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好東西都去了臺灣被口口相傳。日前,故宮官方首次回應,這個說法并不成立。故宮專家介紹,實際上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避戰(zhàn)火,1933年2月至5月間故宮博物院將13491箱文物分五批南運,暫存于上海,后轉藏于南京。當時,故宮博物院各庫藏品數以百萬計,大部分保存于原處未動,甚至有的整座庫房的文物藏品均未南遷。此外,各個陳列室須維持正常開放與參觀,保留了一定數量的展品。
根據民國時期北平故宮博物院的多次清點,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達118.9萬余件,更有數以百萬計的明清檔案,為參與南遷文物的20余倍。
故宮專家介紹,最初決定選擇文物精品,遷往上海儲藏。但是后來因時間緊迫,箱數又多,擇精品文物裝箱,事實上未能完全做到,而且裝箱人又是“二把刀”,文物知識有限,鬧了“留下真品,選走偽品”的笑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