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許承祖《西湖漁唱》的景觀文化意義

      2016-01-23 16:35:31宋雪玲
      關(guān)鍵詞:孤山西湖景觀

      宋雪玲

      (浙江省社會科學(xué)院 文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7)

      ?

      論許承祖《西湖漁唱》的景觀文化意義

      宋雪玲

      (浙江省社會科學(xué)院 文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7)

      清代許承祖《西湖漁唱》是一部專門吟詠杭州西湖的詩集,收錄詩歌365首,均為七言絕句,既一詩一景、相對獨立,又在整體上全景式地展現(xiàn)西湖綺麗的自然風(fēng)景和豐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特殊的景觀文化意義。詩集以“路”分卷,卷前有序,篇各有題,題各有注,互相生發(fā),相得益彰,顯現(xiàn)了結(jié)構(gòu)布局上的藝術(shù)匠心。研究《西湖漁唱》,對于今天深入開發(fā)西湖景觀、重建部分西湖歷史景點以及準(zhǔn)確介紹西湖景觀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等,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杭州西湖;許承祖;西湖漁唱;自然景觀;文化景觀

      清代許承祖《西湖漁唱》是一部專門吟詠杭州西湖的詩集,均為七言絕句,共365首。詩集卷前有序,篇各有題,題各有注,互相生發(fā),相得益彰。詩歌全景式地展現(xiàn)了西湖綺麗的自然風(fēng)景和豐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特殊的文化景觀意義。但由于許承祖詩名不彰,長期以來,此書一直塵封于歷史故紙堆中。筆者不揣淺陋,嘗試論之,以就教于方家。

      景觀,一般來說有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兩個基本層面,但是在許承祖的筆下,西湖的自然景觀已不只是作為風(fēng)光滿眼的自然存在,而浸潤著豐富的人文意蘊;西湖的人文景觀也不只是作為巧奪天工的文化存在,而且也是西湖自然景觀的有機構(gòu)成。因此,本文按照景觀描寫的結(jié)構(gòu)布局、自然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文化景觀的審美特點以及《西湖漁唱》的研究意義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景觀描寫的結(jié)構(gòu)布局

      《西湖漁唱》內(nèi)容涉及杭州西湖所有景觀,還涉及西溪、錢塘等西湖周邊景觀,凡一景觀皆賦詩七言絕句一首。在結(jié)構(gòu)布局上,以景觀空間方位的排列為次序,以“路”為線,以每一景觀為“點”,既宏觀地呈現(xiàn)了以西湖為核心的杭州景觀全貌,又突出每一處景觀的審美特點,猶如一幅立體的杭州西湖游覽圖。

      詩集以空間為順序,按“孤山路”“南山東路”“南山西路”“北山東路”“北山西路”“吳山路”和“西溪路”分為七卷,以西湖為核心,全景、立體式地呈現(xiàn)杭州景觀。如卷一“孤山路”曰:

      漁唱何以先孤山?山居南北兩峰之間,當(dāng)西湖中。行宮佛宇,金碧昭回。上下掩映,獨巋然不與眾山為伍。環(huán)而列者,若星之拱辰。*許承祖:《西湖漁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頁。本文所引《西湖漁唱》材料,皆據(jù)此版本,不另注。

      作者指出,詩集以“孤山”為卷首,是因為孤山居于西湖的中心位置,巋然特立,眾山如星辰之拱北辰。由此可見,詩人在全景式呈現(xiàn)杭州景觀時,又突出以西湖為核心的結(jié)構(gòu)布局上的藝術(shù)匠心。詩集以《西湖》為首篇:

      潑眼空濛水氣多,列屏山勢涌青螺。

      春肥土鮒秋肥蟹,歲歲湖船倚櫂歌。

      實際上概括了杭州西湖景觀:湖水空濛滿眼,山勢滴翠參差,春日魚美,秋天蟹肥,輕舟泛于湖上,櫂歌盈于水面。山水映帶,物產(chǎn)豐饒,充滿深厚的人文底蘊。

      詩集每一卷所描繪的景觀也是按照空間方位,類似游覽順序,依次分寫,如“孤山路”卷曰:

      故始孤山由圣因寺左行,至白沙堤。右行,至西泠橋,皆屬山麓。而蘇堤、趙堤、楊堤,橫亙其西。凡里外六橋及三塔、湖心亭諸景,咸附見焉。曰孤山路。

      今天的西湖依然是這樣,走過白堤,右轉(zhuǎn)即至西泠橋,這些著名景點都在寶石山下。而蘇堤、趙堤和楊堤則是湖西側(cè)的三個長堤,初步畫出了西湖輪廓。因孤山“在西湖中,獨攬全湖之勝”(《孤山詩》題注引《咸淳臨安志》),是西湖的標(biāo)志性景點,所以詩集以孤山為中心,描寫孤山曰:

      鏡奩低接畫圖開,老檜虛傳古柏摧。

      佳句令人思白傅,孤峰浮出小蓬萊。

      湖映孤山,如鏡奩照影,打開了一幅獨特景致。然而老檜古柏已經(jīng)銷蝕在歷史傳說之中,縱然如此,孤山聳立,水浮山影,若蓬萊神山,不禁使人想起白樂天“蓬萊宮在水中央”的佳句來。然后,又以“在孤山之陽”的圣因寺為路標(biāo),按照左至白沙堤、右行西泠橋的游覽行蹤,再以孤山之西以及里、外的空間方位簡略描述之。在每一景觀具體描寫的詩前注釋中,又特別說明此一景觀的空間位置:圣因寺“在孤山之陽”;四照亭“在孤山巔”;歲寒巖“在圣因寺后”;照膽臺“在孤山,亦稱關(guān)帝廟”;水仙王廟“在孤山口”;唐陸忠公祠“舊在孤山之陽”;白沙堤“自斷橋起,迤邐經(jīng)孤山,至西泠橋止”;斷橋“在孤山路口”;瑪瑙坡“在孤山東”等,均明確交代了每一景觀所處的空間次序,即使是一些小的景觀,所在方位也清晰可辨,如勾留處“在孤山放鶴亭南”,放鶴亭“在孤山北,和靖處士故廬也”,整個景觀描述構(gòu)成一個立體、網(wǎng)狀并互相聯(lián)系的整體。

      也有少數(shù)詩卷以景觀的主題為核心,類似于現(xiàn)代的主題公園。如“北山西路”曰:

      西湖之有靈竺,天地精華至此一聚,毓奇孕異,無美不臻。矧自翠華臨幸云林諸剎,彌覺改觀??芍^獨有眾勝者矣。由青芝塢、玉泉西,履桃源嶺,徑合澗,趨鷲嶺,又西至韜光,入巢居塢,迄石人嶺、西源峰,皆屬北高之麓。折而南行,過三竺,歷乳竇、白云諸峰,越郎當(dāng)嶺,止天門山,曰北山西路。

      “北山西路”一卷,以佛教的人文景觀作為主體。以青芝塢為卷首:

      塢口春藏石室扃,云根瑤草蘊仙靈。

      銜來白鹿臨階墮,分得齊峰數(shù)點青。

      特別點明青芝塢“云根瑤草”的神靈仙性,所以后面詩歌以青芝塢中的清蓮寺、靈峰禪院為主體,然后向四周輻射,分別寫桃源嶺直至鷲嶺,再西行由韜光直至石人嶺、西源峰,南行歷三竺而止于天門嶺。這種景觀描述既突出主體性,又兼顧整體性。其卷七“西溪路”則著重突出山水相映、旖旎成趣的自然造化之美,其序曰:

      西湖之勝,沿為西溪……山則峰連而嶺屬,水則異派而同源。翠靄花宮,別有天地,然后知化工真無盡藏矣!故以西溪終焉。

      實際上,這也是杭州西湖天工之美的本色,所以詩人以此作為詩集的收束,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回應(yīng)卷一對孤山之景的描述,使詩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綜上,《西湖漁唱》以五路為自然分界點,因南北兩路“靈境較多”,又各列東西路分?jǐn)?,故共分為七卷。一方?每一卷圍繞一個主體景點展開,形成輻射式的結(jié)構(gòu),景點與景點之間有明確的空間次序,清晰地交代了游覽路線的空間、方位;另一方面,七卷之間互相映帶,既全景式地呈現(xiàn)了西湖景觀,又互相呼應(yīng),使景點的區(qū)域性、獨特性與杭州西湖景觀的整體性、映帶性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宏觀鳥瞰與微觀描述結(jié)合,使《西湖漁唱》在展示西湖景觀的同類著作中具有獨特的價值。

      二、自然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

      西湖以秀美的自然山水著稱,碧波蕩漾,群山環(huán)繞。旖旎的湖光山色激發(fā)了古代文人無限的創(chuàng)作靈感,成為歷代詩人的吟詠對象?!段骱O唱》集中吟詠西湖山水,與山有關(guān)的有山、嶺、峰、巖石、山坡、山塢和洞穴等,計150處;與水有關(guān)的有江湖(河)、溪澗、港灣、水池、泉水和水井等,計59處。詩人既寫西湖山色、湖光的互相映襯,也發(fā)掘其回味無窮的人文底蘊。

      在詩人筆下,西湖的山川形勝,令人賞心悅目,峰巒與水光輝映,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統(tǒng)一,巧奪天工與天籟自然圓融,構(gòu)成了西湖獨特的自然景觀。如《飛來峰》:

      飛橋飛寺絕清幽,峰到飛來萬景收。

      百尺虬枝穿石偃,一條雪浪繞山流。

      飛來峰,位于靈隱寺?!鹅`隱寺志》云:

      峰高五十余丈,怪石森立,青蒼玉削。若駭豹蹲獅,筆卓劍植。頂有石如梁,橫亙空際。有泉曰蓮花,蓄巖隙。林木俱不假土壤,根生石外。冬夏長青,洵武林山之第一峰也。康熙二十八年南巡至此,御書“飛來峰”三字。詩人仰望山嶺,不僅峰如飛來之天竺靈鷲山,而且小橋凌空,寺依絕嶺,亦如天籟清幽而飛落人間;俯觀山下,古樹虬枝,盤根錯節(jié),懸垂百尺而穿過石偃,泉水噴涌,潔白如雪。峰如飛來寫其險峻,虬枝百尺寫其蕭森,清幽的靜態(tài)之美與浪涌的動勢之美組成一幅剛?cè)嵯酀膭尤水嬀怼?/p>

      詩人寫山水,多以淡筆描寫胸闊之境,化雄奇為柔美,化質(zhì)實為空靈,但用筆有所不同,部分詩篇用墨濃,用筆實,凸顯高山之巔雄峻其先,如《北高峰》:

      界石沉霾勢少雙,曲盤危磴瞰錢江。

      斗杓直掛山尖塔,浩浩天風(fēng)遍法幢。

      北高峰,《靈隱寺志》描寫到:

      武林山左支之最高者。石磴數(shù)百級,自下至頂,曲折凡三十六灣……群山屏列,湖水鏡浮。江流折為帶環(huán),海色宿為莽沆,真大觀也。

      詩的前兩句以“界石沉霾”“瞰錢江”突出其超拔于群山之上,以“勢少雙”“曲盤危磴”描繪其山勢險峻高聳。三四句以北辰掛在山尖塔上、浩蕩天風(fēng)吹動樹木如法幡飄動的夸飾手法進一步突出高入云天。其筆墨與上引描寫山水之詩有明確不同。然而詩人在寫泉水時又是另一種筆墨,如《細雨泉》:

      瀲滟方塘一鏡平,溟濛如霧散余清。

      游人底事生惆悵,空聽泉聲作雨聲。

      題注曰:

      張遂辰《湖上編》:玉泉寺后,有細雨泉。泉眼上涌,浮激波面。每斜風(fēng)疏點,游人輒驚雨而去。故名。

      詩寫山上清泉散落,如霧蒙蒙,地上泉如方塘,平整如鏡,陽光落在泉中,水光瀲滟。游人聽泉聲若天雨之聲,不禁頓生泥身世俗的惆悵。落泉的溟蒙之境與游人的溟蒙之心交織,是全詩透著夢幻般的輕柔,與《北高峰》風(fēng)格完全不同。西湖泉甲江南,僅許承祖所描述的竟有24處之多。詩人依據(jù)西湖每一處自然景觀的不同特點,用筆或濃郁或雅淡,寫景取境或空靈或?qū)嶋H,或純?nèi)幻枋觯蚯樵⑵渲?,眼前之景與想象之境交融,特別描述了西湖得之天籟的山水特點和醉人心靈的審美境界。

      《西湖漁唱》的意義并不止于呈現(xiàn)西湖山水的自然之美,而是浸潤著深厚的人文底蘊,使自然景觀或積淀了綿長悠遠的文化韻味,或構(gòu)成了詩情的象外之意,增加了一份令人渺然遙想的神韻。這主要表現(xiàn)為:

      第一,在自然景觀的描述中融進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并非截然分割的兩種存在,自然景觀大多包含著人文內(nèi)容。如《飛來峰》對“飛橋飛寺”的描述,《河渚》詩對“酒壚”“溪女賣漁”的表現(xiàn)等。少數(shù)自然景觀的名稱本身就鐫刻著深厚的人文情懷,《相思嶺》題注曰:

      上下唐村,此嶺為界。春秋兩賽,保社中分,故曰相思嶺。

      也就是說,此嶺分割兩村,以“相思嶺”為名,喻兩村情感相連而難以割舍。而許承祖詩則因名生發(fā),抒發(fā)由景而生的人文情懷:

      紆回磴道恨難平,百轉(zhuǎn)幽思觸緒生。

      腸斷山前山后路,風(fēng)愁雨泣不勝情。

      此詩以男女相思為主題,抒寫其觸目于山上石階迂回曲折,幽思遺恨百轉(zhuǎn)千回,令人腸斷,山間風(fēng)雨綿綿,亦如揮之不去的憂愁眼淚。可見,詩的主旨并非呈現(xiàn)自然景觀的審美特點,而是抒發(fā)因景而生的人文情懷。

      第二,在自然景觀的想象中融入人文情懷。在《西湖漁唱》中,詩人的自然景觀描述大多融注著自我想象,其中也往往包涵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容。如上引《北高峰》“浩浩天風(fēng)遍法幢”、《細雨泉》“游人底事生惆悵,空聽泉聲作雨聲”的想象,其中《南屏山》可視之為典型:

      列障天成翠靄濃,畫圖層出展山容。

      半生塵夢憑誰覺,敲破南屏一杵鐘。此詩唯有首句正面描寫南屏山峰巒聳秀,然后以“畫圖層出”概括其風(fēng)景如畫而虛承之。后兩句完全由南屏晚鐘引出聯(lián)想,抒寫蕓蕓眾生溺于如夢之塵俗而難以“覺悟”,無限人生感慨也蘊涵其中。

      第三,在詩歌題注的敘述中滲透人文內(nèi)容。《西湖漁唱》的題注,既表現(xiàn)了這一景觀的天籟之美,也在敘述景點構(gòu)成、考證人文掌故中,揭示景觀的豐厚人文內(nèi)涵,這也是本書很有文化價值的部分。如《大慈山》題注曰:

      《名勝志》:在九曜山之西,去城可十里。山色蒼蔚,中峰隆起,旁舒兩翼。釋法深《虎跑寺志》:左曰屏風(fēng)山,石壁聳秀,形似屏障。右曰涅盤山,因濟顛禪師荼毗此山,遂名。山巔曰越王臺,相傳越王演武于此。山之對,曰擎缽峰,圓覆如擎起勢。山之下,曰鎖云幢,因水瀉山外,立此以抵之。并仙人石、美人峰、三塊石、文筆峰、龍洞、虎洞諸勝。《游覽》、《西湖》二志,只載屏風(fēng)山名,余俱失載。

      題注通過引據(jù)典籍,先交代景觀空間方位,再描繪風(fēng)景特點,又?jǐn)⑹鼍坝^構(gòu)成,并將相關(guān)歷史傳說、人文掌故交織進其中,從而使這一自然景觀包涵著濃郁的文化內(nèi)涵。

      概言之,《西湖漁唱》既注重描繪風(fēng)景天然的審美特點,寫出意態(tài)、神韻,也注重描述自然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給人以無限的歷史遐想。題注以闡釋其文化意蘊為主體,詩歌以描述自然審美為特點,兩者互相生發(fā),使詩的內(nèi)涵浸潤深厚的文化底蘊。題注不僅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同時增添了詩歌的韻味,由此自然景觀也滲透著深厚的文化意義。

      三、文化景觀的審美特點

      西湖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恩賜外,也以近千年的文化發(fā)展積淀了豐厚的人文底蘊?!段骱O唱》所描繪的文化景觀主要包涵寺廟祠堂、樓臺亭院、堤橋墓塔以及其他難以歸類的人文古跡。其中最多的是寺廟約63處,橋約26處;有些古跡雖然數(shù)量不多,卻影響巨大,如白沙堤、蘇堤、趙公堤、楊公堤、蘇小小墓、宋少保岳忠武王墓、于謙祠、宋林和靖處士墓和張蒼水墓等。

      《西湖漁唱》由題注和詩歌兩大部分組成,因此其文化景觀的文化呈示也主要有兩種類型。

      第一,以注為主,以詩映帶。題注詳盡地揭示名勝古跡的深厚文化內(nèi)涵,特別是對于文化景觀的命名由來以及與景觀密切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掌故等都引證史籍,加以詳細說明。如《水仙王廟》題注:

      一名嘉澤廟,俗稱錢塘湖龍君,在孤山路口。成化《杭州府志》:舊在寶石山,后徙壓堤橋。錢氏表請封廣潤龍王,宋乾道五年,安撫周淙以禱雨屢應(yīng),崇祀之。并以樂天、和靖、子瞻三賢附祀。有井曰“薦菊”。取蘇詩“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寒泉薦秋菊”之義。明嘉靖二十三年,郡守陳仕賢移建今處。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南巡,御書“平湖秋月”扁額,建亭,為十景之一。遂徙水仙王像于亭后。按《越絕書》:伍胥浮尸江上,吳人稱為水仙。唐乾寧間,封吳安王,故有水仙吳王之稱。后因嘉澤龍王廟名水仙王廟,竟以龍王為水仙矣。

      通過題注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此廟的祭祀對象、廟名變化以及廟址變遷。此外,還介紹了景觀的其他景點及其文化意蘊,其中特別介紹了薦菊井、平湖秋月亭的來歷,并點明后者在西湖景觀中的地位,將這一景觀的相關(guān)文化背景及其意蘊闡釋得非常清晰。而其詩則抓住景觀的核心特點,映帶注文。

      非鬼非仙坡老句,夜深曾記水仙游。

      舉杯更向湖亭望,萬頃玻璃一色秋。

      首兩句與題注所引東坡詩句互相呼應(yīng),并綴之合理聯(lián)想;后兩句說明平湖秋月亭所以成為“西湖十景”之一的原因:湖亭舉杯遠望,西湖勝境盡收眼底。以詩映帶題注,更豐富了這一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同卷的《圣因寺》《四照亭》和《照膽臺》等皆屬此類。

      第二,以詩點題,以注闡釋。詩歌擷取景觀的核心文化內(nèi)涵,敘述歷史事件的核心內(nèi)容及其深刻意義,而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則在題注詳盡原委。如《蘇堤》詩曰:

      平堤繞碧想前賢,太守風(fēng)流接踵傳。

      在郡只爭六百日,救荒湖水注千年。

      這首詩敘述了西湖開發(fā)史上的一件大事?!捌降獭奔刺K堤,“太守”指蘇東坡。詩的后兩句概述蘇東坡任杭州知府(1089)疏浚西湖時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蘇堤之事。蘇軾上任之后,便親自為西湖請命,上書哲宗《乞開杭州西湖狀》,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郭預(yù)衡編:《唐宋八大家散文總集(卷八)》,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98頁。,從而成為西湖的歷史性文獻。故詩云繞行碧綠的平堤追憶前賢,太守輝煌業(yè)績一直流傳。雖在郡不足兩年,然爭奪時日,筑堤蓄水以救荒年,歷經(jīng)千年而沾溉后世。如果說上詩只在于擷取歷史的碎片,重在寫景,那么此詩則是著眼于宏觀敘述歷史事件,揭示深刻意義,重在敘事。其題注引《武林舊事》和《宋史·蘇軾傳》,使人們清晰了解西湖疏浚始末以及此后西湖景觀的變化。雖然蘇堤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增補修葺,早已不再是蘇東坡修筑的原樣,但毋庸置疑,西湖是從那時起才真正展現(xiàn)了天堂初景,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風(fēng)景勝地,“蘇堤春曉”也因此而被譽為“西湖十景”之首。其他《問水亭》《梵天講寺》和《靈鰻井》等,皆屬此類。

      從詩的角度說,無論是微觀擷取歷史碎片,抑或宏觀敘述歷史事件,都蘊涵著歷史人文情懷,具有厚重的文化意義。從注的角度說,詳盡敘述歷史事件、人物和掌故等,更直接地呈現(xiàn)了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并非截然分割的兩種存在,人文景觀一方面呈現(xiàn)出巧奪天工的化境之美,另一方面也融入天籟自然而成為自然景觀的有機構(gòu)成。

      注重發(fā)掘人文景觀的自然審美,是《西湖漁唱》的另一特點。如《登云臺》:

      接天臺榭俯郊壇,表里江湖勢郁盤。

      放眼直窮千里界,山云漠漠海漫漫。

      登云臺乃五代吳越王錢镠所建,又名拜郊臺。此詩描寫臺榭高聳,上遙接云天,下俯瞰郊壇,以江湖為表里,地勢迂曲盤回;登上云臺,放眼遙望千里,只見山云繚繞,海天漫漫。描繪登云臺聳立,與江湖互為表里,與山勢相依相生;描繪登臺遠望,若想象其反向遙望,則臺亦為云山一點。可見詩之旨歸,并不在于揭示登云臺所蘊涵的文化意義,而是突出得之天籟的人工之美。

      詩人常將人文景觀作為自然景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突出描寫其審美特點、審美感受,如《云棲寺》:

      夾徑蕭蕭竹萬枝,云深巖壑媚幽姿。

      一天翠靄含山寺,春晝陰晴人不知。

      又《洗心亭》:

      千層飛瀑萬筼筜,六月僧堂似水涼。

      行到洗心亭子上,浮嵐?jié)翊涞我律选?/p>

      云棲寺在梵村云棲塢中,云深巖壑環(huán)繞,松竹滴翠簇擁,故詩寫其夾徑竹林掩映,漫天云靄濕翠,令人不辨天日,難分陰晴,特別襯托出云深巖壑中的寺宇給人的幽靜嫵媚之感。洗心亭在云棲寺門外約一里許,詩寫飛瀑層層,竹林濃密,即使是暑天入寺,也是一片澄凈清涼,拾級登亭,山巒在煙靄中浮動,濕潤的水珠帶著翠色打濕游人衣裳。兩首詩在寫出景物審美特點的同時,又以“媚”“知”“涼”“滴”寫出在特定之境中特殊的審美感受。

      如果說題注重在闡釋景觀的文化內(nèi)涵,那么詩歌則重在描繪景觀的審美屬性,而并非刻意揭示其所蘊涵的人文意義。然而題注也引證史籍,間有景觀的審美描述,詩歌描繪也多交融人文情懷,故曰題注、詩歌互相映帶,相依相生,使得《西湖漁唱》有著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觀意義。

      四、《西湖漁唱》的研究意義

      西湖醉人的湖光山色使歷代文人盤桓流連,創(chuàng)作了豐碩的西湖歷史文獻和詩詞歌賦,既記載了西湖景觀的歷史變遷,又為西湖景觀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意蘊。研究西湖詩詞,可以清晰地了解西湖景觀文化的發(fā)展歷史,為開發(fā)西湖景觀、重建部分景點提供切實的歷史坐標(biāo),為進一步擴大西湖的社會影響力提供有效媒介?!段骱O唱》集歷史文獻價值與藝術(shù)審美價值于一體,因此研究《西湖漁唱》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從歷史文獻的角度看,其題注“廣索舊文,博搜逸事,分注題后,備志乘之缺。間亦有酌非正誤處,悉標(biāo)陳書目,征引原文,非敢妄議前賢,獨伸已見也。凡可供游歷、資考證者,輒于題外就近附載,不嫌瑣雜?!?《西湖漁唱》自序)因此,《西湖漁唱》的首要意義在于“酌非正誤”,其題注涉及大量的考證辨?zhèn)?,對于明確西湖景觀的具體方位有重要意義。如《蘇小小墓》題注:

      唐徐凝《寒食》詩謂在嘉興。陸廣微《吳地志》遂引凝詩,載墓在嘉興縣側(cè)。白樂天、劉夢得詩,皆指錢塘。說各不齊。按,嘉興并無墓址可考。至元《舊志》亦無明文。而《錢塘蘇小小歌》,早見于樂府。郭茂倩所編引。廣曰:蘇小小,錢塘名倡。南齊時人。古辭云“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是為錢塘人無疑。又《輟耕錄》載《春渚紀(jì)聞》云:司馬才仲,為錢塘幕官。其廨舍后有蘇小墓。又周紫芝《湖堤步游》有《吊蘇小墓》詩。據(jù)此,則宋時顯有墓在湖上。與《咸淳臨安志》、《武林舊事》吻合。

      據(jù)此可知,關(guān)于蘇小小墓的具體方位有在嘉興說、嘉興縣側(cè)說、錢塘說,也有在西湖說。作者根據(jù)樂府古辭首先判斷蘇小小“為錢塘人無疑”;然后又據(jù)《輟耕錄》《吊蘇小墓》詩,判斷“宋時顯有墓在湖上”,并提供后代文獻作為佐證,為蘇小小墓所在地的準(zhǔn)確地理方位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西湖漁唱》另一意義在于“備志乘之缺”,其題注涉及大量介紹西湖景觀歷史變遷的文獻,通過拾遺補缺,可追溯西湖古代景觀的原貌。如《掃帚塢》題注:

      《杭州府志》:在棲霞嶺后,以形似名。中有護國仁王寺,即黃龍祠。宋淳間,經(jīng)略花園使孟珙建。元末毀。明洪武初,僧祖吉重新。又天龍庵、永安院、西靖宮并廢。西為凈性禪寺,傍曰青衣橋。

      由題注可知,在掃帚塢中,原有宋代所建的護國仁王寺即黃龍祠,毀于元末,重建于明代,并有天龍庵等其他建筑,皆廢。再如《麥嶺》題注:

      地當(dāng)南北兩山之界,蓋積慶山之陂迤邐者?!跺X塘縣志》:嶺畔舊有顯慶寺、太清宮、廣福院、梅坡園、贊寧塔,并廢。

      如此等等,不僅敘述了這些景觀的古今變遷,豐富了景觀的文化意義,而且也影影綽綽地展示了古代這些景觀的構(gòu)成及其特點。

      上述兩個方面,對于今天如何開發(fā)西湖景觀、重建部分景點以及對于準(zhǔn)確介紹西湖景觀文化內(nèi)涵及其特點、發(fā)展西湖旅游業(yè),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作為一部詩集,《西湖漁唱》從審美的視角全景式地呈現(xiàn)杭州西湖景觀,既豐富了西湖景觀的文化底蘊,也以其特殊的審美而產(chǎn)生廣泛的傳播效應(yīng),容易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

      清代西湖詩詞專集眾多,《西湖漁唱》是其中特殊的一種。厲鶚《序》曾以“為西湖開生面者”高度評價其書,查岐昌亦云:

      山樵受而卒讀,廓如鏡如湖山眉列。宛乎聽鳥鳴于澗谷,觀魚儵于澄淵也?!段骱僭仭窓?quán)輿于宋楊蟠,嗣后郭祥正繼和,皆五言絕句。元道士董嗣杲賦七律九十六題,明陳贄如數(shù)和之。近世武林七子著《南宋雜事詩》七卷,人各賦七絕百首。其他若竹枝詞、采蓮曲、蓮社集、八社詩帖之類,或傳全篇,或存什一,或單詞只韻,歷宋、元、明來名流倡和題詠殆遍。作家口熟手溜,連篇累牘,輒落前人窠臼。此西湖詩每易就而難工也。

      將《西湖漁唱》與前代和當(dāng)代的西湖詩比較,許承祖吟詠西湖,不落前人窠臼。近年來,有關(guān)西湖詩詞的研究已引起部分學(xué)者的關(guān)注,但是研究者的目光大多集中于唐宋時期的名家大家,如白居易、蘇軾和林逋等。事實上,無論從詩人數(shù)量還是從作品規(guī)模上說,清代西湖詩詞都超越了前代,且許多作品在藝術(shù)審美上也并不遜于唐宋名家、大家。特別是清代中葉以降,涌現(xiàn)出許多出生于杭州本土的堪稱“專業(yè)”的作家,這部分詩集和作品還很多,目前尚沒有引起充分的關(guān)注,令人遺憾。2016年20國集團峰會(G20)在杭州召開,使西湖成為全球矚目的著名景點,研究西湖詩詞,不僅有助于推進浙江歷史文化的研究,而且對西湖歷史景觀可能的重建和恢復(fù)以及進一步擴大西湖的國際影響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責(zé)任編輯 金菊愛)

      On Landscape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Xu Chengzu’s West Lake Poetry

      SONG Xueling

      (CulturalInstituteofZhejiangProvinceAcademyofSocialSciences,Hangzhou,Zhejiang, 310007,China)

      Xu Chengzu’sWestLakePoetry, in Qing Dynasty, is a specialized collection of poems chanting West Lake in Hangzhou, and has 365 Seven quatrains. It not only displaces one poem one scene, being relatively independent, but also on the whole provides a panoramic view of West Lake to show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and rich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has a speci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poetry collection uses "road" to separate volumes, there are prefaces prior to volumes, each article has title, and each tile has its note. They provide mutual reflection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showing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art of ingenuity. ResearchingWestLakepoetry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Lake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of some historical sites of the West Lak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West Lake landscape.

      West Lake in Hangzhou; Xu Chengzu;WestLakepoetry;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2016-10-17

      宋雪玲,女,安徽宿州人,助理研究員,文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浙江歷史文化。

      文 化 與 藝 術(shù)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6.013

      猜你喜歡
      孤山西湖景觀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 ( 西湖), ?? ?? ??
      中國(韓文)(2020年6期)2020-11-18 12:02:59
      包羅萬象的室內(nèi)景觀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林和靖與梅云——孤山梅林里的愛情往事
      當(dāng)西湖遇上雪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57
      論張岱小品文的“以詩為文” ——以《補孤山種梅序》為中心
      春天景觀
      中國攝影家(2014年6期)2014-04-29 14:54:47
      吴江市| 建宁县| 青州市| 新民市| 临武县| 宁乡县| 平山县| 鲁山县| 哈尔滨市| 襄城县| 绿春县| 额济纳旗| 翁源县| 永年县| 嘉定区| 承德市| 玉环县| 织金县| 汉中市| 克什克腾旗| 临桂县| 嵩明县| 芒康县| 六盘水市| 刚察县| 夏邑县| 平邑县| 成武县| 荣成市| 洞头县| 通榆县| 当涂县| 潼关县| 康乐县| 梓潼县| 吴忠市| 清丰县| 突泉县| 聂拉木县| 湘阴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