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
(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青山溝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118200)
提高養(yǎng)豬場豬群免疫水平的若干措施
王俊峰
(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青山溝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118200)
生物安全是豬場健康團隊的職責,健康團隊由豬場工人、管理者和獸醫(yī)組成。很多病原微生物要想防止它們的傳播是不可能的,例如,各種類型的大腸桿菌或通過土壤傳播的紅斑丹毒絲菌。一些疾病,如細小病毒病,可通過空氣傳播到很遠。而另一些病原則主要在本地傳播;呼吸性病原體——肺炎支原體能在3km以內(nèi)的豬場間傳播。在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只有那些位于豬密度較低地區(qū)的豬場才有望不得此病。像通過疥螨這類體表寄生蟲感染的一些疾病要求豬只之間只有發(fā)生身體接觸才會感染此類疾病,并且現(xiàn)代用除蟲菌素治療能達到根除豬場中疥癬的目的。在某個地區(qū)由于已經(jīng)被徹底根除而不存在的這類病原體,當然既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進行預防。因此,病原體不存在,即使環(huán)境管理出現(xiàn)差錯,也不會影響到生產(chǎn)性能。
豬場周邊安全的主要威脅以及不同威脅的相對大小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因此這些情況是每個豬場健康團隊成員的判定依據(jù)。這是危險分析、臨界控制點判定和減少風險的問題。
對于一個豬場來說,主要病原體傳播威脅通常來自以下幾方面:①豬只方面,特別是后備母豬和公豬;②即將被處理的死亡豬只;③運輸系統(tǒng);④附近的豬場;⑤豬場員工自己的豬只;⑥到過豬交易市場、豬展和屠宰場的員工;⑦獸醫(yī)及其他顧問;⑧參觀者和以前接觸過豬的服務供應商;⑨豬場附近有公路主干線;⑩飼料、飲水、墊草和麥秸。
進入豬場的傳染源的主要攜帶者是豬及其產(chǎn)品。如果要引入種豬,育種公司提供的豬群應證明沒有特定病,其健康水平應高于或接近本豬場的豬。應盡量從同一豬場購進后備母豬,如果有來自不同育種公司的豬,應分群飼養(yǎng)。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引進的豬只都必須要先采取嚴格的隔離 (檢疫)制度,接著讓其適應本場環(huán)境,隔離和適應大概需要6~8周以上。隔離是為了將引進豬攜帶的病原與本豬場豬群隔開。必須遵照引入程序操作,以防止特定病原體進入豬場,如果在引進豬上發(fā)現(xiàn)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赤病螺旋體、多殺巴氏桿菌,虱子、疥癬、支原體肺炎或放線桿菌胸膜肺炎等病原體存在,就可以將之從隔離場所清除出去而不會對豬場的豬群構成威脅。因此隔離場的位置要遠離豬場,安排專人看管,且不能經(jīng)常來往于豬場與隔離場之間。適應是使引入豬只與豬場中存在的常在病原體接觸。引進的新豬需要6~8周以上才能產(chǎn)生免疫力,在感染后康復,以防止其破壞豬場微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和疾病突然發(fā)生。也可通過接種疫苗 (如豬丹毒、細小病毒、偽狂犬病、口蹄疫、放線桿菌胸膜肺炎、支原體肺炎、豬萎縮性鼻炎、大腸桿菌等其他疾病的疫苗都在廣泛使用)或自然免疫 (例如大腸桿菌、支原體肺炎、傳染性腸胃炎和細小病毒)方式,使引進豬只對接收豬場已經(jīng)存在的病原體產(chǎn)生免疫力。
受污染的飼料和運豬卡車,甚至在空車時,都有可能帶進其他豬場的糞便。豬痢疾很容易通過污染的糞便在豬場間傳播。在冬季,糞便很容易粘在車輪上,有證據(jù)表明,PRRS可通過雪和冰傳播到幾公里以外的鄉(xiāng)村。豬只運輸清潔和消毒往往做得不夠,盡管這是很多國家對到豬場、市場和屠宰場車輛的一個基本要求。對很臟的運輸車輛,應禁止其進入豬場。在任何情況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護墻都應允許飼料和豬只的運送,車輛不用進入豬場就能裝運銷售和屠宰豬只。在夏季,車輛甚至會成為昆蟲、蒼蠅和蚊子的運輸工具,而它們則是非洲豬瘟和PRRS這類疾病的有效載體。
各種病原微生物在空氣中的傳播能力是不同的,但很難驗證它們傳播的具體距離。為了保證生物安全,豬場及其相關隔離場應遠離其他豬場和公路主干線。這些考慮尤其適用于公豬站和核心育種場這類需要保持很高健康水平的種豬場。
豬場的防護墻應足夠長。但防止人、豬、狗、其他動物、車輛進入豬場的有效手段卻是圍欄和緊閉的大門。在一些地區(qū),豬瘟和布氏桿菌病在野豬群中呈地方性流行。圍欄以2m高為宜,并且應深埋于地下 (防止野豬挖洞進入豬場)。
僅靠足浴維持內(nèi)部生物衛(wèi)生安全是不夠的。靴子只能靠人工清洗來保持衛(wèi)生,最好是使用壓力沖洗器來沖洗。然而,如果靴子、刷子和鏟子之類的工具是干凈的話,則可以用足浴對這類物品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