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盤錦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000)
?
口腔種植牙手術的臨床護理觀察
張 萍
(盤錦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000)
目的 探究口腔種植牙手術的臨床護理對策。方法 隨機選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72例口腔種植牙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依據(jù)雙盲法將上述7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36例為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另36例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針對性護理。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種植牙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口腔種植牙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口腔護理指導等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口腔種植牙手術成功率,有利于護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口腔種植牙;手術;臨床護理
近年來隨著牙體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種植牙修復已經(jīng)成為臨床最為常用的牙齒修復方法。在進行診療的過程中對患者實行優(yōu)質(zhì)全面的護理服務對提高手術治療效果以及患者對醫(yī)療服務工作認可度等均具有重要意義[1]。故應積極探究并完善口腔牙種植手術臨床護理對策。本次研究隨機選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與本院接受治療的72例口腔種植牙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口腔種植牙手術的臨床護理對策,報道如下。
1.1病例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與本院接受治療的72例口腔種植牙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依據(jù)雙盲法將上述7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36例為對照組,另36例設定為觀察組。排除缺牙區(qū)嚴重病變或存在不良咬合習慣的患者、存在義齒種植禁忌證的患者。兩組患者均于術前完成模型制取及相關檢查。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為(37.9± 1.3)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為(38.1±1.6)歲;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結果均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可比性較好。
1.2方法。對照組:本組患者均進行臨床常規(guī)護理,術前向患者詳細介紹口腔種植牙手術的治療基本步驟、治療時間、治療費用以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等問題,對于患者所提出的過高要求要予以及時修正。叮囑患者不要空腹進行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叮囑患者不要用嘴呼吸,以免發(fā)生誤吞。叮囑患者術后咬緊紗布30 min以上才可吐出,叮囑患者術后勿進行劇烈運動等。
觀察組:本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針對存在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依據(jù)患者自身心理特點予以個性化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幫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緒,建立積極治療的信心。②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促使其了解術前術后需要注意的各項事宜,從而促使其監(jiān)督患者配合治療,促使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規(guī)避需要注意的各項事宜,以此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③術后護理人員要依據(jù)患者口腔衛(wèi)生習慣對其進行必要的口腔護理指導,向其講解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對手術成功的積極影響,同時叮囑患者術后1周內(nèi)不得刷牙,使用漱口水進行漱口,1日3次。
1.3療效評價標準[2]:患者手術后復診顯示種植牙牙齒牢固,未出現(xiàn)松動情況,且相關檢查結果顯示種植體與牙槽骨組織無牙周膜間隙情況則可判定為口腔種植牙成功。
1.4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法對比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計數(shù)資料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法對比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上述兩種檢驗方法所得對比結果若顯示P<0.05,則表示對比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36例患者復診結果顯示除1例患者出現(xiàn)牙齒輕微松動外,其余患者均顯示種植牙成功,本組種植牙成功率為97.2%。對照組36例患者復診結果顯示4例患者存在牙齒松動情況,2例發(fā)生種植牙與周圍牙槽骨間存在明顯牙周膜間隙,本組種植牙成功率為83.3%。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具有顯著差異(χ2=3.956;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36例患者中22例對護理服務表示非常滿意,14例表示滿意,無不滿意病例,總滿意率為100.0%。對照組36例患者中17例表示非常滿意,15例表示滿意,4例表示不滿意,總滿意率為88.9%。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具有顯著差異(χ2=4.235;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口腔種植牙也可稱為人工種植義齒,其是采用仿生物材料制作牙體,并通過人工植入的方式修復口腔缺損牙,該種治療方法不僅可有效恢復患者的咀嚼功能,而且植入義齒與自然牙十分相似,外形較為美觀。口腔種植牙手術屬于精細性手術,除精湛的手術技能之外,全面、有效的護理配合也是確保手術效果的關鍵因素[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種植牙成功率、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工作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口腔護理指導等針對性護理有利于提高種植牙成功率,且該種護理服務模式更為患者所認可。本次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具有較高的相似性[2-3]。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口腔種植牙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口腔護理指導等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口腔種植牙手術成功率,有利于護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奚秋萍.口腔種植牙在牙周病患者中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7):437-438.
[2] 向啟君,瞿紅云.口腔種植手術流程管理的護理體會[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4,24(5):1125-1126.
[3] 張寧,宋任游,宋偉.308例口腔人工種植手術的臨床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4,37(4):81-82.
R473.78
B
1671-8194(2016)19-0221-01