,碰上下雨天,把一節(jié)節(jié)的紅薯藤隨意地往地窩里一塞,三、五天就活潑地撐了起來。我在高家峪第一次上山栽紅薯,把半挑紅薯藤栽倒了。等第二場雨下來,漢圣隊長安排我和茂武挑著紅薯藤去補苗,上山一看,那些讓我倒栽的紅薯苗都紛紛從麻砂地里鉆了出來,而且不比旁邊地里的長勢差,茂武站在廂壟上,嘴角上歪著一支喇叭筒煙嘿嘿嘿地笑,說紅薯是狗皮帽兒沒有反正。因為紅薯賤,高家峪人對紅薯從來不品斤品兩。挖紅薯時,會計站在地頭上,把每戶該分多少擔紅薯,當著大家一宣布,大家就一擔擔互相幫襯著往家里挑,只記個花碼。紅薯從地里出來,水氣未干,又回到黑咕隆咚的地窖里去。
因為紅薯賤,故吃紅薯也讓人看成低賤的事。鄉(xiāng)下大人罵孩子讀書不用功,最狠的話就是“長大了讓你啃番薯”。早些年,盡管肚子搜得叮當響,用爐鍋煮紅薯吃,路上遇上熟人,問你吃飯沒有,回答是塞了幾個番薯坨。吃紅薯不算吃飯。拾野糞的人,在野地里偶爾看到一堆紅薯屎,也只當牛糞看,認為沒有肥氣。晏秘書長知道我吃紅薯的習慣,有好幾次提醒我,不要太克扣自己了。秘書長認為,紅薯這些俗物是不養(yǎng)人的。社會上的行情也大致如此,如果在大街上拿著紅薯招搖過市地吃,沒有人說你不斯文,認為那不過是吃零食,吃著玩的。過了八點鐘,誰還在辦公室泡康師傅方便面,領導會過來批評你上班吊兒浪當,上班一會了還在吃早餐。倘若是吃紅薯,則不會有人說你,大家還會圍過來分享半個,認為是吃著玩。
像我這種人在母親懷里就戀上了紅薯,幾十年沒改口,紅薯當飯吃,不要一口湯一口菜,且不泛酸,不打嗝,不燒心,自以為世上少有我這種吃相的。世上的事都是各行世幾十年,當現(xiàn)代化繼續(xù)一往直前的時候,慢慢地就會洋的開始衰敗,土的大行其時。據(jù)說,國內外的營養(yǎng)學家們從人類食品中篩出了十大營養(yǎng)食品、十大美容食品,紅薯都忝列第一。土得掉渣的紅薯和牛奶一道擔起了強壯一個民族的使命,惹動無數(shù)男人們和女人們都紛紛另眼看待紅薯,發(fā)現(xiàn)有人吃紅薯就要嘻嘻哈哈湊上去掰半個下來,搞一個嘴不空。大酒店老板也活泛起來,用藤條盤拼一盤紅薯、玉米、花生之類的拼盤擺上轉桌,美其名曰:生態(tài)美容拼盤。凡肚子鼓鼓的客人都紛紛抓中藥般爭著用手去抓,說是吃了可以降“三高”。但無論是站著吃、走著吃或坐著吃的人,都沒修煉出幾個真正吃紅薯的,大多是吃生猛海鮮吃膩了,吃口紅薯生態(tài)一下,爾后又繼續(xù)吃生猛海鮮的人,是吃著玩的玩家。
大凡吃相賤的人都免不掉要背上賤的名義。袁世凱每天要吃十四個雞蛋,皇帝的寶座沒坐熱就滾了下來,國人譏諷他是雞蛋吃多了的緣故。毛澤東因嗜辣椒和紅燒肉,在江青眼中就是個土包子。不少國人由此推論之,毛氏就是一個農民坯;再推論之毛氏只會搞農民運動??磥沓允裁?,嗜好什么,還可決定革命的方向。在中國最倒運的事,就是回家賣紅薯。紅薯之命賤可見一斑。
吃相就是命相。近墨者黑,一生交上低賤的紅薯,我無疑是賤人中的賤人了。哲學家是最善于兩面說話的人,什么簡到極致美到極致,什么俗到極致雅到極致,如此推論下去,賤到極致一定貴到極致了。回頭細細一想,我不但沒“貴”過,賤卻是時時粘連腳下的,更讓人不快的是,沒有因為我的“賤”而讓一些人忘記。往往還不時碰上流矢,無端地被人踹上幾腳,這大概都是“賤”的緣故。宋神宗時,蘇東坡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被貶為杭州通判,已經賤了,還是有人沒有因為他已經很“賤”了而放過他。元豐三年,只因幾句話不慎,再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繼續(xù)深入地“賤”下去??梢?,“賤”是一種宿命。難怪朋友給我捏算,說我官運不達,一是身體內經常漏“氣”,二是愛吃紅薯。我沒有話說,幾十年已經與紅薯相依為命了,貧賤不移,還得繼續(xù)相依下去。
“賤”到極致,有時是不是也會好到極致?說不好。但確實讓紅薯鼓舞了一次。十年前和文曙去長沙辦事,正是春夏之交,身體因季度變換偶感不適,上省人民醫(yī)院做心臟觀察,同時做了一大把化驗。第三天結果出來,心臟無大礙。教授翻完手中一大疊化驗單,然后盯了我一會,突然問我,你平時都吃些什么?我一下緊張起來。只聽見教授慢吞吞地說:“你的一切生理指標都處在年輕態(tài)?!蔽议L舒一口氣。告訴教授我是素食主義者,吃了幾十年的紅薯。教授頻頻點頭:難得!難得!今天難找?。∫覉猿窒氯?。我一下把教授引為知己,教授是繼母親后,唯一不認為紅薯低賤的人。
小時候聽父親講故事,說五百羅漢中有一個是靠“吃”而成佛的。我嗜薯成癖,能不能得道,不知道,但總覺得與低賤的紅薯結成知己,即使吃不成佛,也吃得心安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